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为了解广西河池市常用抗球虫药物的疗效,选用地克珠利、磺胺喹噁啉钠和盐酸氯苯胍等3种常用药物进行抗药性试验。用卵囊产量(ROP)、病变记分减少率(RLS)、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和抗球虫指数(ACI)等4项指标进行综合判定。结果显示:磺胺喹噁啉钠有2项指标阳性,2项指标阴性;地克珠利有3项指标阳性,1项指标阴性;盐酸氯苯胍的4项指标均为阳性。结果表明,河池市分离的鸡球虫对抗球虫药磺胺喹噁啉钠中度抗药,对地克珠利和盐酸氯苯胍完全抗药。  相似文献   
62.
鸡球虫活疫苗类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需求的重视,对鸡球虫病寻求新的预防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而球虫活苗与化学药物相比,除了具有防治疾病作用以外,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改善鸡的肉蛋品质等优点。本文对鸡球虫活疫苗的研究状况、免疫原理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
为推进毕节市酒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全市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并从强化良种选育、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酒用高粱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在低氧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本研究选取规格相似的雌性[(169.95±13.55) g]和雄性[(170.08±19.02) g]大菱鲆,明确了其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Pcrit)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分析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正常溶解氧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气体交换率、呼吸频率和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雌雄大菱鲆在Pcrit时溶解氧浓度分别为(3.34±0.23) mg/L和(3.22±0.17) mg/L,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低氧胁迫6 h后,雌雄大菱鲆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浓度,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雌性大菱鲆白细胞数目(white blood cell,WBC)均显著升高(P&l...  相似文献   
65.
谢婷  马育军  杨晨 《土壤》2022,54(1):161-168
土壤温度与地气间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密切相关,影响着植被生长乃至区域生态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实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然后结合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土壤温度对SHAW模型进行了率定,并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观测数据对率定参数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植被和土壤参数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伴随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5 cm深度逐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极差达到25.50℃,而35 cm深度极差为20.19℃,均远低于相同时期气温的极差(36.32℃);(2)率定期各层土壤温度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高于0.94,均方根误差(RMSE)由表层(1.91℃)至深层(0.86℃)逐渐减小,模型模拟精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提高;验证期各评价指标略低于率定期,但各层NSE均超过0.93,RMSE由浅层的1.98℃降低至最深层的0.98℃,说明SHAW模型可以模拟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3)土壤温度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土壤容重均呈负相关关系,饱和导水率、孔径指数和进气势分别降低60%、40%和30%以后...  相似文献   
66.
67.
为了深入了解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源/汇变化特征,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年推荐的温室气体计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湖北省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等相关统计数据及土壤检测数据,对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源/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呈先增后降趋势,总体分为较快增长阶段(2007-2010年)、缓慢增长阶段(2011-2014年)和缓慢下降阶段(2015-2017年)三个阶段;农作物碳吸收量波动较大,不同农作物的碳吸收量不同,其中水稻、小麦、油菜籽、玉米的碳吸收量较高,分别占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的44.01%、14.11%、10.66%、9.24%;单位年内,农作物碳吸收量高于温室气体排放量,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汇"功能,然而农作物碳吸收量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微生物分解和秸秆燃烧的影响而减少;2007-2017年农田耕地土壤有机碳增量为13.52 Tg,耕地土壤呈现"汇"的特征。研究表明,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呈现"汇"的状态,农作物碳吸收量对农田生态系统源/汇特征变化具有较大影响。适当增加水稻、玉米、芝麻等碳吸收强度较高的农作物种植量,减少秸秆燃烧量,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汇"特征,减少向系统外排放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