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8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林业   1229篇
农学   1119篇
基础科学   410篇
  950篇
综合类   7716篇
农作物   664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2431篇
园艺   1640篇
植物保护   64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983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1350篇
  2010年   1420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1186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藠头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鳞茎植物,性味辛温,具有消食、除腻、防癌的功效,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藠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最适宜凉爽气候,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土壤pH 6.0~8.0均可,以pH 6.5~7.5最为适宜。江西省新余市目前年种植藠头面积3000亩,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翌年5月底6月初采收,亩产1500~2000 kg,亩纯收入4500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良好。种植藠头是新余市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72.
北方草地及农牧交错区草地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平衡中有重要的意义,草地植被碳库及其变化机制研究是植被生态学的重要命题。本文研究北方草地和农牧交错区草地植被碳密度及其空间格局,解析不同区域草地植被碳密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气候、土壤、放牧等因素对地上地下植被碳库的相对贡献。【方法】 基于2002—2009年北方草地及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调查数据,结合同期MODIS/NDVI遥感影像和1﹕100万草地类型图,建立了我国主要草地类型的生物量估算模型;整合野外考察数据和前人研究结果,探讨了研究区地上地下生物碳库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研究区255个县级行政单元,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碳库与气候要素、土壤要素及家畜承载量的关系,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解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草地碳密度的相对贡献。【结果】 (1)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区草地地上平均生物碳密度为36.9 g C·m-2,地下生物碳密度为362.9 g C·m-2,地下生物碳密度高于地上10倍,均呈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频率分布图基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不同草地类型的生物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2)整个研究区及草原亚区、荒漠亚区、农牧交错亚区内,地上生物量与年降水量(MA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气温(MAT)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黏粒含量(Clay%)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Sand%)呈显著负相关,整个研究区家畜承载量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3)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MAP)、年均气温(MAT)、土壤黏粒含量(Clay%)、放牧强度对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的解释率分别达到29.6%(P<0.001)、5.8%(P<0.001)、0.8%(P<0.05)、1.3%(P<0.001);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变异主要来自于年降水量(MAP)、年均气温(MAT)、土壤砂粒含量(Sand%),对方差的解释率分别达到12.1%(P<0.001)、6.8%(P<0.001)、1.9%(P<0.005),放牧强度没有明显贡献。【结论】 气候条件尤其是年降水量是草地生物量碳库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地上生物量影响更为明显;土壤质地对植被生物碳库也有显著贡献,尤其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更加显著;放牧强度只能解释地上生物量变化的1.3%、对地下生物量没有显著贡献,这一发现意味着气候对生物量碳库的贡献远大于放牧影响。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典型干热气候下喀什老城民居气候适应性措施的使用现状及实际效果,采用入户调查和热环境现场实测对喀什老城的138户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喀什老城民居整体上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通过遮阳、绿化、增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资源4项主要措施适应当地气候;2)遮阳对降低夏季民居庭院空气温度效果明显,能够降温约4℃;3)绿化对民居庭院的增湿效果显著,增加空气湿度约6%;4)生土围护结构相比于砖混围护结构的民居室内热稳定性好,夏季降温约5℃;5)在庭院顶部加建玻璃屋顶,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冬季提高室内温度约2℃。研究成果能够为喀什老城民居的热环境改善和更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口疮又称烂口、口炎,以口腔粘膜出现溃烂、红肿及口内流涎为特征。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现代兽医学中的口膜炎属此范畴。1病因病理气候炎热,劳役过重,饲喂热料,热邪郁遏于脾。脾开口于舌,脾热则生痰,痰热互结循经上炎于口;又脾胃为表里,胃热蒸于口而发疮;诸经实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此外,脾又为后天之本,脾气虚,气血化生无源,口失濡养,或肾虚不能制阳,则虚火上炎亦可成疮。机械性损伤,如草料的芒剌、尖锐硬物以及疫毒感染等,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龙岩市百香果气候适宜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龙岩市7个地面观测站和11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3-2017年5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龙岩市百香果气候资源要素回归分析模型,制作年平均气温、3-11月日平均气温为18~22℃的平均有效积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并确定各个气候指标的评分和权重。叠加龙岩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基于GIS生成百香果在龙岩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龙岩市的东部年降水量丰沛,日照充足,开花坐果期适宜的有效积温多,适宜大面积种植百香果。西南部虽然降水丰沛,但开花坐果期适宜的有效积温明显较差,年平均气温达到适宜百香果种植条件的区域较小,属于次适宜区。西北部温度、光照、降水条件都不利于百香果的生长,不适宜种植百香果。结合田间考察,该研究的百香果气候适宜性区划与实际情况相符,对于充分合理利用龙岩气候资源、减少百香果种植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77.
78.
通过对洪泽区2019气象资料与历年气象要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异常偏少,年日照时数正常。先后出现暴雪、春夏连旱、强对流、高温、台风暴雨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年初暴雪低温天气造成设施大棚蔬菜受冻减产;7月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冰雹和强降水使近万人受灾,大量房屋等受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5月起连续干旱和7月晴热高温天气双重迭加给河蟹养殖带来严重灾害损失;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狂风暴雨也造成设施大棚和在田作物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采用铜川市自动气象站监测数据分析铜川市2019年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铜川市2019年气温较历年偏高,降水北部偏多,中南部偏少,日照偏少。年内春季降水偏少,旱情持续,森林火险等级偏高;5月中旬大风降温浮尘天气对经济林果果实生长不利;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偏少;初夏汛雨出现的早、降雨日数多、雨量大;盛夏气候相对平稳,暴雨、冰雹日数少,灾情相对历年轻;秋季连阴雨频繁,对苹果着色不利;2月、11月雾霾频发,空气质量偏差,呼吸道疾病多发。  相似文献   
80.
干旱区红柳沙包是一种地质计年材料,并且是记录古气候环境信息的有效载体。文中在通过多种定年方法综合确定研究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年代序列后,实验分析得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中的δ~(18)O含量,使用SPSS软件对δ~(18)O含量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重建安迪尔地区近200年来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对δ~(18)O变化影响最明显的是2月份日照时数和11月份平均气温;1792年以来,安迪尔气候总体上由冷干向暖湿方向发展,其中1792~1828年和1850~1917年为冷干期,1829~1849年和1918~2010年为暖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