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61.
总结了南通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播量、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南通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水稻苗期防虫网覆盖控制条纹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苗期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隔绝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传毒链,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对当前植物分子生物学课程和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教材陈旧、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开放程度不强以及缺乏系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污染物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改进高校生物实验室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4.
采用两种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及Sc2053诱导小麦产生雄性不育,在败育过程中测定穗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化学杂交剂的不同剂量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都表现为低剂量部分不育,高剂量接近完全不育;(2)处理后穗部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处理的酶活性高于对照,说明败育的发生可能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有关;(3)不同基因型对化学杂交剂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66.
小麦5 10亚基基因转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为了获得具有优质亚基基因的小麦转化植株,以豫麦18号和豫麦21号两个基因型的小麦幼胚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1-Sub5 10导入小麦幼胚,分别获得18株和20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分别有7株和10株同时扩增到5亚基和10亚基的目标片段,初步表明外源目标基因已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7.
为了明确大粒小麦的灌浆特性,以豫农9901/周麦1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籽粒大小基本一致而饱满度和粒重具有较大差异的11个半冬性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籽粒灌浆特性及阶段性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呈“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其增长趋势;粒重较高的品系W02、W03与对照周麦18具有相似的灌浆特性,其他品系的籽粒灌浆特性与对照周麦18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前期灌浆速率高于周麦18且增速较快,后期则明显低于周麦18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在三个灌浆阶段参数中,缓增期灌浆速率、渐增期和快增期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周麦18,而缓增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周麦18.通径分析表明,阶段灌装参数中对粒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快增期持续时间,其次是缓增期持续时间,但是缓增期持续时间对粒重的直接正向效应被其较大的负向间接效应所掩盖;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间接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8.
商丘市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市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 ,运用MAPGIS系统对商丘市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修正得出的土地生产潜力 ,并初步建立了土地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9.
小麦puroindoline及其相关基因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异。另外,与puroindoline紧密连锁的Gsp-1基因变异类型更为丰富,但对籽粒硬度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最近发现的与puroindolineb高度同源的基因Pinb-2v具有4种类型,分别位于小麦7A、7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对籽粒硬度具有微效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puroindoline的分子特征和突变类型以及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小麦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桑蓟马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桑蓟马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桑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4 000倍液、2 000倍液、1 000倍液和500倍液均极显著优于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对桑蓟马成虫的防效好于若虫,见效快,且对桑树不产生药害,是适合于防治桑蓟马的安全性较高的新农药,初期使用浓度以2 000倍液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