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内单402,内单302,四单19号,哲单7号四种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进行玉米灌浆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吐丝后相同时间,四单19号和哲单7号的籽粒含水量较内单302和内单402高,百粒干重较低,而灌浆高峰出现明显偏早。根据这些规律,可选栽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72.
中国棉花生产县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前人研究种植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1997-1999年的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生产统计资料,以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各县市棉花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GIS软件Arcview在1∶4000000的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生产在单产、集中度、综合反映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市分别有665个、428个、426个.总体来说,单产比较优势县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部分县区,其它均集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优势最高区主要在新疆;集中度比较优势与综合比较优势县区的分布大致相同,集中于新疆和河西走廊的几个县区,山东西北和河北的东南,河南东部,安徽大部,江苏东部、湖北东部以及相邻的河南西南盆地,其中新疆、河南的集中度和综合优势县区最多且总体优势度最高.  相似文献   
73.
不同密度棉花成铃分布及铃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棉花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铃数、铃重和衣分。在这三个要素中 ,衣分是由棉花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结铃数和铃重虽也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它可以通过农艺措施进行调节 ,尤其是结铃性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且在棉花生产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也是铃数和铃重。因此 ,研究不同密度栽培下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棉花生产 ,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试验方法试验于 1 99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沙质壤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中棉所 1 2 ,4月 2 6日播种 ,行距 0 .8m,行长 1 0 m,4行区 ,设 6个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74.
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法等分析四川盆地冬小麦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冬小麦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基准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情景下,2071-2100年冬小麦生育期内≥0℃积温、日照时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呈增加趋势。A2情景下,2071-2100年降水量在盆南和绵阳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而在其它地区呈增加趋势;缺水率在盆地大部地区呈增加趋势。B2情景下,2071-2100年降水量在盆地大部呈减少趋势,仅在川东北地区呈增加趋势;缺水率在大部地区呈增加趋势。未来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冬小麦受干旱灾害的风险加大。在A2和B2情景下,2071-2100年盆地大部地区冬小麦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未来四川盆地气候资源变化对冬小麦的增产有利。  相似文献   
75.
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国5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GIS方法研究了近50a全国尺度热量资源分布,并比较分析1961-1980年(Ⅰ)和1981-2010年(Ⅱ)两个时段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热量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特征为南多北少,东部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西部则受地形影响。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平均温度0℃、10℃和15℃等值线均存在北移现象;日平均气温≥0℃和≥10℃的持续日数平均增加5.5d和4.7d;日平均气温≥0℃和≥10℃积温分布和变化趋势相似,华南地区5500~6100℃·d(≥0℃积温)和5300~6500℃·d(≥10℃积温)积温带面积分别增加5.32×104km2和1.92×103km2。1961-2010年,平均温度气候倾向率为0.27℃/10a,增暖趋势显著,且北方增暖趋势较南方明显;最低、最高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7℃/10a和0.21℃/10a。≥0℃积温和≥10℃积温增加趋势大体一致,约为70℃·d/10a。近50a,全国热量资源(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和积温)呈增加趋势,且最低温度变化幅度高于最高温度,对气候增暖起主要作用。气候增暖将对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使基于原来指标和气候确定的农业气候区划边界与当前气候现实存在偏离,研究热量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对合理利用热量资源,确定合适的农业气候指标和作物种植区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最不适宜种植乔木防风林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生物篱是一种有效的风障形式,它能减轻风速从而减轻风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距地面5 cm)生物篱保护下的留茬地风速比对照裸地近地面平均降低81.25%,风蚀量减少53.96%;在篱高或茬高0~5倍范围内,随着离生物篱或留茬的距离增大,生物篱的保护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逐渐增大,更远则保护作用下降。在与不同作物残茬的组合中,生物篱与草谷子留茬组合下的抗风蚀效果更为突出,其次是油菜茬,最后是苜蓿茬,并且得出在残茬影响下,风速随高度递增的变化规律都符合指数递增规律,相关系数都达到0.84以上。  相似文献   
77.
中国黄连木的地理分布与生境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物柴油的重要来源,是当前极具发展潜力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本文在分析《中国植物志》、分省植物志和涉及能源植物资源分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绘出中国境内黄连木的自然地理分布图。根据其自然地理分布区的北界气象条件分析探讨确定黄连木生长的气候指标,并着重分析黄连木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总结出黄连木生长对热量、日照、水分等气候因素的生态适应性。由黄连木分布北界气候特征分析推出黄连木生长的气候指标:年均温不低于5.8℃,1月均温不低于-8℃,1月极端低温不低于-26.5℃,7月均温高于13.8℃,年降水量不少于300mm。黄连木主要分布于年均温10℃左右或以上、1月均温约为0℃、7月均温20~30℃、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无霜期平均不少于140d、且最冷月极端低温大于-20℃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能源植物~—黄连木的引种、发展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以气温为代表的气象条件和以化肥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用电量为基础的物化投入水平是形成棉花产量的两个重要方面,研究二者与棉花产量的关系,为棉花生产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市和库车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地1980 ~2009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和1988~2009年的棉花生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克苏市和库车县4~10月月平均气温和≥15℃活动积温在波动中逐年上升;温度较低时,棉花气象产量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气象产量指数不再增加;偏暖年和中等偏上水平的物化投入组合对应较高的棉花单产.[结论]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适度的物化投入既能提高棉花单产,又有利于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79.
区域暴雨指标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8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IPCC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北京地区暴雨天气指标在10.4~38.8mm之间波动,暴雨气候指标为日降水量≥27.5mm。以暴雨天气指标、暴雨气候指标和国家暴雨标准计算历年的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统计分析年降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的相关关系,得出年降雨日数和暴雨日数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作物洪涝受灾率,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则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区域暴雨气候指标统计的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相关程度最高,笔者建议以暴雨量来预测评估洪涝灾害时,采用区域暴雨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80.
姜会飞  廖树华  潘学标  侯双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32-10435,10460
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8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IPCC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北京地区暴雨天气指标在10.4~38.8mm波动,暴雨气候指标为日降水量≥27.5mm。以暴雨天气指标、暴雨气候指标和国家暴雨标准计算历年的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统计分析年降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的相关关系,得出年降雨日数和暴雨日数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作物洪涝受灾率,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则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区域暴雨气候指标统计的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相关程度最高,建议以暴雨量来预测评估洪涝灾害时,采用区域暴雨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