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3篇
  25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论证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发展烤烟的可行性,对烟区基本情况和烤烟生产示范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盐池河镇具有发展优质烤烟生产适宜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产基础条件和销售市场,烤烟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质量良好,烟叶工业可用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沃尼妙林关键中间体二甲基半胱胺截短侧耳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色谱条件为SepaxC18色谱柱(150×4.6mm,3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液(pH2.5)(V/V= 40∶60), 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 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适用性、线性、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检测限、定量限以及回收率的考察,结果均良好,可以用于盐酸沃尼妙林关键中间体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3.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郊区6个未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BVD)免疫牛场的546份奶牛血清样品,使用牛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其中3个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血清抗原筛查。共检出阳性血清514份,总阳性率94.1%,其中5个牛场的场内血清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牛病毒性腹泻持续性感染牛(PI牛)筛查的3个牛群均有阳性牛检出。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4.
奶牛场病毒性腹泻清除计划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某牛场977头牛采用抗原捕获ELISA方法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牛的筛查,共检出8头阳性牛,其中后备牛7头、成母牛1头。在后续新生犊牛检测中检出1头阳性犊牛。后备持续感染牛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配种延迟,与国外报道一致。以抗原检测为手段的持续感染牛的清除计划,可用于奶牛场病毒性腹泻的清除与控制。  相似文献   
65.
北京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持续感染牛清除方案的初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VDV持续感染牛(persistently infected,PI)是造成牛群内BVD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为摸清北京地区BVDV-PI牛分布情况,探索BVD清除方案,本次筛查利用抗原捕获ELISA,对北京地区7个规模化奶牛场共1402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BVDV抗原检测。共检出PI牛58头,其中成母牛9头,后备牛49头;场内阳性率0.04~1.02%;PI牛与健康牛相比,平均出生体重相差5.9kg(P0.05),15月龄时体重相差94.6kg(P0.05),平均初配月龄和首次怀孕月龄分别延迟2.9个月和4.9个月(P0.05)。结果表明,PI牛个体发育缓慢且繁殖性能低下,但部分牛临床表现正常。以抗原捕获ELISA为主要检测手段的清除方案是控制BV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为了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及研制具有粘膜免疫佐剂活性的无毒重组LTB,采用PCR方法从产毒型大肠杆菌H44815菌株扩增获得LTB完整编码区DNA,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的分泌信号肽基因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9K-LTB;重组质粒经核苷酸测序确认并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株KM71,PCR筛选转化子,并以小量诱导表达筛选高效表达工程菌株,最后Western blotting分析甲醇诱导上清中的LTB及采用亲和层析和HiTrap Desalting预装柱脱盐纯化蛋白。结果表明,PCR克隆获得的LTB编码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DNA序列完全一致,定向插入pPIC9K载体,可获得表达LTB的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LTB;电转化后的重组酵母菌KM71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甲醇诱导的培养基上清中含LTB,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7.
不同灌溉方式下甘蔗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过程,作物产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为比较不同灌溉模式下甘蔗光合特性差异,探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柳城05-136号为试验甘蔗品种,于2015年3月-12月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试验基地开展6种灌溉模式甘蔗净光合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田间观测。结果表明:地埋滴灌甘蔗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值为29.23μmol/m2·s,无灌溉最低,为18.53μmol/m2·s,地埋滴灌分别比无灌溉、管灌、喷灌、微喷和地表滴灌高57.74%、23.54%、12.68%、9.68%和2.56%,灌溉能显著提高甘蔗的光合速率(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是影响甘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各灌溉模式之间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无灌溉和地埋滴灌土壤肥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地表滴灌则是土壤含水率和速效氮的影响较为显著,管灌模式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速效钾和空气温度,而喷灌和微喷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土壤含水率和空气温度。采用地埋滴灌模式更有利于研究区域甘蔗净光合速率的提升,此外,针对不同灌溉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合理调控可有效提高甘蔗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讨救必应水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机理,采用2倍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测定救必应水提取物对产ESBLs(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对细菌生长曲线、细菌超微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试验、核酸合成抑制试验研究救必应水提取物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提取物的对照组相比,救必应水提取物能够影响细菌的生长规律,使细菌破损严重,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质外渗,菌液中AKP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大肠杆菌DNA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研究表明,救必应水提取物的抑菌机理是通过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69.
根据2010-2012年的调查研究与防治实践,结合各地烟草病害防治经验,对均州名晒烟大田期10种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以期对均州名晒烟大田期病害的识别、诊断、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0.
根据2010—2012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结合国内先进的烟草害虫防治技术,对均州名晒烟大田期主要的地下害虫、田间有害软体动物、刺吸性害虫、食叶性害虫、潜蛀性害虫等18种害虫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安全、生态、优质、特色均州名晒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