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用聚丽烯酰凝胶电泳分离对比了野桑蚕和桑蚕血液的蛋白质组成。发现在迁移率为0.57左右,二者分别具有一条不同迁移率的蛋白带,经野桑蚕与桑蚕杂交的后代遗传分析,证明这对蛋白质受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呈共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72.
整地施肥对尾叶桉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三种整地方式以及施肥对尾叶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无明显的影响,成活率在95%-98.8%之间,保存率在92.1%-97.7%之间。整地能改变土壤性状,如土壤孔隙度全垦为57.88%,穴垦为49.42%;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很快减少,如造林3年后的林木材保全垦,带垦分别为穴垦的136.4%和120.0%,5年后却分别下降到116.5%和108.3%。  相似文献   
73.
根据广东省、市(县)、造林单位三级检查验收结果,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2、3年生幼林的造林面积核实率、幼林成活(保存)率均超过林业部规定的要求;树高、胸径和畜积生长量基本达到或超过林业部项目丰产林标准。结果表明项目造林成效显著,为实现速生、丰产、优质的项目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内阐述了项目造林成功的经营管理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4.
通过几年的反复研究、使用和修改,初步研制成功“蚕桑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包”。该软件包括三大部分55个程序,基本包括了蚕桑方面常用的生统分析和数量遗传程序,通过几年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家蚕混精杂交后代表现的分析,探讨了可能影响混精杂交后代表现的各种因素,强调了鉴蛹工作在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刘伯庶  何克灿 《养猪》1994,(1):21-22
含木薯饲粮饲喂仔猪试验刘伯庶,何克灿,庄宗唐,许福来(661100云南省红河州畜牧兽医站)木薯有易栽种、产量高、富含淀粉、易消化的特点。我州年产木薯干片数万吨,为开发和利用我州木薯资源,探索节粮型养猪路子,我们作了与正大551乳猪粒料对照饲喂试验。一...  相似文献   
77.
家蚕单交组合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降低杂交种制种成本和提高家蚕品种经济性状的目的,以家蚕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产生的雌蚕为雌性亲本,选取限性卵色蚕的雄蚕为雄性亲本,配制成杂交组合。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现已初步解决了这种单交型式中孤雌生殖系孵化率低下和限性卵色系经济性状不良等实用技术问题,组配成的单交组合无11×卵36在实验室饲养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特别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品种提高15.70%。  相似文献   
78.
[目的]明晰干热河谷区土壤优先流对红壤团聚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区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龙潭箐流域内的银合欢林地、扭黄茅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染色示踪试验区分样地土壤优先流区和基质流区,利用干湿筛法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两区内0—50 cm土层团聚体特征差异,并借助通径分析法表征各土壤理化因子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干湿筛后R0.25团聚体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林地优先流区>林地基质流区>荒草地优先流区>荒草地基质流区,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R0.25排序相同且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分形维数(D)与团聚体破坏率(PAD)则为相反规律并随土层加深D和PAD的值逐渐增大。对两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理化因子是土壤容重和黏粒含量,其决策系数分别为0.474和-0.644。[结论]荒草地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更高,土壤优先流区团聚体稳定性优于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黏粒含量、容重、有机质等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79.
近30年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准耕作制度作为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是衡量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2—2013年调研的农户数据、1980—2010年作物播种面积与农业气象数据,从种植结构变化、标准耕作制度类型的空间变化研究了阴山南北麓农牧交错带标准耕作制度的变化规律,并从气候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了变化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0年,阴山北麓小麦种植面积比例从1980年40.00%下降至2010年的11.48%;莜麦种植面积比例从1980年3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3%左右;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比重逐渐上升至2010年的47.32%。1980—1990年,阴山南麓小麦种植面积比例逐年增加至1990年21.70%,杂粮种植面积比例稳定在35%左右,同期玉米与马铃薯种植比例较小;1990—2010年,麦类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逐年下降,2010年小麦种植比例仅为8.55%,杂粮种植面积所剩无几,同期玉米与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标准耕作制度的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阴山南北麓标准耕作制度由小麦、杂粮、小麦与杂粮类型变化为马铃薯、玉米、马铃薯与玉米、小麦与马铃薯类型。气候变化与经济效益共同影响着标准耕作制度的变化,气候暖干化及经济效益低导致麦类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小,经济效益明显是马铃薯与玉米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PPO活性高低是影响面条等食品色泽及其品质的关键因素,遗传改良是降低PPO活性的有效途径.采用全麦粉法测定了131份小麦品种,其两年PPO活性相关极显著,r=0.839;扬麦158×淮麦18组合376个F2单株和F3株系PPO活性呈高度相关,r=0.727;用邻苯二酚代替多巴,检测了(烟农19×安农0016)F3代的117个株系,2种方法测定的PPO活性相关系数高达0.907.对上述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PPO活性主要受两对主基因控制.根据GenBank(AY515506)设计引物,其中STS01在高低PPO活性的材料中产生了差异.131份小麦品种中有76个品种扩增出560 bp的目标片段,PPO活性均值为221.44,55个品种没有扩增产物,PPO活性均值为309.98,两者差异达到1%显著水平.将STS01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开发的分子标记PPO18进行协同效应分析表明,两者为独立遗传的小麦籽粒PPO活性STS分子标记.PPO活性的检测表明,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一些小麦品种PPO活性差异很大,说明遗传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2年试验筛选出渝02321、宁麦9号、02P157、02Y151、34-th195、宁0076、鄂麦19等 12个低PPO活性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