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同工酶的遗传基础及电泳检测方法、普通小麦同工酶结构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小麦外源种杂种衍生系的建立及外源同工酶结构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指出以同工酶标记作为小麦外源染色质标记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标志酶的选择、对照的设置及有关酶谱技术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72.
柴守诚  刘大钧 《作物学报》1997,23(6):641-645
pLr NAU344,pLr NAU426和pLrNAU647是我们新近从大赖草中克隆到的3个特种专化DNA重复序列。它们都大量存在于赖草属,而小麦中却很少。Suothern杂交证明,pLrNAU426和pLrNAU647对导入小麦的8条不同的大草染色体(其中3条携带有小平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和两条染色体臂部都有检测效果,据此可用其作为赖草属染色质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3.
新麦草属两物种的C-分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两物种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和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进行根尖染色体C-分带,获得清晰的C-分带带型,并对二者带型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二者C-分带带型有较大差异。P.juncea的C-分带带纹较P.huashanica丰富,P.huashanica所有染色体均显较强端带。通过二者带型比较,对华山新麦草是否仍应保留在新麦草属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将新麦草和华山新麦草的基因组分别标为Nj和Nh以示区别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75.
山羊草(Aegilops)与普通小麦间杂交及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种山羊草(Aegilops)与普通小麦杂交。当山羊草用作母本时,结实率平均为23.3%,杂交种子成苗率为7.9%,回交结实率为0.77%,当山羊草用作父本时,结实率平均为11.7%,杂交种子成苗率为66.3%,回交结实率为0.73%。在两种情况下,回交结实率都很低,自交也均不结实。 T·aestivum×Ae.variabilis,T·a estivum×Ae.triuneialis,Ae.crassa(6X)×T·aestivum获得了BC_1种子。T·aestivum×Ae.speltoides,Ae.triaristata (4X)×T·aestivum,T·aestivum×Ae.umbellulata获得了BC_2种子。 在上述各组合中,F_1植株的形态特征呈双亲中间类型。在回交世代中,形态特征迅速倾近回交亲本普通小麦。大多数杂种高抗白粉病。 对部分细胞学观察结果作了叙述。(T.aestivum×Ae.speltoides)F_1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高达12.07,由此推断所用Ae.speltoides是高配对型,可能存在对pH基因的抑制机制。 用四种Ae.Ventricosa-Triticum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结实率、成苗率、特别是回交结实率都明显高于直接用山羊草与Triticum杂交时的相应数值。看来,双二倍体是将山羊草有利性状导入小麦时可用的良好中间材料。 (Ventripersicum×T.aestivum)F_1、F_2和BC_1的多数植株对白粉病高抗。而F_2植株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76.
苇状羊茅的染色体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77.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望水白不但高抗赤霉病,而且其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被认为是赤霉病的致病因子)含量也低.为了研究望水白低DON含量的分子机制,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对望水白受DON诱导调控的基因进行高通量的检测,以DON诱导后12 h和24 h混合样品作为处理组,水处理做为对照.总共检测到差异表达的基因1 114个,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949个,下调基因165个.在上调表达基因中,推断有功能的基因涉及转录因子、信号蛋白、着丝粒蛋白以及与病程相关的基因,如: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谷胱甘酞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葡萄糖基转移酶以及抗病蛋白等.对上调表达中的部分基因进行RT-PCR分析,证实它们都受DON诱导上调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8.
生物技术与作物育种—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尤其在作物改良中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国际国内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提供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微体繁殖、病原菌的消除、花药培养、幼胚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等)在作物育种中许多实际应用的例证。回顾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原生质体融合在最近几年中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提高再生频率、扩大基因型以及融合体筛选方面仍有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在目的基因的鉴定、分离和克隆,外源基因载体的开发、外源基因的转化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迅猛进展使有些产品已获得了商业应用。依据植物生物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作者认为植物生物技术对培养高产、抗病虫害、抗逆、优质的作物新品种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必将使作物育种工作在原有传统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向精确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9.
为了选育抗赤霉病且籽粒毒素含量低的小麦品种以减轻赤霉病危害,在对我国南方麦区地方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用8个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含量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作亲本,按8×8半双列杂交配制28个杂交组合,以接种后成熟籽粒中DON含量、病小穗数、病小穗率和病粒率为指标,进行赤霉病抗性、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以及不同鉴定指标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籽粒DON含量以苏麦3号最低(0.5715 mg kg-1),Alondra’s最高(13.5560 mg kg-1),各组合F1的籽粒DON含量均低于感病品种Alondra’s。品种间GCA和SCA存在显著差异,籽粒DON含量以加性效应为主,存在部分显性效应。苏麦3号、望水白和翻山小麦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以苏麦3号为亲本的5个组合、望水白为亲本的4个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扬麦158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小,但有4个组合表现较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籽粒DON含量和病小穗数、病小穗率、病粒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感病品种Alondra’s和绵阳8545的各个抗性鉴定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品种的排序中表现一致,抗病品种各个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在8个参试材料间的排序有所差异。DON含量的狭义遗传力为74.54%,因此以抗DON积累为指标的赤霉病抗性育种,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