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山西省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对苯醚甲环唑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分析了抗性水平和抗性指数;同时通过室内诱导获得了苯醚甲环唑抗性突变体,检测了突变体的抗性遗传稳定性、交互抗性和适合度。结果表明:分离自大同、忻州、长治、晋中和运城5市的101株菌株的EC50范围为0.005~3.315 mg/L,均值为0.428 mg/L,其中敏感菌株占97.03%,低抗菌株占2.97%;抗性指数范围为0.295~0.447,均值为0.343。10株中抗突变体抗性均不能稳定遗传、生长速率减慢、产孢量降低、孢子萌发能力减弱、致病力下降;但在药剂压力下,突变体的致病力强于敏感菌株。苯醚甲环唑与代森锰锌、多抗霉素、啶酰菌胺无交互抗性,而与啶菌噁唑存在交互抗性。因此,今后需加强番茄早疫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田间抗性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轮用或混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延缓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山西晋中温室白粉虱卵、1龄若虫及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和毒死蜱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成虫对阿维菌素的LC50为19.0865μg.mL-1,与已报道的敏感基线比较,抗性倍数为24.79倍,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其余五种药剂抗性倍数均小于5,尚未产生明显抗性,但敏感性已有所降低,应加强其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高密度胁迫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行为及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雌、雄虫单独存在时随着密度的增大雌虫挑衅和梳理行为逐渐增加,活动行为逐渐下降;雄虫挑衅和梳理行为逐渐增加,取食、振翅和活动行为呈下降趋势.与独立存在相比,两性共存时雌、雄虫的活动次数随着性比的增大明显增多.活动频次增大是桔小实蝇成虫对性比和密度增大的有效响应.高密度下成虫寿命缩短,雌虫生殖力下降.每笼30对雌雄成虫时单雌日产卵量为40.96粒,显著低于3对雌雄成虫的107.9粒.由高密度幼虫发育而来的成虫寿命和雌虫生殖力也显著降低,死亡速率明显较快,日累积存活率与年龄之间符合抛物线关系,而对照符合直线方程.幼虫期高密度提高了蛹期对高温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74.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山西省五寨县42株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菌株对异菌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菌脲对各菌株的EC50值在1.225~2.674 μ g/mL之间,平均为2.556 μ g/mL, 由于所有菌株均采自未使用过异菌脲的地区,该平均值可作为番茄早疫病菌对异菌脲的相对敏感基线。为了评价番茄早疫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风险,以敏感菌株为试材,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10代)的方法获得了21株抗性突变体,比较了敏感菌株和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异菌脲对突变体的EC50值均大于100 μ g/mL,达到高抗性水平;突变体的抗药性稳定,在无药PDA平板上继代培养10次后抗性不丧失;突变体在生长速率及致病力方面较敏感菌株有所下降,产孢量及分生孢子萌发率与敏感菌株相比无显著差异,孢子的竞争能力明显弱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75.
比较传统高温热杀菌、蒸汽浸入式杀菌、膜过滤结合巴氏杀菌对延长货架期牛乳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微生物指标、货架期、活性物质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损失率及糠氨酸含量的影响,并优化蒸汽浸入式杀菌、膜过滤结合巴氏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高温杀菌工艺比较,蒸汽浸入式杀菌(147 ℃、0.09 s)产品货架期更长,品质更稳定,杀菌后糠氨酸含量较低且保留少量的活性物质;膜过滤结合72 ℃、15 s杀菌能更好地保留活性物质乳铁蛋白和IgG,但是该工艺对贮藏温度要求较高,全程贮藏温度需低于6 ℃,才能够确保产品在货架期内的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76.
秦楠  任璐  吕红  殷辉  赵晓军 《山西农业科学》2023,(10):1210-1218
藜麦黑茎病是危害藜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藜麦倒伏、籽粒空瘪和不育,严重影响藜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前期从藜麦穗中分离获得1株对藜麦黑茎病菌(Ascochyta caulina)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命名为LS3,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该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LS3菌株的最佳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进行筛选,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鉴定培养基法对LS3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检测,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探。结果表明,LS3菌株发酵所需最佳培养基为YSP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酵母粉,发酵最佳温度为28℃。对转速、装液量、接种量、pH以及发酵时间5个因素进行正交发酵优化,结合方差分析,并考虑成本因素,最终确定LS3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130 r/min,装液量150 mL/300 mL,接种量1%,pH值7.0,发酵时间96 h。对LS3菌株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检测发现,LS3菌株可分泌β-1,4-葡聚糖酶和胞外蛋白酶,但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β-l,3-葡聚糖酶。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F17对藜麦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促生和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的作用,根施LF17菌剂进而测定不同处理藜麦苗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茎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通过田间喷施LF17菌剂研究其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的藜麦苗鲜质量和茎长分别比对照提高54.5%、24.2%,穗长和千粒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4%、29.1%。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处理B与对照共产生751个OTUs,其中A与B共有的OTU数最高;A与B在科与属水平存在差异,A、B与对照相比提高了Plectosphaerellaceae、Pyronemataceae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Conocybe、Preussia、Stilbella、Fusarium等的相对丰度;聚类分析表明A、B与对照的群落组成有明显差异,说明施用LF17菌剂可以改变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降低土壤中病原菌基数。田间试验表明LF17菌剂对霜霉病的防效为59.59%,显著高于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等药剂。本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LF17对藜麦具有促生作用且对藜麦霜霉病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