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0篇
  25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在青海湖南岸的甲乙村以箭筈豌豆(W)和燕麦(Y)以1∶0、1∶1、1∶2和1∶3比例混播,分别对不同时期牧草干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确定该地区最佳混播比例和收获时间。结果表明:各处理干草产量在2015年9月底最大,干草产量1∶0、1∶1、1∶2和1∶3混播比例分别为1 155.14、1 997.09、1 946.38、1 967.70 g/m~2。箭筈豌豆单播处理(1∶0)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比其他3种混播比例干草产量约低800 g/m~2(约占41%)。混播处理中,随着燕麦比例的增加,干草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中、酸性洗涤纤维以及粗脂肪含量比箭筈豌豆单播增大。箭筈豌豆单播处理在8月底粗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值为276.47 g/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是混播比例1∶1,1∶2和1∶3粗蛋白产量的1.6倍,1.8倍和2.7倍。箭筈豌豆与燕麦1∶1比例混播9月底粗蛋白产量最高,为364.79 g/m~2,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大约是箭筈豌豆单播处理(1∶0)粗蛋白产量的1.5倍,是1∶2混播比例粗蛋白产量的1.4倍,是1∶3混播比例粗蛋白产量的2.4倍。综合干草产量及粗蛋白产量,该地区箭筈豌豆和燕麦的最佳混播比例是1∶1,牧草最佳收获时间是9月底。  相似文献   
572.
【目的】明确参考作物蒸散发(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计算模型在三江源高寒草原区的适用性,优选出适宜于气象资料模拟的ET0模型。【方法】基于2020-2021年微气象站及称重式蒸渗仪自动观测连续数据,分析高寒草原实际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季节变化趋势,并以实测ET为标准,对FAO 56 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Mcloud、Mahringer、Dalton、DeBruinKeijman 6种常用ET0估算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以此推演2009-2019年最适ET0变化趋势。【结果】1)季节尺度上,1-8月ET呈上升趋势,8月呈现最高值(3.93 mm/d),9-12月逐渐下降,ET年累积量达到339.66 mm,生长季ET占全年ET的70.49%;2)ET估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表明,PM拟合效果最好(RMSE=0.85 mm/d;MBE=0.49 mm/d;PE=53.17%),...  相似文献   
573.
为了充分利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对果桑园间作的17个大豆品种的大豆产量、整株干物质产量、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最高的是“川豆155”“贡春豆25”,均为157.44 kg/667 m2,其次是“贡豆选22-6”“贡夏豆15-2”,分别是137.76 kg/667 m2和127.92 kg/667 m2;干物质产量最高的是“贡春豆25”,其次是“川豆155”和“川鲜豆4号”,然后是“贡豆选22-6”,产量分别为275.52 kg/667 m2、246.00 kg/667 m2和236.16 kg/667 m2;百粒重排名前3的是“贡春豆25”“劲豆11号”“贡豆选22-6”,分别为56.30 g、52.43 g和52.17 g。  相似文献   
574.
为明确梨火疫病的优势致病菌欧文氏菌DE2(Erwinia sp. DE2)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3种豆科牧草幼苗的生长影响,本试验采用生长瓶萌发试验,测定了DE2对3种豆科牧草种子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DE2后的3种豆科牧草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草木犀和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3种牧草的根长都显著低于对照(P<0.05)。接种DE2后引起了3种豆科牧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的活性和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2)、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  相似文献   
575.
长期以来,丘陵山区受先天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其农机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存在“重平原,轻山区”情况,加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推广一些适宜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能够提高这一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极大地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保证粮食安全。结合新泰市实际,分析了国家产业政策和农机行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丘陵山区中小型农机具推广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丘陵山区同类地区发展农机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76.
探究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对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8—9月对三江源区13个县/镇的植被、土壤和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了三江源区高寒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土壤表层碳、氮、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密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机碳密度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据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土壤有机碳、全氮密度空间稳定性在三江源区内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无机碳与之相反,全磷则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三江源区土壤碳、氮、磷密度空间稳定性大小的排序为全磷>全氮>有机碳>无机碳,这主要与海拔、植被多样性、地下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等因子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7.
为了解不同区域可食牧草的营养特征并在后期加以利用,对三江源地区常见可食牧草进行概略养分分析,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并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表明:(1)莎草科物种以及禾本科垂穗披碱草的养分含量与海拔存在一定的相关,在三江源区域的分布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西部北部偏低;(2)两种杂类草以及紫花针茅的综合营养价值为西部高于东部,但主要营养物质粗蛋白的含量为东部高于西部;(3)禾本科牧草在盛草期营养价值较低,加之种子针芒的影响不适合放牧,以紫花针茅和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可在开花结种前进行适度放牧;(4)以矮嵩草和黑褐苔草为代表的莎草科牧草营养好又耐牧,对于以此类物种为优势种的草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区轮牧以防止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578.
为了给建立废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在介绍临泽县创建废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总结出临泽县废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即加强组织领导;培育和稳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市场;强化政策落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适用新产品、新机具研发及推广力度,提升回收效率;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参与废旧膜回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79.
<正>太湖流域中蜂简约式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售蜂授粉,蜂农在完成枇杷蜜生产后组织授粉群出售给草莓大棚授粉,发挥中蜂耐低温、出勤时间长、授粉效率高等优势,提高草莓质量和产量,增加蜂农和果农的收入。太湖流域中蜂资源丰富,仅苏州市吴中区枇杷花期通常有近3万群中蜂,利用中蜂为大棚草莓授粉发展潜力巨大,而授粉群的组织管理是确保授粉质量的关键。本期将着重介绍有关授粉蜂群的组织和进棚前后授粉蜂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58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农产品电商直播模式蓬勃兴起,实现了农业领域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通过实时互动、情感共鸣和创新体验,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在吸引消费者、提升产品价值、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的策略,以期为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