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40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1971年,《新农业》创刊问世。翻开杂志,"搞好科学种田,夺取农业新丰收"的标题赫然醒目。对于省内50岁开外的农民朋友来说,《新农业》往往是他们接触的第一本农业科技读物。说起与《新农业》的初次邂逅,农民会异口同声地说"村长家里就有这本书"。简单的事例、质朴的话语却佐证了《新农业》在农民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62.
随着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作为一个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在培育英语人才方面功不可没。在大学之中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外语系的同学需要加强英语,其他文科学院包括农业,理工科等都需要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日趋活跃。茶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茶叶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相互渗透。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各国交流日益密切的产物。英语不仅是英语国家的语言也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第二母语。茶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大学英语教学促进了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多的人学会英语口头书面的表达与沟通技巧,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领略了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63.
采用乡土植物、地带性植物优先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进行恢复植物物种选择,同时结合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植被恢复的美学理论等对其恢复植物进行组合设计,提出了新河高速公路路域边坡及相似类型的裸露边坡地区在植被恢复中可供选择利用的5种植物组合:①苦楝(或香樟)+美丽胡枝子+葛藤+坡柳+狗牙根组合;②山黄麻+清香木+含羞草+皱叶狗尾草+地果+牛筋草组合:③黄金间碧玉+棕叶芦+椭圆叶木蓝+皱叶狗尾草+掌叶鱼黄草+竹节草组合;④五节芒+绢毛木蓝+委陵菜(或草玉梅)+稗+密花葛(或粉葛、苦葛)+山麦冬组合;⑤羊蹄甲(或苹婆)+香花崖豆藤(或多花崖爬藤)+地果+积雪草(或杠板归)组合。  相似文献   
64.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抗真菌转基因水稻七转39、E90、E10及其相应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占为材料,通过温室模拟试验,评估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供试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相应非转基因水稻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与空白对照相比则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早稻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单峰变化趋势,细菌、放线菌的峰值出现在7月,真菌的峰值则出现在6月;晚稻根际土壤细菌数量9月相对较多,10、11月逐渐下降,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变化趋势与细菌类似.  相似文献   
65.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中黄60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03-5179为母本、中黄30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稳产广适抗病品种。2018 — 2019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8.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2.87%。2020年参加全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95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16.04%。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粗蛋白405.0 g/kg、粗脂肪208.5 g/kg。多年田间试验未发现花叶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的发生,经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66.
李玥 《林业建设》2011,(1):12-19
研究了上海市水杉人工林林下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水杉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随着林龄的逐渐增大,其含量逐渐变大.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在0.18%~1.42%,处于-个较低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占全氮含量的0.19%~7.04%,...  相似文献   
67.
为建立准确、简单易行的种质资源耐深播评价体系,以15份耐深播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小麦种质为材料,在大田环境下,研究6个播种深度(5 cm、7 cm、9 cm、11 cm、13 cm、15 cm)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时间、苗高、地中茎长、胚芽鞘长、胚芽鞘横截面积及初生根长的差异,筛选小麦耐深播评价的最佳播种深度及其密切相关性状指标,并采用加权耐深播系数法对15份小麦种质进行耐深播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 cm播种深度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小麦种质出苗率差异,可作为小麦种质耐深播评价的最佳深度。在11 cm播种深度下,15份小麦种质的出苗率与出苗时间、苗高、胚芽鞘长、地中茎长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小麦种质资源苗期耐深播性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加权耐深播系数法将15份小麦种质划分为4个耐深播等级。研究结果将为小麦耐深播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讨供钾水平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调节机理,以‘陇亚11号(V1)’和‘定亚23号(V2)’为材料,设不施钾[K0, 0 kg(K2O)·hm-2]、低钾[K1, 30 kg(K2O)·hm-2]、中钾[K2, 60 kg(K2O)·hm-2]和高钾[K3, 90 kg(K_2O)·hm~(-2)]4个供钾水平,共8个处理的裂区试验,分析不同供钾水平对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茎秆力学特性和抗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钾水平,植株物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青果期至成熟期,胡麻抗倒伏指数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株高和重心高度呈负相关。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及供钾量不同而有所差异,苗期至盛花期,施钾后V1和V2木质素含量均在K2处理下较高;青果期至成熟期, K3处理下V1和V2木质素含量较K0处理平均显著增加17.68%和23.25%,其中,青果期不同品种、施钾及二者互作对木质素含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K2处理提高了现蕾期—青果期胡麻茎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现蕾期V1品种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而K3处理提高了V2品种TAL活性;钾肥显著影响青果期胡麻茎秆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2个品种CAD活性施钾较不施钾分别平均增高31.96%和12.09%; V1、V2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升效应的适宜供钾量分别为K2、K1水平。V1品种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K2和K3处理较K0分别上升45.68%、48.90%和16.86%、31.92%,V2品种则分别上升84.32%、77.50%和1.89%、14.49%。相关分析表明,青果期, 4种木质素合成相关酶与木质素和抗倒伏指数存在正相关。施钾后, 2个品种均在K3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K0增产10.71%和17.77%, V1供钾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V2产量K2、K3处理较K0分别显著高出12.24%和17.77%。可见,品种是胡麻木质素积累进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钾肥对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具备一定的协同提升效应。在本试验及类似农田生态类型环境下,中、高供钾水平[60~90kg(K_2O)·hm~(-2)]有利于促进胡麻茎秆木质素合成积累,有效地防止胡麻倒伏,为其高产稳产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9.
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把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农业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等综合效益,是当前适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在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缓解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为此,采用 SWOT 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0.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