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东省农林用地的AM菌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及文献,收集并整理出我省农林业用地已知的AM菌资源共44种,隶属3科6个属。其中,球囊霉属真菌22种,占已知AM真菌资源种数的50.00%;无梗囊霉属真菌11种,占已知AM菌种数的25.00%;硬囊霉属真菌5种,占已知AM菌种数的11.36%;盾巨囊霉属真菌3种,占已知AM菌种数的6.82%;此外,还有巨囊霉属2种及内养囊霉属真菌1种。对分子于我省的主要AM菌种资源作了简介,对AM菌在农、林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及其意义作了初步分析,对我省应用AM菌的工作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2.
我国木麻黄种质资源引种与保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麻黄科有4个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垂直分布于海平面潮线开始至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目前,我国引种木麻黄已有:107a的历史,但加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系统地从事木麻黄种质资源引种工作,开展了木麻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优良种源、家系筛选,无性繁殖、共生菌等研究。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和广西等省区,引进了2个属(Gasuarina,Allocasuarina)、23个木麻黄种、200多个种源和260多个家系,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些适合不同立地的优良树种、种源或家系,其中短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为全分布区种源。加世纪90年代以来,对异木麻黄属树种,进行了重点引进,共引进了10余种异木麻黄属植物,增加了我国木麻黄遗传资源,并对主要木麻黄种质资源进行了保存和利用。引进的木麻黄树种包括田野木麻黄、迪尔斯木麻黄、双针木麻黄、费雷泽木麻黄、休格尔木麻黄、矮木麻黄、滨海木麻黄、利曼氏木麻黄、纳纳木麻黄、沼泽木麻黄、小松木麻黄、多纹木麻黄、森林木麻黄、轮生木麻黄、山神木麻黄、鸡冠木麻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粗枝木麻黄、大木麻黄、山地木麻黄、肥木木麻黄、小齿木麻黄。论文着重介绍了我国木麻黄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历史、研究、保存现状等。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有利于火力楠早期生长的合理种植密度,以达到较佳的人工林生长效益,选用6个造林密度对火力楠进行密度试验。根据3.5年生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造林早期1.5~2.5年时,不同造林密度对火力楠树木的生长影响不大,但到第3.5年起,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呈显著差异,但胸径大小尚未见有显著差异。所以火力楠早期生长宜采用较密的种植方式(株行距2 m×2 m、3 m×2 m和3 m×3 m),以便林木在树高和胸径生长快速,以及形成较好树木干形,不宜采用株行距4 m×4 m和5 m×4 m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究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对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差异性,本研究分别利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差异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形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范围在0.347~2.053之间,其中各质量性状差异较大,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表型相似度较高。基于形态性状和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分别可将参试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分别聚为13类和22类,而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更为精确。12对EST-SSR标记引物共检测到等位基因50个,平均每个位点3.42个;无性系样本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867和0.641;群体的平均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1.099,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华南沿海地区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人工林遗传多样性较低。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对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低,表明华南沿海林木形态性状标记易受环境影响,遗传多样性评价方法应以分子标记法为主。  相似文献   
65.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7.6%、44.3%、184.1%、13.0%、15.2%和25.5%。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介于0.54-0.91之间,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遗传选择潜力。按20%的入选率,利用Smith-Hazel指数选择法进行选择,入选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和主干通直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和10.7%,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源,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66.
7年生短枝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南2个试验点上各含17个无性系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6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除了主干分叉习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当不考虑无性系和地点互作时,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均较高,为0.35 0.85,其中,树高重复力最高,主干分叉习性最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之间的表型及遗传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5%、4.8%、10.9%、3.7%、1.5%和8.1%,筛选可获得明显的遗传增益。通过Smith-Hazel指数选择并按20%的入选率,选育出编号17、21和20三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67.
火力楠和刨花润楠接种AM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个AM菌根真菌接种乡土阔叶树种火力楠和刨花润楠苗木,种植4个月后观测AM菌根菌对两种树种生长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种接种AM菌对其树高生长和保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火力楠的菌根效应较刨花润楠显著,苏格兰球囊霉90036菌株、地表球囊霉9004菌株和木薯球囊霉3008菌株适用于火力楠小苗接种,而刨花润楠有待筛选更适合该树种的优良菌种或菌株。  相似文献   
68.
木麻黄苗期最佳固氮基因型组合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苗圃中,对放线菌F287与不同基因型苗(14个种源的普通木麻黄和10个种源和家系的山地木麻黄)组合的研究表明,在生长和生物量指标上,参试苗木的基因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按种与未接种处理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接种后形成的24固氮基因型组合体的各指标增量平均值变化非常大;根瘤数为0.3-8.9个/株;苗高为-2.1-40.3cm;地径为-0.04-0.18cm;地上生物量为-0.2  相似文献   
69.
采用苗圃试验对25个木麻黄无性系苗期的苗高、地径、保存率和叶绿素总量4个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然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苗期选择筛选出5个较适应贫瘠土壤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70.
不同盐浓度对木麻黄无性系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短枝木麻黄4个无性系幼枝茎段为外植体,在不同NaCl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观察不同盐浓度对木麻黄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NaCl浓度达到0.064mol/L(0.374%),比正常浓度高出320倍的情况下木麻黄外植体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仍然能诱导出正常的愈伤组织;不同的NaCl浓度的各个处理之间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大小、出芽率、继代愈伤组织的大小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无性系之间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愈伤组织的大小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继代间愈伤组织的大小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