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旨在探讨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的整顿,消除市场混乱、维修人员素质差、收费不合理、无证无照上岗、借机坑农和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况。使农机维修行业成为规范、合理、有序、便民和高效的农机服务行业。为了降低农民维修农机成本,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把农机维修纳入政府补贴的范围,以便促进农机化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2.
研究脱水鲜面内菌落含量变化规律对延长产品货架期与提高面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选用3组工艺参数,即温度70~90 °C、相对湿度70%~90%和干燥时间5~20 min,采用干燥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测定杀菌前后面条试样内菌落总数。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干燥时间是影响菌落含量的重要参数;温度为80 °C时,对菌落总数的影响出现拐点,温度为70~80 °C时菌落总数急剧降低,温度为80~90 °C时菌落总数变化缓慢且菌落总数维持在200 CFU/g;菌落总数随相对湿度和干燥时间的延长逐级递减。脱水鲜面物理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80 °C、湿度85%、干燥时间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面条试样菌落总数维持在170 CFU/g。   相似文献   
63.
神耕生物活性肥在水稻大豆玉米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江滨农场进行了水稻、大豆、玉米施用神耕生物活性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神耕生物活性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的作用,施服神耕生物活必一肥水稻增产9.6%,大豆增产10.6%、玉米增产6.1%。  相似文献   
64.
【目的】基于叶绿体DNA(cpDNA)序列atpI-rsp2和psbC-trnS分析山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山药种质资源鉴定、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14个省(区)的64份山药种质为材料,对其atpI-rsp2和psbC-trnS序列进行多态性扩增并测序,经拼接、比对后,利用MEGA 7.0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利用DNAsp 5.0分析核苷酸多态性,采用NET Framework 4.6.1绘制单倍型间的中介邻接网络结构。【结果】atpIrsp2和psbC-trnS序列合并序列长度为1938 bp,共有117个插入/缺失位点(IS)和14个变异位点(Vs),转换率(Si) 为49.1%,总体转换/颠换偏倚率(R)为0.928,共产生30种单倍型,其中有21种为独享单倍型,9种为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206和0.00139。atpI-rsp2序列和psbC-trnS序列及合并序列的Tajima’s D、Fu and Li’s D*和F*均为负值,其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10),说明这2个序列在进化上符合中性进化模式。64份山药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0.003865,平均遗传距离均为0.001400。中介邻接网络结构分析结果显示,30种单倍型可分为3类,其中,H5为较原始单倍型。【结论】64份山药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背景相似,可能是由于长期地区间引种导致,与地理距离不完全相关。atpI-rsp2和psbC-trnS序列可用于山药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5.
双柏县常年种植夏玉米4667公顷左右,玉米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玉米粘虫在玉米种植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我县玉米的主要害虫。根据监测调查表明,气候适宜是二代粘虫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6.
李玲  王崇倡  刘正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64-10866
主要研究如何在三维管线模型中引入时间信息,构建基于对象的原始信息和变化信息的映射关系,将含有时间戳的变更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建立管线时空数据模型.实现三维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可以浏览和编辑最新的管线数据,也可以通过时间轴来查看任意历史时刻的管线数据.  相似文献   
67.
田间施加AM菌剂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揭示在大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2种AM菌剂,以施加化肥处理(F)和既不施加菌剂也不施加化肥(CK)做为对照,研究AM菌剂对大豆生物量、根瘤数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AM真菌在田间条件下都能侵染大豆根系形成菌根,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86.6%,GI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施加2种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GM、GI处理的大豆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7.38%和3.88%。施加AM菌剂的大豆根瘤数显著高于CK处理,说明AM真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从而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施加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且在大豆分枝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另外,施加化肥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土壤中脲酶活性降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AM菌剂在田间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2007年7月和10月对乌江流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两次调查,研究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特征及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评价乌江的水质现状,探讨水电开发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江共检出浮游植物计7门75属156种,其中硅藻门68种,占检出种类的43.6%;绿藻门55种,占35.3%;蓝藻门22种,占14.1%,裸藻门4种,占2.6%;甲藻门、隐藻门各3种,分别占1.9%;金藻门1种,占0.6%。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1.013×106个/L,生物量均值为0.4437 mg/L,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25,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6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与溶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依据藻类生物学指标评价标准,乌江水质为贫-中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69.
作为"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运作的唯一目标.然而,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破坏,企业必须逐渐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研究在对"经济人"假设作出重大修正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人"假说,分别建立在"经济人"和"生态人"两种假设下的企业治理污染行为的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发现,"生态人"假设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补充和优化,企业的污染治理问题在"生态人"假设条件下更能有效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0.
探索采煤沉陷区坡面微地形上土壤水分、养分和颗粒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焦作九里山矿典型平原型采煤沉陷坑内的耕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质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林地)、沉陷坡位(中心、坡底、坡中、坡顶和对照)和剖面深度(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上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耕地土壤含水率和黏粒含量较林地显著降低(p<0.05),而砂粒含量则显著增加(p<0.01)。坡中或坡底处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粉粒含量最小,而砂粒和黏粒含量则最大,成为整个沉陷坡面上的极值点。在剖面深度上,土壤含水率、有机质、砂粒含量表现为显著的表层聚集,黏粒含量则为显著深层聚集的特点。通过对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在沉陷区坡面微地形空间变异作用机理的分析,建议平原型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方向应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坡中到坡底的等高段复垦为林灌地,能起到对沉陷区土壤水分与养分流失控制和生态环境效益改善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