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估计物种的真实和潜在分布区,已成为区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关键的生态过程未能被有效纳入到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从而为解释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的结果带来了诸多困惑。鉴于此, 总结了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基础;系统探讨了物种分布模型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特别指出了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重点阐述了物种分布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物种分布模型与生态位理论、源-库理论、种群动态理论、集合种群理论、进化理论等具有重要的联系;正确理解物种分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有赖于对影响物种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环境条件、物种相互作用与物种迁移能力)做出定量的分离;目前物种分布模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未能将物种的相互作用和物种的迁移能力有效纳入到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发展应该加强模型背后理论框架的研究,并进一步加强整合物种相互作用过程、种群动态过程、迁移过程和物种进化过程等内容。研究还认为,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模拟功能群和群落结构将是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在云南省丽江市3个不同海拔玛咖种植区对玛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块根干物质质量随采收时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至收获期达到最大,生长期中后段是玛咖块根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而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根和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呈总体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玛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具有显著差异,千物质积累并不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但块根和地上部干物质质量比却随着海拔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63.
观察了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RoseBc-3的影响因素,并对遗传转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农杆菌与灰葡萄孢共培养的温度和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浓度均能影响转化效率,当共培养温度为22℃、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浓度为1×105个/mL时,转化效率最高,平均每平皿(直径9 cm)转化子数量超过100个;通过特异性引物介导的PCR和特异性探针杂交方法,证明所获得的转化子是农杆菌中T-DNA插入造成的,且大多数(87.5%)T-DNA插入为单拷贝插入;从灰葡萄孢T-DNA插入体库筛选获得了6类突变体,即产孢显著减少或不产孢突变体(占3.8%)、菌丝生长速率减慢突变体(占3.5%)、菌丝稀疏突变体(占1.6%)、菌落颜色异常突变体(占5.7%)、致病力丧失突变体(占3.3%)和致病力增强突变体(占3.0%).采用反向PCR技术和hi-TAIL PCR技术从14个灰葡萄孢突变体菌株中获得了T-DNA侧翼序列,且发现T-DNA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插入的频率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4.
以棉秸秆为主基料栽培糙皮侧耳,以棉籽壳为对照,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棉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基料棉籽壳(对照)栽培相比,棉秸秆栽培的糙皮侧耳在营养成分、转化率等方面无差异;棉秸秆栽培中,各菌株间的产量、木质素降解率差异明显,且木质素降解率对产量的总影响力最大。因此,棉秸秆栽培糙皮侧耳是可行的,为提高产量,宜选择木质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用于生产和研究。  相似文献   
65.
为深入探讨白腐菌的木质素降解途径与机制,拓宽秸秆的生物降解应用研究,研究采用平板变色法对12个糙皮侧耳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棉秸秆木质素降解实验对初选菌株进行复筛,筛选出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并对其开展了秸秆栽培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筛选试验中选出了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都较强的8个菌株—皖平1号、P17、早、黑平A、苏平1号、苏平3号、新平400和天达300。木质素降解试验复筛出了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中以苏平1号对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木质素降解率为14.82%。各菌株在棉秸秆与棉子壳栽培中的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菌株较其他菌株在棉秸秆栽培中产量、转化率均要高,其中苏平1号的产量、转化率最高。总之,从12个糙皮侧耳菌株中筛选出了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菌株4株,即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在秸秆栽培应用中产量、转化率也高,尤以苏平1号为最佳。  相似文献   
66.
湖北省灰葡萄孢抗药性测定及抗药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湖北省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群体抗药性水平,为防治灰霉病提供理论依据,评估了源于湖北省的96个灰葡萄孢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抗性。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多菌灵、农利灵和菌核净敏感,抗性菌株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2%和3%;所有供试菌株均对环酰菌胺敏感,EC50为0.004~0.200μg/mL;对Bc-hch基因序列扩增和酶解谱带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供试菌株对环酰菌胺敏感。抗性菌株抗药相关基因β-微管蛋白和组氨酸激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部分位点的突变是抗药性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另外也发现了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68.
检测市售六种牛奶产品的氯霉素残留量,并比较四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效果的影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牛奶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通过加标和ELISA试验,对比四种牛奶前处理方法对检测效果的影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显示,六种牛奶的氯霉素含量均未超标,达到国家标准.准确度测定结果显示方法三的平均回收率最高;精密度分析...  相似文献   
69.
稻瘟病是咸宁市水稻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咸宁地处鄂南,属山区丘陵地带,年降雨量1500mm左右,降雨充沛,露雾重,非常有利稻瘟病的发生。近年来,稻瘟病年发生面积2.59万hm2~6.06万hm2次,自然损失3 765.5t~10 510.4t,其中穗颈稻瘟病发生面积1.11万hm2~2.68万hm2次,自然损失2452.6t~5855.6t。为抓好稻瘟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0.
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其人工引种驯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千粒重为2.26g,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寿命至少在2年以上,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出苗湿度为50%~60%,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0.5~1.0cm。金铁锁种子发芽率高,种子繁殖是金铁锁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最佳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