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作物生产碳排放预测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玉米生产碳排放预测模型。选择地处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246家农户,面对面调查玉米种植户农场内生产投入数据,将玉米生产投入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似区域玉米生产环节碳排放系数,运用碳足迹生命周期法计算得到的碳排放值作为神经网络输出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试凑法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建立河西绿洲玉米生产碳排放预测模型,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3层且各层节点数9、10、1的神经网络结构能够准确预测河西绿洲玉米生产碳排放,其碳排放预测值为0.763 kg(CO_2-eq)·kg~(-1)(DM);9-10-1结构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4 7)高于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该神经网络结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0.069 1)、平均绝对误差(MAE=0.051 3)均低于其他模型,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该研究为准确预测农业生产碳排放提供了新思路和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2.
在探地雷达对地下根系进行探测和识别的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根系探测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在2种质地土壤(砂质壤土和粘土)不同水分含量下,通过探地雷达对根进行模拟试验,测定了2种质地土壤的电磁波波速,同时测试了根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电磁波波速的主要因素,电磁波波速不受天线频率的影响,但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本研究建立了2种质地土壤的电磁波波速(ν)与土壤含水量(θ)的理论模型,经过验证:发现该模型测算的根深度可以用来评估根的实际深度;在2种质地土壤中,根的分辨率均表现为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大而减弱,2者差异较大;当含水量>20.33%(砂质壤土)或>26.82%(粘土)时,均不适宜利用GPR进行根探测。  相似文献   
73.
试验旨在利用随机诱变技术选育出高产绿原酸(CGA)菌株,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CGA的产量。以烟草肠杆菌(Enterobacter tabaci)N22为试验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获得高产CGA的菌株,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经ARTP和紫外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CGA产量高的菌株AU-34,产量为4.7 mg/L,为野生型菌株的2.8倍。最优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浆124 g/L、果糖31.06 g/L、MnSO4 0.1 g/L、L-Tyr 1 g/L、VB1 3 mg/L、CaCO3 3 g/L、Tween-800.05%,此条件下CGA产量达102.55 mg/L,约为未优化前的22倍。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为工业化发酵生产CGA提供了潜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4.
针对杨树地膜覆盖扦插苗在苗床不同部位的生长差异现象,应用美洲黑杨湘林-75无性系1年生苗,采取不同苗木及苗床部位双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显示:种苗不同部位扦插育苗的保存率、地径和苗高年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地膜仅覆盖苗床上面而裸露侧面情况下,由于地膜的边缘效应,边行土壤在8月中旬的土壤含水率比苗床中部...  相似文献   
75.
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皆伐对地表甲烷通量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7月,利用静态箱-快速甲烷分析仪(FMA)法,在岳阳市君山区长江外滩美洲黑杨人工成熟林对比观测皆伐区和未采伐区地表甲烷通量,结合同步观测的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因子,分析皆伐对试验区地表甲烷汇功能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土壤在未遭遇水淹年份(2011)生长旺季为甲烷的汇;2次观测显示,皆伐区的甲烷吸收速率均显著(P<0.001和P<0.05)低于未采伐区,分别仅为未采伐区的29%和22%,且皆伐改变了甲烷通量的日变化规律;皆伐导致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等环境因子发生的变化共同导致了皆伐区甲烷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6.
郁闭后杨树林下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百合和生姜对林木生长、土壤肥力的影响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和百合对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间作麦冬、百合第1年,杨树胸径连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提高15.8%,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6%和26.3%;间作麦冬第3年,杨树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3%、13.3%。间作麦冬0~40em土层土壤有机质及N、P、K主要养分含量均比间作前有所下降。研究出郁闭后的杨树林下最适宜间作麦冬,年均利润高达12776元/hm^2,并且一个轮伐期至少增加木材收益5800元/hm^2。  相似文献   
7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张家口杂交谷子(简称"张杂谷")对11~18周龄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张杂谷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1周龄坝上长尾鸡57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Ⅰ~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5%、10%、15%、20%和25%的张杂谷饲粮,张杂谷替代部分玉米和麸皮(换算比例为1谷子=0.66玉米+0.34麸皮)配制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蛋鸡日粮中应用一定比例张杂谷对试验鸡日增重和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试验Ⅱ组(应用量10%)日增重数值最大,料重比数值最低,但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2)饲粮中应用张杂谷对血清SOD、MDA、GSH-Px和CAT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张杂谷应用水平的增加,血液中SOD活力、GSH-Px活力和CAT活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试验Ⅱ组和Ⅲ组显著优于其他组。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张杂谷能量饲料替代一定比例玉米和麸皮饲喂坝上长尾鸡可行,并有改善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在坝上长尾鸡饲粮中适宜水平为10%~15%。  相似文献   
78.
<正> 哺乳仔猪处于生长强势时期,多种充足的营养素为仔猪正常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所必需,微量元素就是其一。但是国内目前由天然饲料组成的哺乳仔猪补充料中,微量元素难以满足生理和生产的需要,进行补充乃是一项充分发挥仔猪生产潜力的措施。加之,微量元素饲料可工厂化生产,来源丰富、可靠,价格便宜,易为采用,故探讨其合理使用及效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关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微量元素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的试验近有报导,而对哺乳仔猪补饲微量元素的试验报导甚  相似文献   
79.
仔猪哺乳期补饲不同水平高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已报道的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效果实验,多限于生长肥育猪,而关于哺乳仔猪补料中不同水平高铜的添加效应和适宜添加剂量未见报导。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高铜,探讨其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仔猪哺乳期补饲高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第三部分 实验基地的综合经济效果 按照经济效果的科学概念,实验基地的经济效果应包括所取得的全部生产建设成果(包括产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劳动占用(包括物化劳动占用、劳动力占用、自然资源占用)。占用也是一种消耗形式,这里把它单列出来是为了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消耗。这三项内容既是定性的,也是定量的。从定量关系上说,一般表现有下列三种形式:一是生产建设成果与消耗和占用劳功的比例关系;二:是产出的价值量与生产费用的差额关系;三是产出的生产建设成果随各种资源投入(包括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投入)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现有资料,运用相应的分析评价指标,对实验基地几年来的经济效果进行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