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林业   3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20篇
  13篇
综合类   62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滨州市滨城区为例,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表层土壤(0~20cm)中DDTs残留现状、分布特征。土壤中6种DDT同系物(ρ,ρ′-DDT,σ,ρ′-DDT,ρ,ρ′-DDE,σ,ρ′-DDD,ρ,ρ′-DDD)的总含量为63.81~315.65gg/kg,平均浓度为190.52g/kg,沿城区农村这一梯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源解析表明该地区土壤中DDTs主要来源于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的施用。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区土壤DDTs属轻度污染,需加强对该地区土壤中I)DTs迁移转化情况进行监测,采取可行的措施,降低土壤中DDTs含量。  相似文献   
62.
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 ,不同肥料组合间差异较大 ,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但同时必须重视K素的投入 ) ,土壤速效钾仅全部施用有机肥处理有所增加 ,单施N、P化肥处理下降最多 ,至 15年后下降2 5 .8%。长期未施肥处理 (对照 )碱解氮变化最大 ,较试验前下降 2 6 .5 % ,其他养分指标变化较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产量前期不及单施化肥处理 ,中后期则反之。砂姜黑土基本生产力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渐降 ,土壤对秋粮大豆或玉米的供肥能力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63.
为进一步提高兽疫链球菌透明质酸产量,优化了其发酵条件:当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值7.5,接种量4%,转速150 r/min,温度38℃,时间40 h,透明质酸产量的最大值为1.25 g/L,是优化前原始菌株的2.84倍。  相似文献   
64.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论述了山西旱地小麦在山西小麦生产中的地位、现状及其与降雨的相关性,回顾了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山西旱地小麦再上新台阶的5项战略性意见。  相似文献   
65.
豆野螟触角化感器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位置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6~97 mm;豆野螟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腹面和侧面,背面覆盖有鳞片,因此感受器很少;雌雄触角共发现6种感器,其中柱形感器只在雄蛾中发现,而一种未定义的感器仅在雌蛾中发现.通过形态比较发现,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较稀疏,但雄蛾的长度略长,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间未见显著差异;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位于腹部第8~9节之间,其上有一系列规则的皱褶,为性腺细胞所在位置.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进一步对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了定位,测定结果表明,腹部第8~9节间的腺体提取物具有性信息素组分,是豆野螟性腺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66.
运用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感染呼肠孤病毒的锯缘青蟹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和超微观察.石蜡切片结果显示:SsRV的侵染导致青蟹的肝胰腺、鳃、肠、心、胃和肌肉组织中产生明显组织病理变化,其中以肝胰腺、鳃组织和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包括肝胰腺基底膜破损、肝细胞坏死,鳃腔堵塞,肠上皮细胞脱落,心肌与足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一种牦牛TLR1基因表达量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分析TLR1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考牦牛TLR1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牦牛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荧光定量方法;基于该荧光定量方法分析TLR1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乳腺、肌肉、卵巢11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LR1基因和β-actin基因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呈现单一条带,其产物熔解曲线均为特异的单峰,表明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组织表达结果显示,TLR1基因在所检测的牦牛11个组织样本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肝、脾、肺、卵巢、小肠中表达量较高,在胃、乳腺、心、大肠、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结论】TLR1基因在牦牛各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各组织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8.
设计了一种5自由度3-PTT串并联数控机床机构.采用分解与综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机构构型及自由度等问题,分析与计算表明设计的3-PTT机构符合串并联数控机床设计要求、构型合理.在充分考虑奇异约束条件和位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及位姿极限,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此分析能较好地反映3-PTT串并联数控机床的完全工作空间,为工作过程的数字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西瓜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害,给西瓜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本文从嫁接防治、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对生产中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0.
不同掺沙比例对烟区黏质土壤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掺沙处理烟区黏质土壤的微生态特性,为烟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烟草种植基地的黏质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掺沙处理(掺沙比例(体积比)分别为0,10%,20%,30%,40%),对不同掺沙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呼吸强度以及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掺沙后土壤微生态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不掺沙处理烟区的土壤微生物总数最多,达3.94×106 CFU/g,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掺沙40%,30%和20%处理次之;掺沙10%处理最小。同一掺沙处理下,3种微生物数量总体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且均以不掺沙处理最多。2)不同掺沙处理烟区土壤平均呼吸强度为5.49μg/(g.h),土壤呼吸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掺沙20%>掺沙10%>掺沙30%>不掺沙>掺沙40%,其中掺沙20%处理烟区土壤呼吸强度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掺沙20%处理烟区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465.18,2.23μg/(g.h)和39.48mL/(g.h),掺沙10%和30%处理次之,不掺沙和掺沙40%处理最低;土壤磷酸酶活性以掺沙30%处理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4)烟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大多呈负相关;土壤呼吸强度与4种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其中与蔗糖酶活性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4种酶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蔗糖酶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结论】掺沙20%的土壤整体表现出微生物呼吸较强,酶活性较高,各个微生态指标间相关性较为密切,故陕南烟草种植区对黏质土壤进行改良时,掺沙比例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