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2篇
  2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对20只雏鸡骨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无粒白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差异较小,主要是核的大小、染色质的多少不同;浆细胞的结构典型,不同发育阶段的单核细胞,其表面突起、胞质内颗粒的数量出现不同;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幼稚单核细胞相近。  相似文献   
72.
吕蔷  朱继英  王相友 《园艺学报》2016,43(3):595-602
为了研究POD在双孢蘑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对POD酶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中POD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双孢蘑菇中POD的米氏常数(Km)为5.704 mmol ? L-1,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5 ℃;低温可以显著抑制POD的活性,20 ℃和10 ℃时其相对酶活性分别为68%和55%,2 ~10 ℃范围内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20 ℃贮藏1 d和2 d时POD酶活分别是10 ℃贮藏的4.8倍和10.9倍。7种化合物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DTT > AsA > L-Cys > SDS > 无水亚硫酸钠 > 柠檬酸 > NaCl。贮藏过程中,虽然POD抑制剂处理双孢蘑菇的褐变程度和气调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POD活性显著高于气调处理,说明POD活性高不是引起双孢蘑菇组织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采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检测系统对马铃薯中干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并最终实现其分布状态的可视化。采用9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采集的马铃薯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到标准正态变量(SNV)结合Savitzky-Golay平滑(SG)和一阶导数(FD)的预处理方法效果最好。经过光谱预处理后,采用正自适应加权算法-连续投影法(CARSSPA)对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获得22个变量。对所选变量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预测效果最优,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49,均方根误差为0.878%,相对分析误差为2.312,优于全波段模型。将SNV-SG-FD-CARS-SPA-PLSR模型与高光谱图像结合,得到马铃薯干物质主要分布在内髓与维管束环之间、在内髓位置干物质含量最低、由内髓向外干物质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内髓位置干物质质量分数最低,为12.16%,外层最高可达24.62%。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可准确、快速地实现马铃薯干物质的检测和空间分布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伤薯率和破皮率高等问题,以高效、低损为目标,采用垄上压力自动调整、切土驱动、挖掘深度自动调整、振动强度参数可调和波浪式薯土分离等技术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马铃薯收获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压土轮始终处于浮动状态,既能松离薯土,又可避免压溃薯垄而导致伤薯;有效保证切土盘始终处于正常转动状态,彻底解决现有收获机作业过程中切土盘的时断时续转动问题;始终保证两侧的挖掘深度一致,有效解决因地表倾斜而导致的伤薯及能耗较高问题;马铃薯及土块、秧蔓混合物经过波峰与波谷之间的"翻滚"而实现碎土,提高了筛分效率,且可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振动强度。本研究为马铃薯收获机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5.
蕨菜适宜生长条件及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露地栽培3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蕨菜生长环境条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蕨菜适宜的出芽气温和地温分别为13~14℃和11~12℃;适宜的出茎气温和地温分别为15~16℃和12~14℃;适宜的孢子形成气温和地温分别为26~27℃和20~22℃.塑料大棚促进蕨菜提前出芽、出茎,采收期较其他模式提前25~39 d,产量达20 800 kg/hm2,分别比小拱棚和露地增产25%和40%.  相似文献   
76.
对绿豆浸泡、脱腥及磨浆等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泡工艺参数为:NaHCO30.25%,料水比1∶4,20℃浸泡10h。最佳磨浆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10,温度80℃。  相似文献   
77.
红外辐射干燥胡萝卜切片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燥条件下进行胡萝卜切片红外辐射干燥试验,对表观密度、孔隙率、体积比和体积收缩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观密度与辐射距离、辐射功率成反比,孔隙率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样本厚度与孔隙率成反比,辐射距离与孔隙率成正比,辐射功率在一定范围与孔隙率成正比,超过该范围成反比;为确定适合胡萝卜收缩率和干基含水率比的数学模型,分别基于二次多项式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指数方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优,能够更好地预测红外干燥过程中胡萝卜收缩率和干基含水率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可食性涂膜对双孢蘑菇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其复配涂膜对(2±1)℃下贮藏的双孢菇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涂膜抑制双孢菇失重率的效果最好;卡拉胶涂膜在抑制呼吸速率、PPO活性、细胞膜通透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白度的下降方面效果最好,可以将双孢菇的货架期延长至12 d以上。  相似文献   
79.
双孢蘑菇硬度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其贮藏期间硬度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双孢蘑菇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且比较了4种(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标准正交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建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光谱(5000~10000cm-1)范围内,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方法所建模型效果最佳,其校正决定系数为0.947 1,验证决定系数为0.826 1,说明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无损评价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硬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现有喷雾机升降机构多为连杆液压缸结构,受到液压缸行程的影响,存在喷雾机喷杆高度调节不稳定,作业过程中需重复调节后端工作部件高度,与适合作业的目标高度有一定差距等问题.为解决喷雾机升降机构作业过程中高度调节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需要对原有升降装置进行改进,增加了针对液压缸伸缩的限位装置,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减少了作业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