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42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已知抗病基因NBS(Nucleotide-binding sites)保守区的P-loop和GLPL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F1/R1, 以已鉴定黄萎病抗性的9个陆地棉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9个品种中均扩增出500 bp左右的条带。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连接、转化克隆得到35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在8个棉花品种中克隆到74条具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棉花RGAs序列。这74条序列共有64种不同的基因型,有10条与其它品种中的RGAs序列相同。用MEGA软件对8个棉花品种的74条RGA序列以及12个已知的抗病基因的NBS区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TIR和nonTIR两大类,而nonTIR类又细分为Ⅰ、Ⅱ、Ⅲ 3类。4类RGAs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低,而各大类之内来自不同品种的RGAs的相似度却非常高。推测各大类中相似性非常高的这部分序列分别属于同一个基因家族,从位点上说可能处于同一个基因簇。  相似文献   
62.
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类群的划分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抗黄萎病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在棉花抗病育种的标记辅助筛选中逐渐发挥作用,但还没有得到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克隆。通过转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以及转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等,得到了一些抗病品种。棉花分子辅助抗病育种成效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黄萎病遗传规律的复杂性、标记和遗传图谱研究的滞后性、标记距离较远和QTL定位的不精确性以及基因上位性的存在和抗病QTL筛选与育种过程相分离等。应该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棉花遗传和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棉花全基因组开展QTL定位,从而提高棉花抗病育种的目标性。  相似文献   
63.
为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以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耐病品种鲁棉研28号和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施加有机肥、喷施叶面肥、施用生防制剂、控制早铃等处理,并与只施加生防制剂和不做任何措施的处理进行发病率、病情指数及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该综合防治措施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防效,最高可达67.13%。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后,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耐病品种鲁棉研28号分别增产16.95%、42.11%、11.44%。该综合防治技术为田间棉花黄萎病防治提供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防止早衰增强棉花碳蓄积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CO2减排,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我国而言,除了积极的碳减排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加碳增汇能力,用于抵消我国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棉花碳蓄积能力是农作物中最强的,而早衰则大大降低了其碳蓄积时间和碳蓄积量。因此,如何增强棉花碳蓄积量,充分发挥其碳蓄积功能,是我国棉花生产应当考虑的。本文提出了防止早衰增强棉花碳蓄积能力的建议和早衰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5.
病原细菌Ⅲ型效应子对寄主植物防卫反应的抑制和诱导决定了互作中植物抗(感)病性状。本文概述了植物病原菌Ⅲ型效应子抑制和诱导寄主植物防卫反应的双向作用,所涉及的抑制和诱导作用主要包括植物过敏反应、植物细胞壁介导的防卫反应以及植物抗病信号介导的抗性反应等。本文还对植物病原菌Ⅲ型效应子双向作用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在河北廊坊对10个棉花品种(系)的几种主要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棉花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的苗病发生,以红腐病和炭疽病为主,伴有少量立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棉花品种对苗期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7.
 2006-2008年以感病品种鄂荆1号为对照,在人工黄萎病圃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进行了黄萎病抗性鉴定。以相对病情指数评价各品种的抗病性,共鉴定出3个高抗品种、2个抗病品种、2个耐病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其中NJ0703、NJ0705、中植棉KV1的发病株率小于20%,病情指数小于10.0,抗黄萎病性达到抗至高抗水平。生物统计分析表明,各品种3年间的相对病指无显著差异,抗病性稳定。  相似文献   
68.
三大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抗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es)、中棉(Gossypium ar-boreum L.)三大栽培棉种对棉花主要病害——枯萎病、黄萎病、苗病(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等复合症)具有不同的抗病性。随着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目标由单抗一种病害,向抗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害发展的今天,以往对某—病害抗性研究结果,已远不能满足多抗育种的需要,因此研究三大棉  相似文献   
69.
2003年黄河流域棉铃病害暴发为害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10月我国棉花棉铃病害在黄河流域棉区暴发为害,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为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8~10月间,黄河流域出现数十年不见的连续秋雨和低温寡照,导致多种棉花铃病严重发生,同时棉花黄萎病伴随出现,严重田块在9月初已有1/3~1/2的棉铃被害,甚至出现往年罕见的顶部棉铃也被害的现象,导致棉花严重减产。根据2004年我国,尤其是黄河流域棉区,仍以抗虫棉为主的现实,我们认为棉铃病仍然将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一个威胁。  相似文献   
70.
用相对抗性指数评价棉花种质抗病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相对抗性指数评价棉花种质抗病性孙文姬简桂良马存石磊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在棉花种质抗枯、黄萎病鉴定中,因受环境条件和土壤中菌量等诸因素的影响,常使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地点和时间鉴定结果的数值差异较大。如果按照以往用病情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