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83科154属198种,生活型谱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下芽也占一定比例,达14.14%,且以蕨类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群落草本层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乔木层与层外层,而群落各层次的均匀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2.
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现状出发,综述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在芸薹属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辅助育种、比较作图、基因组结构和起源进化等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苦瓜原产亚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地区,而东印度和东南亚栽培历史最为悠久。北宋时期苦瓜由东印度和东南亚一带传入中国,历经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至今,在中国至少有1 000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园艺史和食品史上留下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并经由中国,约在14世纪末或江户时代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74.
中华面条之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条是人类的主要食品之一。面条分为两大类,即中华面条和意大利面条。有关面条的起源与演化至今仍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和文献资料,讨论了中华面条的起源问题,分析了中华面条演化脉络,编制了与面条有关的考古发现年代表。作者认为,"饼"是中华面条的原始雏形;剁荞面是中华面条的早期形态;饸饹面是挤压面条的鼻祖,是面条规模化生产的初级形式。手擀面是小麦引入西域、关中和中原后,在剁荞面和烙饼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擀切结合的家庭食用面条。拉条子是兰州拉面的祖先;拉面是手工挂面的雏形。  相似文献   
75.
杭州市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东  赵芸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75-176
从杭州市的农产品产地准出现状出发,提出了杭州市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理想化模式,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探索理想化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Eighty-nine accession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peas (12 Pisum fulvum Sibth. et Smith., 7 P. abyssinicum A. Br., 31 wild and 42 cultivated forms of P. sativum L.) were analysed for presence of the variants of three functionally unrelated polymorphic markers referring to different cellular genomes. The plastid gene rbcL either contains or not the recognition site fo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spLEI (rbcL+ vs. rbcL−); the mitochondrial gene cox1 either contains or not the recognition site fo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PsiI (cox1+ vs. cox1−); the nuclear encoded seed albumin SCA is represented by slow (SCAS) or fast (SCAF) variant. Most of the accessions possessed either of two marker combinations: 24 had SCAF cox1+ rbcL+ (combination A) and 49 accessions had SCAS cox1rbcL− (combination B), 16 accessions represented 5 of the rest 6 possible combinations. All accessions of P. fulvum and P. abyssinicum had combination A,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cultivated forms of P. sativum had combination B while wild representatives of P. sativum had both combinations A and B, as well as rare combinations. This pattern indicates that combination A is the ancestral state in the genus Pisum L., inherited by P. fulvum and P. abyssinicum, while combination B seems to have arisen in some lineage of wild P. sativum which rapidly fixed mutational transitions of the three markers studied, most probably via a bottleneck effect during the Pleistocene. Then this ‘lineage B’ spread over Mediterranean and also gave rise to cultivated forms of P. sativum. Rare combinations may have resulted from occasional crosses between ‘lineage A’ and ‘lineage B’ in nature or during cultivation, or represent intermediate evolutionary lineages. The latter explanation seems relevant for an Egyptian cultivated form ‘Pisum jomardii Schrank’ (SCAF cox1rbcL−) which is here given a subspecies rank. Wild representatives of P. sativum could be subdivided in two subspecies corresponding to ‘lineage A’ and ‘lineage B’ but all available subspecies names seem to belong to lineage B only. Presently all wild forms would better be considered within a fuzzy paraphyletic subspecies P. sativum subsp. elatius (Bieb.) Schmalh. s. l.  相似文献   
77.
金鱼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的考证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据均表明:金鱼起源于我国的野生鲫鱼。在金鱼品种的系统演化中,首先形成草金鱼,之后逐渐演化出其它品系。至今,对金鱼各品种的系统演化关系仍未取得共识,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8.
作物驯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单纯的狩猎和采集型向农业型的转变。玉米(Zea mays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起源演化的机制一直备受关注。2012年12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与其合作团队在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通过深入解析大量玉米野生种和栽培种材料的基因组变异,重新定义了现代栽培玉米的驯化过程,揭示了6 000年前墨西哥高原亚种(Zea mays subsp. mexicana)基因组的渗入及其优异等位基因的选择,实现了栽培玉米的二次驯化,同时推动了栽培玉米的广泛传播,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作物起源演化这一古老的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9.
植硅石分析与栽培稻起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报章 《作物学报》1997,23(1):114-118
栽培稻起源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未解决的重要基因理论问题。大植物遗存不易保存,从而为栽培稻起源研究带来了缺憾。农作物和其它植物的植硅石较孢粉更易保存考古遗址中,因而植硅石分析成为农业考古学中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植硅石分析原理,探讨了水稻植硅石的形态特征有鉴定标志,并通过贾湖遗址的实例研究,讨论了水稻植硅石分析在栽培稻起源与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在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最初得到的光谱图像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受到干扰,光谱处理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建立模型的品质。为消除干扰因素,探索提取有效光谱信息的分析手段,经平均、平滑处理的光谱图像,有效地滤除原始光谱中的毛刺,降低了噪声。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寻峰、拟合操作,所得结果能够直观地显示峰值、区分吸收峰,拟合后能够保留图像的原始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能更好地提取成分含量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