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71.
氮素水平对棉铃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南京(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徐州(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氮素水平(零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了氮素对棉铃(伏桃、秋桃)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各组成部分的干物质积累以纤维受氮素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棉子、铃壳。棉子与纤维间存在同步异速生长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模型y=a+bx表示(x、y分别代表棉子、纤维干重的自然对数,a为截距,b为线性回归系数)。零氮、高氮处理均降低了伏桃的b值,相应的纤维比强度亦显著降低;秋桃的b值在适氮与高氮处理间差异较小,但显著高于零氮处理,纤维长度、比强度及整齐度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亦呈现出相同趋势。综合分析认为,棉子、纤维异速生长方程的线性回归系数b越大越有利于高品质棉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种植方式对麦套中早熟直播棉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3—2式棉纤维发育早于3—1式,3—2式棉子(仁)脂肪和蛋白质累积明显优于3—1式,晚播极不利于3—1式脂肪和蛋白质的累积。种植方式对中早熟直播棉棉铃发育的影响小于播期作用,适期播种时3—2式选用中早熟品种较好  相似文献   
73.
棉花品种熟性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熟品种大于中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棉子(仁)脂肪累积优于中熟品种,而蛋白质累积则相反。品种熟性对棉仁中主要酯肪酸含量影响作用较小,中熟品种棉仁氨基酸累积优于中早熟品种。3—2式直播棉品种的选择要依播期而定。  相似文献   
74.
棉铃对位叶氮浓度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棉铃对位叶氮浓度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为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品质形成的氮素营养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分别于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不同氮素水平(低氮:0 kgN?hm-2;中氮:240 kgN?hm-2;高氮:480 kgN?hm-2)试验,研究棉铃对位叶比叶重(LMA)、氮浓度(单位干重氮含量,NM;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并初步探索了棉铃对位叶NA与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1)棉铃对位叶NA蕴含了NM和LMA的双重信息,具有对氮素水平及开花期均较为敏感的特性,在氮素处理间差异性达显著水平,随开花期的推迟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2)随着棉铃对位叶NA平均值的增加,棉纤维品质关键指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的变化趋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3)低氮与中氮处理间棉铃对位叶NA平均值的差距随着开花期的推迟逐渐扩大,而高氮与中氮处理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相应氮素处理间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差距亦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棉铃对位叶NA与棉纤维品质指标的关系密切,可作为今后从氮素营养角度实时监测预报棉纤维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5.
为了预测棉铃品质,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进行科学评价,以MapObjects(MO)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基于棉铃品质模型,研制了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该系统以棉花品种特性、气候及施氮量等因子为基本输入,实现了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和预测,并可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238个棉花主产棉县(市)主栽棉花品种的棉子蛋白质、棉子油分、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棉纤维综合品质进行预测计算,运行结果以表格、曲线图、柱状图及专题地图的形式输出。以江苏省为例,对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进行了系统的评价。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预测结果空间表达准确直观,站点评价选取灵活。该系统的实现为保障棉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秸秆和秸秆生物炭连续添加5 a后对土壤氨(NH3)挥发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以降低碱性棉田氮损失。本研究基于等碳量输入,设置秸秆翻埋、秸秆催腐+覆盖还田、秸秆生物炭翻埋和不还田对照共4个处理,氮磷钾肥统一施用。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翻埋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分别较不还田对照显著降低27.3%和56.7%,主要归因于生物炭显著抑制土壤羟胺还原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棉花氮吸收量,也与生物炭自身的强吸附能力有关。而秸秆翻埋、秸秆催腐+覆盖还田分别较对照增加NH3挥发37.2%和21.2%,但减少N2O排放17.1%和38.3%,这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和羟胺还原酶活性,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羟胺还原酶和棉花氮吸收是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解释率分别为64.8%和20.1%。研究表明,秸秆生物炭翻埋对NH3和N2O减排的综合效果优于秸秆,是碱性棉田土壤值得推荐的氮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