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0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725篇
林业   1506篇
农学   1880篇
基础科学   476篇
  598篇
综合类   12086篇
农作物   1240篇
水产渔业   742篇
畜牧兽医   5705篇
园艺   2574篇
植物保护   72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1600篇
  2013年   1359篇
  2012年   1788篇
  2011年   1748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571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402篇
  2005年   1430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9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充分利用周年光热资源,确定河北平原冬小麦适宜播期和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在河北藁城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试验。冬小麦采用播期×品种二因子裂区试验,夏玉米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小麦产量对播期和冬前积温、玉米产量对收获期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冀麦585和金禾9123对播期不敏感,适播期较长,冬前≥0℃积温分别在324~560℃和362~566℃均可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根据藁城多年积温数据,该积温下限对应的日期为10月20日左右。夏玉米产量与播期、收获期均呈线性关系,而不同年份播期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玉米生育后期平均气温高于有效灌浆温度(16℃)的截止日期为10月17日,假如玉米收获期由农民传统的9月22日推迟至10月17日,积温可增加476,100℃积温可增产527. 7 kg/hm~2,玉米可有2 511. 9 kg/hm~2的增产潜力。可见,小麦推迟播种时间、玉米延迟收获时间是发挥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措施,玉米收获期最晚推迟至10月17日,小麦播种期最晚推迟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72.
利用籼粳交RIL群体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试验材料,以低温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苗期叶片赤枯度为耐冷性鉴定标准,采用QTL Ici Mapping v3. 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TL和1个控制苗期耐冷性QTL,分别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命名为q LTG-3、q LTG-5、q SCT-9,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 60,2. 73,2. 52,加性效应为0. 09,-0. 10,-0. 0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 02%,14. 07%,12. 18%。其中,检测到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 LTG-5位于分子标记R5M13~RS8,遗传距离约8.0 c M,该区间未见相关水稻耐冷性QTL的报道,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发芽期耐冷性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73.
根据霜冻和无霜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的指导意义,比较无霜期与严格意义上的“无冻期”的关系和区别,分析霜冻出现的初、终日与霜、结冰现象及气温、地面温度、草面温度≤0℃出现的初日、终日之间的关系,探讨“无霜冻期”的合理统计方法,并通过对鄂东地区的麻城、浠水、黄石三地的无霜期和“无冻期”的统计,总结两者的差异和特征,从而为正确理解和统计无霜冻期,提出一套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为了明确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在枣阳烟区的最佳移栽期,开展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产生明显影响,随着移栽时间向后推移,农艺性状生长前期差异较大,现蕾期没有显著差异,经济性状则逐渐降低。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最佳移栽期为4月10日左右,此时移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与产值。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达里湖沉积剖面的粒度和元素组成,结合OSL年代序列,探讨了17.8-6.8 ka BP期间达里湖的水文环境变化。在17.8 ka BP,该剖面由冲洪积相转为湖相沉积,标志着达里湖水位显著升高,这是末次盛冰期结束后气温回升山地冰雪融水增多所导致的;但是,在13.5-13.1 ka BP和12.2-11.8 ka BP,湖水位明显下降,这大致对应着两次仙女木事件时的冷干气候;在11.8-6.8 ka BP湖泊水位再次升高,并于7.6-6.8 ka BP达到最高,这是进入全新世后东亚夏季风增强带来的较多降水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7.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78.
探讨鼓粒期干旱对大豆品质和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大豆后期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鼓粒期干旱使大豆蛋白质含量降低,降幅在1.2%~4.6%之间;大豆鼓粒期干旱使大豆脂肪含量上升,增长幅度在1%以内,大豆鼓粒期干旱使株高、百粒重、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9.
烟叶烘烤干筋期密集烤房热湿环境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标准密集烤房为对象,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运用大型模拟软件(Fluent),对烘烤干筋期密集烤房内部的温度场、湿度场及气流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密集烘烤典型送风参数下温度场、湿度场、气流组织分布的规律及进风口风速与烟叶间隙风速的关系.综合考虑风机能耗、叶间风速,进风口风速宜选取2.2?3m/s.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新疆不同无芒雀麦种质材料在萌发期耐盐差异,采用常规纸上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对37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无芒雀麦种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与芽长呈明显降低趋势。采用聚类分析将37份无芒雀麦划分为3种类型,包括耐盐型(R)8份、敏盐型(S)7份、中度耐盐型(M)22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