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2篇
  218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71.
One-year-old potted clone plants of four willow species (Salix matsudana × alba, S. babylonica, S. psammophila and S. cheilophila) were cultivated and irrigated with saline solution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hile their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parameters and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i) that under salt stress, height and basal diameter of all species are inhibited, and ii) that relative conductivity of cellular exudates increases while intracellular resistance (ri) and extracelluar resistance (re) drop. Both ri and 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ight growth and basal diameter while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lectric conductivity. The concentration of Na + in the shoots of willow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ri and re ,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of K+ in the shoo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ri and re . Hence,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s a reli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the capacity of willow species for tolerance to saline soils, with r i as the most accurate parameter.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由0.78 mg/g FW增加到1.27 mg/g FW和1.47 mg/g FW)和叶绿素b(由0.28 mg/g FW增加到0.40 mg/g FW和0.43 mg/g FW)的含量,增加了宿主体内脯氨酸含量(地上部:La> Cg> NM;地下部:La> Cg> NM),增强了K^+的吸收、转运,有效地维持(Cg菌种)或是降低(La菌种)了宿主地上部分Na^+/K^+的比值;显著(P <0.05)降低了宿主幼苗地下部的Na^+/K^+比值(由0.70降低到0.47和0.64)。2)外生菌根真菌有利于松树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其耐盐性,但因菌种而异(La> Cg)。深入研究不同菌种对不同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将会成为后续菌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3.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化潮土为供试土壤,设置12.5,25.0,50.0,100 g/kg 4个梯度生物炭添加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质及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盐渍土的电导率、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及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盐渍土的pH、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各添加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生物炭对盐渍土可交换态钠含量无显著影响。(2)添加适量生物炭(12.5,25.0,50.0 g/kg)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并降低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从而改善玉米幼苗的生理性状;然而,较高的生物炭添加量(100 g/kg)对幼苗抗氧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累积。因此,添加适量生物炭可以改善滨海盐渍土的理化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理特性,但较高用量对作物抗氧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明盐渍土水盐分布和土壤蒸发特性对掺沙的响应特征,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掺沙量(沙-土质量比为0,10%,30%,50%和70%,分别以处理CK,T1,T2,T3和T4表示)对盐渍土水盐运移特征和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00 min,处理T1和T2表层0~1 ...  相似文献   
75.
营双高速K345+250-K346+100段为软流塑-软塑状态黄土状粉土与盐渍土结合的工程案例,两种病害同时出现,将可能引起高速公路路基性质的复杂化,特别是在有充沛含盐水源供给条件下,盐渍土软基对公路路基的病害更为严重,本项目在参考类似工程处置措施基础上,充分考虑本项目硫酸盐渍软土地下水位高、呈流塑塑状态、土颗粒粒径小、级配不良且具中软塑状态、土颗粒粒径小、级配不良且具中腐蚀性等特点,提出常用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6.
77.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盐地碱蓬的生长和移盐能力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在新疆喀什地区分别设置D1(10株/m2)、D2(20株/m2)、D3(30株/m2)、D4(40株/m2)、D5(50株/m2)、D6(60株/m2)共6种种植密度进行大田试验,以期通过控制种植密度调控盐地碱蓬株型,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盐地碱蓬的生长影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株高先增高后降低,蓬径与茎粗逐渐减小;盐地碱蓬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呈二次曲线趋势,D3处理的生物量最大,较其他处理提高了7.45%~63.85%,同时,D3处理的移盐量最高,达5931.21 kg/hm2,较其他处理高12.49%~59.97%;D3与D4处理水分生产效率相近,分别为6.31、6.14 kg/m3;D3处理水分移盐效率最高,达1.58 kg/m3,D4处理次之,为1.41 kg/m...  相似文献   
78.
秸秆覆盖对盐渍土水分状况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三种质地、三种盐化程度的土壤为试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秸秆可明显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与不覆盖相比,覆盖1.5t/hm2的土壤水分蒸发减少40%;覆盖6.75t/hm2的可减少70%。覆盖的效果还因土壤质地和盐化程度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79.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我国盐渍土的面积为52亿亩,已开垦种植的为8652.58万亩,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盐渍土大致可分滨海盐土和海涂,黄淮海平原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的盐土和碱土,半漠境内陆盐土和青新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五大片。本文在总结我国盐渍土的改良利用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开发利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重盐渍土(盐池)直接冲洗种稻淹水条件下的盐分变化动态。试验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始终保持田面淡水层,即使土壤含盐量大于4g/kg也能保障水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