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419篇
林业   239篇
农学   363篇
基础科学   85篇
  639篇
综合类   3959篇
农作物   266篇
水产渔业   1238篇
畜牧兽医   3496篇
园艺   306篇
植物保护   53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是从血散薯块根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了解该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活性,采用滤纸药膜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分别测定了该菌发酵产物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虫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石油醚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虫和抗菌活性。其中,对玉米象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处理72 h的LC_(50)值为2.295 1 mg/cm~2。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还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处理48 h后在3.932、7.863、15.726 mg/cm~2 3个浓度梯度下对玉米象的驱避率均大于62%。石油醚萃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水稻胡麻叶病菌、茶轮斑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贡柑链格孢菌9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金橘砂皮病菌3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处理72 h的EC_(50)值分别为0.117 3、0.071 6、0.054 7 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10种动物病原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处理24 h的MIC值为0.125~0.500 mg/mL。上述结果表明,血散薯内生真菌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虫和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最佳(活性物质极性较低)。  相似文献   
72.
番茄灰霉病高效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与定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既可在番茄根际、根部、叶片良好定殖,又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高效拮抗细菌,采用平板筛选、田间筛选、利福平抗性标记、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gyrA基因、gyrB基因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灰霉病高效内生拮抗细菌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定殖特性测定和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58株细菌中菌株ZSY-1抑菌活性较优,在室内和田间试验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均可保持75%以上的抑菌效果;虽然菌株FG-6在番茄根际、根系、叶片中的定殖特性(菌落数分别为1.76×10~6、1.54×10~6、0.87×10~6 cfu/g)明显优于菌株ZSY-1(菌落数分别为1.67×10~6、1.46×10~6、0.64×10~6 cfu/g),但其田间防效较差,仅约30%,明显低于菌株ZSY-1;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gyrA基因、gyrB基因鉴定,将菌株ZSY-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上述结果表明,ZSY-1可作为番茄灰霉病防治菌剂和菌肥开发的优良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第三代红霉素进行结构修饰,找到新型抗耐药菌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第三代红霉素—酮内酯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及酮内酯药物结构与抗耐药菌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75.
76.
本文阐述猪疫猪肺疫感染的临床症状,详细分析具体的实验室检验方式,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王芳  乔美星  喻敏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8):80-82,88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测定了5种抗菌素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培养液污染细菌的抑制和对边缘细胞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菌素在50~4 000 mg/L的浓度梯度内,对边缘细胞培养液污染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罗红霉素、头孢呋辛酯和恩诺沙星对污染细菌抑制率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2 000、1 000和1 000 mg/L,抑制率分别达93.48%、58.70%和91.30%。青霉素、罗红霉素、头孢呋辛酯、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分别在500、500、1 000、1 000和500 mg/L时对边缘细胞的降解作用较缓慢,分别为63.89%、58.95%、60.80%、73.15%和58.95%,浓度增高,对边缘细胞的影响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8.
为利用16S rDNA技术研究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影响,本研究选用出生日龄一致、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公犊牛20头,随机分为4组。CR组为对照组,饮用乳及开食料中均不添加甘露寡糖;ORa组在饮用乳中添加5 g甘露寡糖,开食料中不添加甘露寡糖;ORb组在开食料中添加5 g甘露寡糖,饮用乳中不添加甘露寡糖;ORc组在饮用乳及开食料中各添加2.5 g甘露寡糖(混合添加)。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了甘露寡糖添加方式对犊牛瘤胃细菌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寡糖添加方式会影响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总数,但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ORb组颗粒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与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极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的丰度(P<0.01),优势菌门增加为3种,分别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与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导致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结发生了改变,其中甘露寡糖不同添加方式对小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在瘤胃内丰度均产生了影响,但对ORa组与ORc组犊牛瘤胃细菌影响不及ORb组;且ORb组犊牛瘤胃细菌功能性菌属普雷沃氏-7属、氨基酸球菌属、优杆菌属和琥珀酸弧菌等均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本研究条件下,甘露寡糖添加方式对哺乳期犊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开食料中寡糖添加方式对菌群结构产生部分影响,其中发挥瘤胃蛋白降解作用和淀粉降解作用的琥珀酸弧菌科-UCG-001属、利用乳酸的新月形单胞菌属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而利用乳糖的优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降解半纤维素的小杆菌属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79.
陈瑜  李勇  李晓丽 《水产养殖》2020,41(1):54-57,60
泗阳县地处洪泽湖岸边,近年来内塘渔业放养密度、饲料投喂越来越大,呈数量型、规模型发展态势,结果虽提高了产量,却恶化了水质,导致病害频发,其耗水量、用药量倍增,给水产养殖造成极大风险。由此,倡导“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保护资源”渔业方向。2018年4-11月,作者对泗阳县域内水产主要养殖品种进行了疫病监测,并对其感染致病性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药物敏感性试验等进行了研究,为区域内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分析和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为主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物活菌制剂,最早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并于20世纪80年代投入市场。由于EM菌的强大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种植、环保等领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臭味物质作为水产、畜禽业的重要环境污染物,能够降低养殖生物的免疫力,严重危害养殖生物的健康,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