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油茶不同芽苗砧嫁接组合的亲和性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长林系列18#品种芽苗作为砧木,取普通油茶长林系列4#、18#品种为接穗,采用芽苗砧法嫁接,通过对嫁接体结合部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及理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0~24 h与1~55 d所得结论相同,即在2个嫁接组合中所测的各生理指标(除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嫁接体结合部SOD活性越低,POD活性越高,MDA质量摩尔浓度越低,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越高,嫁接组合亲和性越好;嫁接体结合部SOD活性、POD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较早,嫁接组合亲和性较好;嫁接组合亲和性与结合部CAT活性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对油茶苗木失水程度与酶活性(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电导率等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栽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失水量分别为10%、20%、30%和40%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0.654、0.734、0.612和0.513 U.min-1.g-1;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13.635、16.514、12.511和9.021 U.min-1.g-1;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3.153、4.021、3.011和1.412 U.min-1.g-1;丙二醛含量分别为45.28、50.98、61.42和73.72μmol.g-1;相对电导率分别为34.88%、38.07%、48.90%和50.45%;且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1.1%、80.0%、6.7%和0%。今后在油茶栽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苗木的保鲜措施,使失水程度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73.
火炬松林分密度对衰退病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安徽省火炬松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感病指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与衰退退病和土壤含水量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的树龄和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在干旱条件下)呈负相关,因此,在火炬松的经营管理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抗育间伐是促进木生长、减轻衰退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4.
樟树黄化病与木材构造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樟树正常植株与患黄化病植株的3年生枝条的木材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般在距轮始1/3轮宽处病株木质部常见伪年轮产生,受形成层的分生能力异常影响而非正常生长的导管分子直径及木纤维直径轮内径向变异趋势也与正常植株表现不同,出现异常波动,约2/3处又趋于正常,说明病害的发生对木材的构造特征的影响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是阶段性的。分析表明樟树黄化病易导致木纤维胞壁增厚或应拉木的形成,导管分子及木纤维细胞的分生与功能分化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管比量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油茶苗失水程度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荼苗木失水程度、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阻值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苗木失水程度为0%、5%、10%、15%、20%、25%和30%时,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7.8%、95.6%、91.0%、84.5%、80.0%、64.5%和6.7%;从中可看出,失水20%以上的苗木失去了栽培的意义。苗木失水程度不断增加时,电阻值变化规律为:初期为叶片〉茎〉根,后期为根〉茎〉叶片。在苗木水分的三种测试方法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法最为精确,但需要较多的设备并只能在室内进行;失水程度法较为精确,但需要从起苗开始全程测定;电阻值法受操作因素影响较大,但简便易行。今后在生产中,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保证栽植的苗木失水程度在20%以下,以确保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6.
板栗膏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10种处理措施对板栗膏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桐油、凡士林、50倍硫酸铜、10倍碱水、泥浆5种处理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柴油、20%生石灰水和波尔多浆(1∶1∶50)3种方法处理效果中等,防治效果在80%~90%之间;50倍的50%多菌灵和1%食盐水2种处理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仅在70%以下;不同防治处理综合评价得分顺序为:泥浆>凡士林>硫酸铜>碱水>生石灰水>波尔多浆>桐油>食盐水>柴油>多菌灵。在板栗膏药病防治中建议使用综合评价得分在前5位的材料,因为该类防治措施取材方便,对环境和板栗无污染,易于在板栗膏药病发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是林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该文指出,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实习成本逐年攀高、实习内容多变而不统一、师生比有所下降、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实习场所难以固定、实习总结模式单一等。因此,该文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实习指南的编写与规范、实习活动的组合与优化、实习场所的固定、实习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实习结果的考核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特点,对今后林学及其他专业的实习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影响板栗膏药病发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板栗膏药病与有关因素关系的调查发现:板栗品种、树龄、地形、蚧虫数量等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品种中,粘底板感病最轻,感病指数为32.2%,而浅刺二水早感病最重,感病指数达88.9%;在不同树龄中,4年生以下的板栗膏药病发生程度较轻,感病指数为7.8%-17.7%,而13-20年生的板栗感病较重,感病指数高达88.9%;在不同地形中,山洼栗园感病较重,感病指数为49.23%,而山坡上感病较轻,感病指数为41.2%。此外,还研究了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等因素与板栗膏药病发生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膏药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
油茶果皮花青素、糖含量和PAL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关系.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PAL酶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油茶抗炭疽病品种选育中,果皮颜色(花青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可作为抗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0.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 ℃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 ℃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 ℃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