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1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自然种植条件下研究了强化感水稻品种“P1312777”不同叶期(3~6叶)、不同器官(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比较了不同极性树脂处理后水稻根系分泌物水溶液的抑制率变化。结果表明:在3~6叶期相同水稻器官比较,均以5叶期浸提液抑制率最高;5叶期水稻不同器官比较,以叶的浸提液抑制率最高;土培至6叶期的水稻根系分泌物水溶液的抑制率为47.06%,经极性树脂ADS-21处理后抑制率增强为64.71%,经非极性树脂ADS-5处理后抑制率减弱为26.47%;水培至6叶期的水稻根系分泌物水溶液的抑制率为38.24%,经ADS- 21处理后抑制率增强为58.82%,经ADS-5处理后抑制率减弱为20.59%。因此水稻“P1312777”根系分泌物中化感物质以非(弱)极性物质为主,极性物质减弱了非(弱)极性物质的化感抑草作用。  相似文献   
62.
采用梯度富集、硝酸银试验、砷形态转化测定、16SrDNA、T-BYLP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具有高效氧化三价砷[A暑(Ⅲ)]功能的砷氧化细菌,优化了砷氧化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以“汕优63”水稻为研究材料,水培种植,探讨抽(Ⅲ)胁迫下该菌株对苗期水稻生长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福州农田水稻土中分离出的高效砷氧化菌为侧胞短芽胞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4-羟基苯甲酸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pH8.0、培养温度25℃.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在10h内能将200mg·L^-1的A8(Ⅲ)氧化为五价砷[As(V)].As(Ⅲ)胁迫下,水培液0.25%(体积分数)接种该菌株并调控7d后,苗期水稻根长恢复率为09.06±0.05)%,株高恢复率为07.72±0.05)%,明显高于未接种该菌株的根长恢复率(71.73±0.06)%和株高恢复率(88.06±0.03)%,对苗期水稻A8(Ⅲ)毒害具有显著修复效果.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0.25%接种侧胞短芽胞杆菌后,苗期水稻水培液的As(Ⅲ)完全转化为As(V),但是,未接种侧胞短芽胞杆菌水培液的A县(Ⅲ)只有74%转化为舢(V).  相似文献   
63.
砷胁迫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在田间土培条件种植下,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砷溶液处理,探讨砷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处理后降低了水稻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叶绿素含量等),且随着砷浓度的升高,其参数下降幅度增大。水稻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砷处理导致水稻根长、株高增长缓慢,植株干质量积累减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形态砷(无机砷、有机砷)处理水稻后,以无机砷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4.
探讨水培条件下,不同形态的无机砷(As2O3和HAsNa2O)4对苗期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升高,水稻根和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到了显著抑制,根中的抑制程度较叶中大;利用ICP—MS测定砷含量的结果表明,随着砷浓度的升高,水稻组织中砷含量增加,其根中砷含量的增加尤其明显。同时本研究还发现As(II)I的毒性大于As(V)。  相似文献   
65.
稻田土壤中抑草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稻田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涂布法,结合生物抑草活性测试跟踪,筛选分离抑草真菌微生物。结果表明:从稻田土壤中筛选到32个菌株,其中11个菌株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高于50%,这11个菌株中有5个对稗草株高的抑制率高于40%,而对水稻具有抑制作用的有3株,没有抑制作用的2株。8号菌株因对稗草具有较好抑制率而对水稻没有影响,作为目标菌株,开展了其生长特性研究。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8号菌株属于曲霉属。该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以酵母浸膏或蛋白胨为氮源,最适温度30℃,最适pH 6。8号菌株的菌液含蛋白质5.14 mg/L,总酚酸5.59 mg/L,可溶性糖448.12 mg/L,总黄酮为2.39 mg/L。8号菌株可开发利用为微生物除草剂应用于稻田除草。  相似文献   
66.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低氮条件下化感与非化感水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氮条件下相比,低氮条件下化感和非化感水稻与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12个关键酶基因表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化感水稻PI312777有6个基因表达下调,6个基因则上调;而非化感水稻Lemont有7个基因表达下调,5个基因表达上调。在供氮条件从高向低改变的过程中,两水稻中有11个基因的表达行为(上调或下调)相同,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它们萜类代谢相关基因在响应供氮环境变化的行为生态上是相同或相似的。低氮引起两水稻催化生成与化感物质相关的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类物质的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从而认为营养胁迫引起水稻化感抑草作用增强与萜类物质代谢变化无关。还讨论了营养胁迫引起萜类物质代谢变化与内源激素合成和生长速率减缓的关系,认为水稻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支路中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CoA合酶、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CoA还原酶和甲羟戊酸激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不同程度的上调,维持了生长所必需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壳聚糖与聚乙烯醇混合制膜,测定了膜的溶胀、吸湿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壳聚糖膜相比,复合膜的吸水性降低,吸湿性能提高,膜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8.
研究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对深入理解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华东南稻区推广的常规籼稻佳辐占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两个再生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确保2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再生季稻和主季稻在籽粒灌浆阶段处于同一晚秋气温条件下抽穗成熟,比较再生季稻及其同期抽穗的主季晚稻的光合生理、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13C同化物在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同期抽穗的同基因型主季晚稻,2个供试品种的再生季稻生育期缩短50%,但有效穗数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50%和10%,最终产量可达到对照产量的55%~65%;再生季稻在籽粒灌浆前期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明显增高,但齐穗后20 d至成熟期其光合速率和SPAD值则明显降低;再生季稻株体内的ZR、IAA含量在齐穗期较高,之后相比较低,再生季稻株内的ABA含量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 d或20 d较高,达到10%~20%,而其GA3含量普遍较低;再生季稻稻桩、叶片和茎鞘的NSC转运率高达67%~78%、5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