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5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61.
三种质地土壤冬小麦生长后期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池栽对豫东平原粘壤、中壤和砂壤三种质地土壤上冬小麦生长后期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质地土壤冬小麦生长后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叶面积指数等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冬小麦的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   
62.
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其子粒产量,且子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但子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氮、磷、钾配施或在此基础上增施微肥,不仅可以加速子粒的发育,提高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秃尖,增加单穗粒重,产量提高,而且可提高子粒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单施有机肥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
植物体内特殊形态多胺与水分胁迫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植物体内特殊形态多胺(游离态、非共价结合态、酸溶性共价结合态、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和稀有多胺)与水分胁迫的关系,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多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杂交棉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所41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杂交棉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杂交棉苗期长势强、出叶速度快,叶片数多;植株较高,果枝较长,果枝数和果节数多。杂交棉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极显著水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比较协调,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65.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66.
于2009-2010连续2年大田条件下研究3个氮肥处理对玉米地上部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初期不同器官所占生物量比重表现为:下部茎组>下部叶组>中部叶组>下部鞘组>上部叶组>中部茎组>雄穗>苞叶>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轴>花丝>穗柄;而成熟期为:籽粒>下部茎组>穗轴>下部叶组>中部叶组>苞叶>上部叶组>中部茎组>下部鞘组>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柄>雄穗>花丝。整个灌浆期下部茎组生物量比重下降最大,其次为下部叶组。上部叶组、上部茎组、穗轴的生物量比重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下部叶组、下部鞘组、花丝、雄穗则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维持灌浆期上部器官功能期、促进穗部性状物质转移,对于过量施肥条件下形成更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玉米子粒耐破碎性测定方法与参数,提高测定准确率和辨识度。实验选定碾磨时间(X_1)、旋转速度(X_2)、测定子粒质量(X_3)为考察因素,以子粒破碎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子粒耐破碎性测定方法与参数。实验优化所得玉米子粒耐破碎性测定的最佳参数为碾磨时间80 s,转速1 200 r/min,测定子粒质量30 g,在此条件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新引M751子粒破碎率差值为4.07。优化所得的测定子粒破碎率的方法及参数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8.
华北残茬覆盖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生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华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两种处理及其与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三种土壤耕作方式结合条件下,夏玉米光合产物生产、积累、分配和籽粒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茬覆盖结合深松耕作具有良好效果,其叶面积系数、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向籽粒的分配比例分别比不覆盖免耕高13.37%、45.83%、16.97%和3.09%,最终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比不覆盖免耕高15.9%。  相似文献   
69.
外源亚精胺对淹水胁迫玉米的生理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单交种登海662(DH662)和浚单20(XD20)为材料, 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淹水胁迫玉米叶片光合、根系生理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喷施亚精胺使遭受不同生育阶段淹水胁迫的DH662和XD20产量平均提高12.9%和10.8%。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对玉米影响不同, 两个品种均以苗期淹水影响较大, 且Spd对其正调控效应也最好。喷施亚精胺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淹水处理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 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喷施亚精胺使淹水胁迫后DH662和XD20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较单独淹水处理高出14.5%和4.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较淹水处理高出19.9%和18.2%;使DH662和XD20根系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增加26.1%和19.6%, 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无明显增加。喷施亚精胺缓解了淹水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 使DH662和XD20根系活力平均增加12.9%, 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平均降低23.9%。表明叶面喷施亚精胺可有效改善玉米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 从而降低减产幅度, 但不同玉米品种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对亚精胺的调控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0.
研究深松深度对砂姜黑土耕层特性、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构建砂姜黑土合理耕层的耕作深度指标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多年定位大田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置4个深松深度(30 cm、40 cm、50 cm、60 cm)处理,以旋耕(RT,平均耕作深度为15 cm)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土壤紧实度、土壤三相比(R)值、作物根系形态、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深度增加能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使土壤的三相比(R)更加合理,进而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不同深松深度中,深松60 cm处理的土壤紧实度和三相比(R)值与对照相比降幅最大,深松40 cm处理的冬小麦根系生物量最大,深松50 cm处理的夏玉米根系生物量最大。深松不仅增加作物产量,还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深松30 cm处理的周年作物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2.2%,但与深松40 cm处理差异不显著。深松50 cm处理的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与深松30 cm和深松40 cm处理差异不显著。深松30 cm、40 cm和50 cm的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分别增加9.1%、8.8%和12.7%。因此,砂姜黑土适宜的深松深度为30~4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