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8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028篇
基础科学   360篇
  548篇
综合类   2601篇
农作物   78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叉地带,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为了给研究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作用提供实物证据,对甘肃民乐东灰山和西灰山现有材料采用遗址剖面土壤样本浮选、分拣、鉴定和理化分析方法,以现代作物种子为对照,确定遗址炭化作物籽粒的种类、性状差异及年纪。结果显示,东灰山遗址发现了炭化小麦、大麦、谷子(粟)、糜子(黍、稷)、黑麦、荞麦和燕麦籽粒,以及胡桃壳、枣核等;西灰山遗址发现了炭化小麦、谷子、糜子和大麦籽粒;两个遗址的作物种植结构基本一致。东灰山和西灰山发现的作物以小麦最为古老,距今在3 800~3 600年之间,西灰山小麦种植历史稍早于东灰山。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河西走廊的粮食生产已有比较合理的作物种类结构,包括小麦、大麦、谷子、糜子、黑麦、荞麦和燕麦等。炭化小麦籽粒较小,且大小不均匀,说明人工选育程度低。如对东灰山和西灰山作物和植物遗存开展系统性发掘,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发现或新认知。  相似文献   
64.
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及机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和郑单958这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灌浆速率、脱水速率及机收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授粉后15 d籽粒灌浆速率逐渐加快,授粉35 d达最大值后缓慢下降,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单峰变化特性,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6.70、6.86、7.06 mg/(粒·d),均高于对照郑单958;灌浆后期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脱水速率均高于对照,华美1号脱水速率最快,有利于降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各玉米品种落穗率为2.46%~6.01%,机收产量损失率为0.93%~1.79%,落籽率为0.17%~0.27%,其中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籽粒破碎率较高,分别为6.17%和5.24%,华美1号最低,为4.19%,籽粒杂质率以华美1号最低,为1.21%。  相似文献   
65.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机械收获中大豆籽粒与机器脱粒分离部件之间的作用力、揭示大豆籽粒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压破、剪切和顶破试验。选取含水率作为试验因素,针对不同的受力方向、加载速度、刀片角度、钢针锥度、压入深度等试验方式,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籽粒压破力、极限剪切力及硬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函数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大豆籽粒压破力与受力方向有很大关系,压破力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极限剪切力随刀片角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加载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压入深度在0.2~1mm范围内,硬度与压入深度无明显关系,硬度随钢针锥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大豆脱粒和输送装置、确定大豆最佳机械收获时间和其它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6.
玉米籽粒发育早期,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分裂与增大活跃,为后续贮藏物质的合成形成充足库容。为阐明籽粒早期发育的蛋白合成、积累与调控过程,本研究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61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第3、第5、第10天取果穗中部籽粒,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其蛋白差异表达特性。玉米籽粒早期发育阶段总计鉴定及定量2639种蛋白,这些蛋白涉及多种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其中代谢过程和分子过程是最主要的2个生物过程;催化活性和绑定功能是最主要的2个分子功能,这些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对籽粒早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7种蛋白在籽粒发育早期显著差异表达,其功能涉及蛋白代谢、胁迫响应、细胞生长与分裂、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转运、次生物质代谢、淀粉合成、转录、油脂代谢、信号转导、氨基酸代谢等。其中,表达差异较大的是与蛋白代谢、胁迫响应、细胞生长与分裂以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表达模式聚类结果显示这些不同功能类别的蛋白协同表达,共同调控玉米籽粒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67.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缺乏对4个不同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基因型冀蚜2号,T×7000,F44B和7501B的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缺乏条件下,不同高粱基因型株高、光合特性、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NPK(CK)处理相比,不同高粱基因型NK处理的拔节期株高和抽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拔节期F44B在PK,NK和PK处理的株高降幅显著低于其他3个基因型(P0.05);抽穗期F44B在P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冀蚜2号、T×7000和7501B在PK和NK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冀蚜2号和7501B的NP处理显著低于CK处理(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光合速率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的PK处理N含量、NK处理P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其中,F44B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单株籽粒质量、穗质量和千粒质量的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差异,将F44B确定为耐低氮、低磷基因型,将T×7000确定为耐低钾基因型。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牧神4YZT-7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中风扇筛式清选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点、使用调整以及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69.
以30年前进行过带状皆伐带的保留带对采伐带内栽植形成的红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水曲柳纯林、云杉纯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皆伐带中间和边缘及保留带中间的土壤进行的分析,研究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水曲柳中间的容重比天然林的高外,其余林下土壤的容重有所降低,降低幅度最大的是红松,影响最小的是云杉;红松人工林对于土壤孔隙的改良情况最佳,云杉的改良情况最差。  相似文献   
70.
超甜玉米因种子淀粉含量少,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苗势弱;加之籽粒和幼苗鲜甜可口,易遭鼠虫危害,所以缺苗断垄时有发生。苗齐、苗壮、无断垄是超甜玉米获和丰产的前提;而肥土、良种、精细管理是确保全苗的关键。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超甜玉米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