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菜田氮、磷污染治理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本研究开展了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e)-早稻轮作中不同氮、磷肥用量的3年定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济施肥量为四季豆N 155kg/hm2和P2O579 kg/hm2、瓢瓜N 247 kg/hm2和P2O5 130 kg,/hm2,早稻不施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处理,净增收比其他氮、磷水平提高1.6%~46.8%,氮肥利用率从四季豆和瓢瓜连作的45.1%提高到四季豆-瓢瓜-早稻轮作的65.6%,磷肥利用率则从17.9%提高到26.5%.四季豆-瓢瓜-早稻轮作的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四季豆和瓢瓜连作的27.5%和87.0%,为基础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的63.7%和93.9%.养分吸收特性分析表明,四季豆的氮、磷最大吸收速率分别是早稻的25.1倍和2.5倍,瓢瓜则分别是早稻的18.4倍和1.2倍;四季豆的氮、磷最大吸收量分别是早稻的1.7倍和2.2倍,瓢瓜则分别是早稻的2.5倍和1.9倍.因此,菜-稻轮作体系利用了蔬菜和水稻在氮、磷吸收强度上的差异,较蔬菜连作促进了氮、磷高效利用,从而削减菜田过高的氮、磷富集,降低了土壤氮、磷流失潜力.  相似文献   
62.
<正>"犬窝咳"即犬传染性气管炎或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犬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任何年龄的犬均可患此病。此病的病程为一周以上,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之久。大多数病犬可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而逐渐康复,少数病犬则会因为治疗不及时继发支气管肺炎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的131个晚稻田间试验,归纳土壤基础肥力对晚稻产量的贡献率,完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通过众多氮磷钾肥效试验,采用Monte Carlo法建立优化区域肥效模型。基础土壤肥力对晚稻稻谷的贡献率平均为71.7%,山区土壤的平均贡献率为70.8%;沿海的为73.3%;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是NKP;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山区晚稻各肥力等级的相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临界指标分别是242、242~123、123 mg/kg;21、21~9、9 mg/kg;106、106~18、18 mg/kg。沿海晚稻各等级的相应临界指标分别为206、206~72、72 mg/kg;20、20~8、8 mg/kg;85、85~22、22 mg/kg。山区晚稻的各临界指标都高于沿海地区;利用肥力等级建立区域肥效模型,进一步证实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碱解氮、Olsen-P、速效钾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结合肥力等级和区域分类等方法建立了晚稻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区域肥效模型以及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养分测试值回归关系,实现了肥料效应函数法同时具有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的全面功能。  相似文献   
64.
<正>一、高原反应机理及主要生理表现高原反应是指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机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因组织细胞不能充分获得氧和利用氧,不能及时适应缺氧环境使生物氧化功能降低,使糖和脂肪不能  相似文献   
65.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学的样本通常已经高度腐败降解或是只残留很少的DNA,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遗传标记和分析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日常工作和案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为法医DNA分析提供了可能.SNPs标记将在具有挑战性的法医学样本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分析过度降解的检材,提高对于身份不明和走失者亲缘关系鉴定的能力,或在某些案件中提供嫌疑人的线索等.SNPs分析检验技术主要有DNA芯片技术、寡核苷酸连接检验、MALDI-TOFMS技术和Taq Man荧光探针技术等,其法医学应用可分为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个体生物地理起源、个体表型特点和特殊案件检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正>警犬繁育工作既是警犬工作的基础,也是警犬工作的重点之一。动物育种从理论上讲,包括选种、选配、品系繁育和杂交改良,而在实际应用中,则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7.
由于黑蛾蛾体颜色的控制基因为隐性基因,对于品种的提纯非常方便,杂交性能要优于其他品种。为考证此品种在本地的生产性能,推进柞蚕事业的发展,特引进试验,现将试验报告见正文。  相似文献   
68.
在通常情况下,犬的体温是恒定的,不会因外界气候环境的变化和机体活动的情况而发生明显的变动,这是因为犬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精确的体温调节结构,可以随着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地改变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其体温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本研究以公安部某警犬基地不同生理阶段的健康德国牧羊犬和荷兰牧羊犬为研究对象,在安静状态下利用兽用玻璃水银体温计对选定生理阶段的个体犬进行直肠测温,根据测温结果计算出德国牧羊犬和荷兰牧羊犬不同生理阶段正常体温值,最后确定出德国牧羊犬与荷兰牧羊犬不同生理阶段正常体温区间,同时对每种犬不同生理阶段和两种犬不同生理阶段正常体温区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德国牧羊犬幼犬的体温平均值最高,青年犬的体温平均值次之,仔犬和成年犬的体温平均值非常接近;荷兰牧羊犬幼犬的体温平均值最高,成年犬的体温平均值最低,仔犬和青年犬的体温平均值相接近。(2)对不同生理阶段的德国牧羊犬和荷兰牧羊犬体温平均值比较分析可知,两种牧羊犬幼犬的体温平均值均最高;除德国牧羊犬仔犬体温平均值低于荷兰牧羊犬体温平均值之外,德国牧羊犬幼犬、青年犬和成年犬的体温平均值均高于荷兰牧羊犬幼犬、青年犬和成年犬的体温平均值。(3)通过对两种犬不同生理阶段平均体温值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两种健康犬的四个生理阶段正常体温区间:德国牧羊犬为仔犬38.1±0.1~38.4±0.1℃,幼犬39.0±0.1~39.5±0.1℃,青年犬38.0±0.1~38.7±0.1℃,成年犬37.6±0.1~38.4±0.1℃;荷兰牧羊犬为仔犬37.9±0.1~38.6±0.1℃,幼犬38.8±0.1~39.5±0.1℃,青年犬37.7±0.1~39.4±0.1℃,成年犬37.5±0.1~38.2±0.1℃。  相似文献   
69.
施肥对福建主要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20种蔬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试验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增产效果为N>K>P;对于单位重量养分增产量来说,叶菜类蔬菜为N>P2O5>K2O,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为P2O5>N>K2O,葱类蔬菜为N >K2O>P2O5:施用氮、磷、钾肥的叶菜类和葱类蔬菜净增收数为N>K2O>P2O5,根茎类蔬菜则为N>P2O5>K2O,瓜果类蔬菜为K2O>N>P2O5;叶菜类和葱类蔬菜的氮肥产投比明显高于磷、钾肥,而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的磷肥产投比明显高于氮、钾肥.氮、磷、钾肥平衡配施可显著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  相似文献   
70.
蔬菜经济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土柱渗漏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蔬菜和早稻在氮磷营养特性上的差异,探讨菜稻轮作结合蔬菜经济施肥在治理菜田氮磷肥面源污染上的效果。四季豆-胡瓜-早稻轮作制的不同施肥模式田间试验表明,经济施肥模式在1个轮作周期的净增收达145 771元.hm-2,比不施肥增加29.5%,比习惯施肥增加9.3%;菜稻轮作结合经济施肥在早稻收获时的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分别比基础土壤下降了14.9%和7.4%。氮磷营养特性分析表明,施肥条件下早稻氮磷需肥量较少,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作物;菜稻轮作结合经济施肥模式使氮磷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达到59.2%和34.7%,比两季蔬菜平均提高了6.9和6.4个百分点,比习惯施肥分别提高了20.0和23.2个百分点,促进了氮磷养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