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小麦-滨麦-偃麦草三属杂种的创制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八倍体小滨麦和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创制出小麦-滨麦-偃麦草三属杂种,对杂种F_1进行了形态学、育性和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以小滨麦作母本较易创制出三属杂种,其杂交结实率平均为20.8%。杂种F_1形态特征介于双亲之间,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生长旺盛,熟期晚,自交结实率较低。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染色体构型为18.58Ⅰ 18.59Ⅱ 0.085Ⅲ 0.028Ⅳ,PMC后期Ⅰ观察到部分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二分体、四分体和小孢子时期,细胞内普遍观察到微核,且出现大量异形细胞。三属杂种F_1的花粉育性较低。  相似文献   
62.
以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1504-1作母本与小麦高秆品种杂交,获得F1杂种和F2分离群体。初步遗传分析表明,山农31504-1的矮秆性状由部分显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外施赤霉酸表明,山农31504-1对赤霉酸不敏感。同时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中国春端体系对山农31504-1矮秆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证明矮秆基因位于山农31504-1的2A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3.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口服免疫(oralimmunization)绿色疫苗(greenvaccine)研究是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方向。对当前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方法、疫苗的作用机理进行介绍,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4.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白首乌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首乌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其中10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9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44=20m+18sm+6st;染色体平均长度为1.73μm,为小型染色体;该染色体组内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1.86,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目的45%,核型属于2A基本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65.
利用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携带Npt II筛选标记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LBA4404/pRok2(农杆菌/质粒)对山农995604小麦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三株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小麦。通过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三株转基因小麦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6.
矮源是进行小麦矮化育种的基础。本研究对2个小偃麦矮秆种质系31505-1和31505-2进行了分子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1505-1和31505-2是2个不同的矮秆小偃麦易位系,31505-1中易位的偃麦草染色体片段位于2D染色体;对矮秆小偃麦种质系与不同株高材料杂交后代的株高和节间长度进行了分析,发现2个种质系的后代致矮率可达16%~23%,其株高的降低主要由节间长度的变化引起的,其中倒2节间与株高的变化相关性最高。本研究对拓宽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基础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7.
以中国春为对照,将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5个小麦品种与黑麦均具有良好的杂交亲和性。LSD检验表明,除洋麦外,其余4个材料均与中国春具有相似的杂交亲和性,其基因型为kr1kr1kr2kr2;对杂种F1种子在大田直播条件下的成株率分析表明,蚂蚱头火麦×黑麦具有最高的成株率(26.67%);对杂种F1在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育性分析表明,5个供试材料与黑麦杂种F1代结实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中国春(0.078粒/穗),其中蚂蚱头火麦×黑麦F1具有最高的结实率(3.087)粒/穗);相关分析表明,亲和性和杂种F1种子生活力及育性间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163和0.163。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NaCl对花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诱导叶片脱分化时,完全抑制叶片脱分化的临界浓度品种间差异显著,海花1号表现较强的耐盐性。(2)在不同组培阶段,海花1号的敏感浓度不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10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8g/L;愈伤组织生长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4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10g/L;不定根诱导显著受抑制的临界浓度为6g/L、完全被抑制的浓度是8g/L。  相似文献   
69.
利用小麦关联RIL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定位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位点,获得与重要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区段,以分别含有229和485个家系的关联重组自交系(RIL)群体WY和WJ为材料,在4个环境中,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相关性状QTL分布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在WY群体中检测到每穗小穗数、主茎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QTL分别有9、9、4、7和5个,其中16个(55.2%)解释大于10%的表型变异;在WJ群体中检测到这5个性状的QTL分别有20、16、11、14和9个,其中只有3个(6.7%)在单个环境中解释超过10%的表型变异。在WY群体中有5个QTL在2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WJ群体中,有11个QTL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2个群体中均检测到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在染色体上形成了含有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QTL的染色体区段,并在2个群体检测到可能相同的9对QTL和2个染色体区段。  相似文献   
70.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高感白粉病和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2种小麦在接种白粉病菌前后的叶片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抗病小麦Pm3b还是易感小麦Chancellor,在白粉菌接种前后,叶片蛋白都有明显变化。都有部分蛋白消失。对于抗病小麦Pm3b,在白粉病菌接种后,在电泳图谱上还发现诱导产生许多新的叶片蛋白。经统计,在白粉菌接种后,抗病小麦Pm3b的叶片诱导产生至少20个新蛋白。推测可能与小麦受白粉病菌诱导后一些抗性蛋白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