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5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174篇
林业   2020篇
农学   1315篇
基础科学   2304篇
  2872篇
综合类   11137篇
农作物   672篇
水产渔业   409篇
畜牧兽医   3633篇
园艺   1140篇
植物保护   836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821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1064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536篇
  2013年   1859篇
  2012年   1884篇
  2011年   1750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373篇
  2008年   1845篇
  2007年   1708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16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2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72.
畜禽生产是一个充满与动物疫病相互斗争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畜禽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疫病也呈现频发状态,“病原时刻变异、病种日趋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关系国家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1],对保护畜禽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着重要意义[2]。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2015-2017年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B0,CK),20(B20),40(B40),60(B60) t/hm~2共4个生物炭施用量和不浇水(W0)、浇越冬水(W1)2个浇水处理,研究了生物炭施用量在不同浇水条件下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比B0(CK)处理分别增加8.0%和8.2%;浇水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B40和B60处理比B0(CK)分别增加7.4%,12.2%和8.0%,16.3%。不浇水条件下,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B60和B40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浇水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少小麦生育期耗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浇水比不浇水增加容重降低幅度。不浇水条件下,生物炭明显提高返青期前土壤日平均温度,浇水使生物炭对土壤温度的作用相反。返青期后,不浇水条件下土壤日平均地温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浇水条件下表现为日均地温较低时高,较高时低的现象。综合而言,适宜生物炭添加量可以增加旱区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4.
桃树结果早、见效快,而且品种更新换代也较快。近年来,我国专家培育桃品种的积极性很高,果农引进的桃品种数量也较多。但是每个品种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具有区域适生性,而且由于我国果树苗木繁育体系的管理尚不健全,还有一些虚假广告,这给品种的选择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不同火干扰烈度对喀纳斯泰加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影响,以喀纳斯泰加林同一火烧时间不同火干扰烈度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0~10 cm,10~25 cm)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其碳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火干扰烈度下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碳储量均大于10~25 cm土层。0~10 cm土层中碳储量表现为:未火烧>轻度火干扰>中度火干扰>重度火干扰,在10~25 cm土层中碳储量表现为:轻度火干扰>中度火干扰>未火烧>重度火干扰。0~1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以及10~25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损失程度会随着火干扰烈度的增加而增加。10~25 cm土层碳储量会在轻度和中度火干扰后出现增加。  相似文献   
76.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既表明了法治道路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向全党迈入法治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依法治国,而且要长期、一贯、一致,否则只是口号而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然引领企业走向全面依法治企。企业是国家一分子、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治理企业。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不同灌水定额下冬灌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冬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作用时间及作用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冬灌定额会造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大定额冬灌灌水可更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这是冬灌的直接效应。在没有降雨等其他外部水分补充情况下,冬灌水在冬灌后75~85 d消耗殆尽,直接效应结束。冬灌的间接效应体现在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上,冬灌定额对冬小麦根系分布与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而株高对冬灌水量不敏感。不同冬灌定额下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冬灌定额的增大会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造成水资源浪费。以水分利用效率作为衡量冬灌定额适宜性的指标,建议关中地区冬小麦冬灌水量为45 mm。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究不同年代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产棉区6个省的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菌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培养性状,测定致病类型(致病力、落叶型),同时采用ISSR指纹图谱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之间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核型菌株所占比例有减少趋势;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全部为落叶型菌株,而1983~2000年的菌株中落叶型菌株仅占28.6%,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落叶型菌株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代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1983~2000年、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中强致病力类型菌株分别占21.4%、25.0%和38.9%,仅有的5株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1983~2000年的菌株;与2000年后的菌株相比,1983~2000年的菌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5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9 0,表现出更丰富的多样性,利用NTSYS软件和Structure软件对ISSR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均将所有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且聚类结果与致病力和不同年代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田黄萎病菌落叶型和强致病力类型菌株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且不同年代和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在遗传上有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大丽轮枝菌的遗传与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国民经济发展的繁荣昌盛,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压力有所好转,对物质生活中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慢慢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对大自然间的各式各样的景观、奇观抱有浓重的兴趣,对任何物质都充满了审美,对于自己的审美观有很大的提升。而风景园林工程就是在为人们提供该服务,同时,此工程对环境的美化和对空气质量有诸多帮助,正是大部分人们所期望的生态环境。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自然美的元素不断消失,因为城市中的工业化严重影响环境。不过,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繁荣,乡村景观已经被吸入风景园林内,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现实意义和价值体现非同小可。此工程既结合了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科学,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又巧妙地部分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80.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