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71.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侵染BPMV、SMV大豆种子中提取的dsRNA按10倍梯度稀释,依次稀释为原液的10-1、10-2、10-3、10-4、10-5和10-6倍作为模板,分别进行多重RT-PCR和单一RT-PCR扩增,测定灵敏度。多重RT-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于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来自于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巴西的疑似带病大豆种子进行检测,同时以单一RT-PCR检测进行验证。以BPMV、SMV抗体等体积混合液包被PCR管后再加入样品提取液或直接以样品提取液包被PCR管,将免疫捕获、试管捕捉和多重RT-PCR相结合,建立同时检测BPMV、SMV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结果】多重RT-PCR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引物浓度为BPMV 0.4μmol·L-1、SMV 0.4 μ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2℃,最佳循环数为35。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多重RT-PCR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上同时扩增到大小约542、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BP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542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S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材料上未扩增出任何特异性条带。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当dsRNA原液稀释至10-3倍时,无论是多重RT-PCR,还是单一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的灵敏度相当,为10-2倍dsRNA原液。多重RT-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PMV、SMV所测的序列全长分别为542和221 bp,与预期大小完全相符,且与已报道的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证实了多重RT-PCR结果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于4个国家的大豆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3份美国大豆种子样品检出BPMV,1份美国大豆种子检出SMV,1份阿根廷大豆种子检出SMV,2份中国大豆种子检出SMV,该结果与单一RT-PCR验证结果一致,阳性符合率达100% 。建立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中成功扩增出2条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中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进境大豆种子上BPMV、SM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了降低牛粪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并获取新能源,该文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构建了双室型农业固体废弃物发酵产电装置,研究了碳氮比(20、30)和含固率(1%、5%、10%)对牛粪发酵产电和发酵固态剩余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牛粪发酵过程中电压、电流和功率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发酵后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和p H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含固率为1%,C/N比为20时,产生的电流最大,峰值达到1.12 m A,最大功率密度达464 m W/m2;当含固率为1%,C/N比为30时,产生的电压最大,峰值达到0.80 V,最大功率密度为422 m W/m2;在不同的C/N比和含固率条件下,发酵产电前后VFA浓度和p H值变化明显,与发酵原液相比,VFA浓度增加了2~4倍,p H值下降了0.4~1.2。产电结束后,发酵固态剩余物中有机质、总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符合农业行业《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有机肥原料使用,为开发高效、环保的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地理信息技术在松嫩流域信息查询和面雨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松嫩流域汛期降水特点,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充分考虑拔海高度、经度、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因素与汛期降水的关系,建立了地理信息参数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模型,将离散点的降水资料插值到网格点上,解决了降水资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依托GIS空间查询分析功能和二次开发接口,进行松嫩水系、松嫩流域以及所处行政区域、松嫩流域站点等图层信息的查询服务,实现了松嫩流域面降水量预报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74.
进境百合种球中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日本进境百合种球中发现带有褐色、不规则病斑的种球,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以明确其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对该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该分离物接种百合种苗引起枯萎反应,ITS序列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结合分离物的菌落特征和孢子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刀菌。[结论]引起百合种球病斑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2013年福建口岸截获的进境欧洲水仙种球上携带的病毒种类,应用血清学、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其可能携带的病毒进行了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水仙花叶病毒(Narcissus mosaic virus,NMV)、水仙黄条病毒(Narcissus yellow stripe virus,NYSV)、水仙潜隐病毒(Narcissus latent virus,NLV)、水仙迟季黄化病毒(Narcissus late season yellows virus,NLSYV)和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5种病毒为阳性,其中NLSYV、ArMV为强阳性;NMV、NYSV、NLV和NLSYV为阳性的样品中含有大小约500~750 nm×12 nm的线状病毒粒体,ArMV为阳性的样品中含有直径约30 nm的球状病毒粒体;经序列测定和分析,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大小与各病毒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一致,并与已报道的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病毒复合侵染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水仙种球39.7%的样品存在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研究表明,该批进境欧洲水仙种球上携带有NMV、NYSV、NLV、NLSYV和ArMV,且复合侵染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6.
商品有机肥用量对新垦山地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量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商品有机肥用量为因素,在连续种植4茬的蔬菜作物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提高新垦山地土壤肥力,还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效益。综合土壤肥力、蔬菜产量、生产效益及土壤环境质量等因素,每茬蔬菜生产上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左右。  相似文献   
77.
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准则,从地理和管理标准、传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的评估等5个方面对黑雀麦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8,符合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备选方案,并进行了效率和影响评估,以期使其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78.
为使我市西瓜保护地栽培品种不断更新,我们常熟市农科所选择引进了一批西瓜新品种进行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保护地栽培的西瓜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9.
臭椿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初步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供试病毒,采用生物活性跟踪的方法对臭椿抗病毒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与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臭椿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通过系统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活性筛选,从臭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极性部位获得两个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组分Fr3与Fr6;经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种相对较纯的活性成分C1、C2、C3、C4。生测结果显示,4种活性成分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均低于原乙醇提取物,在活体条件下对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0.
硬雀麦在中国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遵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受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及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硬雀麦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47,据此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备选方案,以期使风险水平减少到可接收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