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随着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大气环境质量也进一步日趋恶化,大气污染已成为各国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大气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和有害气体直接对生物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正1当前鸭黄病毒病的发生发展现状鸭黄病毒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以水禽为主要发病体的急性病毒性新型传染病,由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 virus,DTV)引起,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是通过节肢动物(如蚊、蜱、白蛉等)传播,而蚊、蜱、白蛉等节肢动物对气候和地域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因此,该病一般发生在气温相对较高的6~9月份,并且东南沿海地区相对于西北内陆更容易发生。由于该病在气温低的时候也能够发病,学者们也普遍认为该病也不完全是由蚊、蜱等传播所致。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相似文献   
73.
对1例萨摩耶犬肠梗阻病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过作一介绍,分析了其发病的原因,并给出了防治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临床有效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为探明土壤结构改良与保墒耕作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作用机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保水剂、有机肥、免耕、深松、深松+秸秆覆盖等措施对小麦、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耗水特征、光合特征及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覆盖在小麦生育期内储水量较高。从小麦播种-返青期,深松+秸秆覆盖处理的耗水量最低。而在返青-拔节期,该处理最大,而其在孕穗-抽穗期的耗水量却最低。在拔节-孕穗期,保水剂处理的耗水量最大,而在抽穗-灌浆期,其耗水量最小。在灌浆-收获期,秸秆还田和保水剂处理的耗水量较其他处理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保水剂和免耕处理的耗水量较其他处理低。不同措施改善了小麦和玉米的光合生理特征,促进了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各处理中,以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分布较常规耕作提高了18.3%和20.0%。以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分别较常规耕作提高了21.6%和23.8%。而深松处理的小麦-玉米复合产量最高,其次为免耕处理,其分别较常规耕作处理增产14.9%和14.3%。而深松+秸秆覆盖处理和免耕处理的总水分生产效率较其他处理高,分别较常规耕作处理提高了18.5%和18.1%。说明深松和免耕处理更利于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75.
从气象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霜及霜冻的科学表述,以及二者与作物的关系,并根据霜冻特点,提出了预防霜冻危害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6.
77.
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气象站台周边环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场地要求以及观测场内气象仪器的布置3个方面探讨了气象站台地面观测场的选址及布局等问题,旨在指导气象站台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8.
保水剂对土壤孔隙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保水剂不同用量对施入土层土壤孔隙特征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CT扫描法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时的土壤孔隙特征。结果表明:1)施用保水剂均提高了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的土壤孔隙数目、孔隙度和孔隙成圆率。2)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各土层平均总孔隙数、总孔隙度及成圆率提高;但保水剂用量过高,其总孔隙数增加不明显,总孔隙度和孔隙成圆率降低,但仍高于对照(CK)。3)最终的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表现为54 mg/kg>81 mg/kg>27 mg/kg>CK。因此,施用保水剂改善了土壤孔隙特征,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各处理中以54 mg/kg保水剂用量对于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提高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提高13.1%和22.2%。  相似文献   
79.
在今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广告业深受重创.然而,在"2009戛纳国际广告节"上,却有一个作品毫无悬念地斩获了"最佳公关类大奖"、"最佳网络广告大奖"和"最佳直效类大奖"等三项桂冠,破了戛纳广告节上一个作品得奖数目的纪录,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广告".  相似文献   
80.
杨永辉      邬佳宾  武继承      杨先明  高翠民      潘晓莹      何方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260-267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水分利用的贡献率及小麦根系吸水规律,可为合理应用灌溉用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防雨棚条件下常规灌溉(X)与滴灌(D)不同灌水量条件下(X1,D1:15 mm; X2,D2:30 mm; X3,D3:45 mm)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土壤耗水强度、光合生理特征及水分利用特征。[结果]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根系吸水逐渐加深。在拔节期小麦主要利用0—20 cm深度的土壤水; 在抽穗期X2,D1和D2处理主要利用了0—20 cm土层的水分,但X1处理主要利用了60—80 cm土层的水分,占53.9%,X3处理主要利用了40—60 cm土层的水分,占77.0%。而D3处理主要利用了0—60 cm土层的水分,占80.0%; 到灌浆期,X1和X2处理主要利用了0—60 cm土层的水分,分别占86.2%和90.6%,而X3处理主要利用了40—60 cm土层的水分,占73.9%。而D1和D2处理不同土层的水分利用比例较均匀,分别介于7.1%~27.8%和13.0%~38.2%之间。D3处理主要利用了20—40 cm土层的水分,占51.0%。除抽穗—灌浆期中水处理(D2)及灌浆—收获期高水处理(D3)外,滴灌均有效降低了小麦的日耗水量。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D2和D3处理更利于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此外,滴灌处理在小麦抽穗期和收获期均有效提高了小麦的生物量。最终,滴灌较常规耕作小麦产量提高了21.6%~28.0%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4.4%~36.7%,均以D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生长过程中,抽穗期0—20 cm土层水分贡献率和灌浆期80—100 cm土层的水分贡献率的提高对于其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更为有利。[结论]滴灌更利于提供均匀的水分供给作物,同时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