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6篇
  3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41.
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灯光和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是我国监测和防治棉田棉铃虫两种最普遍的方法,比较两者诱集效率.[方法]2008~2009年,在新疆奎屯垦区124团4 084 hm2棉田的景观尺度上,监测了灯光和杨树枝把两种诱集方法诱蛾数量.[结果]比较平均单诱集源5~8月诱蛾总数,两种方法诱蛾数量呈正线性相关;在长时间跨度和大景观尺度上两种方法诱蛾效果均较稳定,均能较准确反映棉铃虫发生动态;但灯光诱蛾效率显著高于杨树枝把,平均诱蛾数量为杨树枝把的8.6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综合考虑实际使用及经济成本.使用灯光诱集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更为标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542.
[研究目的]试验研究频振式杀虫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机茶园防治害虫提供方法和指导;[方法]试验共2个处理:有灯区和无灯区.在每年的6、7、8、9、10月份对杀虫灯诱杀的成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以及田间虫口密度为害情况调查.[结果]有灯区和无灯区中毒蛾、尺蠖、叶甲的数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的防治效果明显,特别是对毒蛾、尺蠖和叶甲类的诱杀作用较突出,对它们的防效有灯区与无灯区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是对叶蝉的防治还是有一定的局限.频振式杀虫灯可以作为有机茶园防治虫害的一种手段,与其它防治方法协调使用,综合防治茶园害虫.  相似文献   
543.
灯光诱虫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在波长320~680 nm长波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光谱范围越宽,诱虫种类越多。宽谱诱虫灯对于常见的各类害虫绝大部分都有效。灯光诱虫的有效范围是以诱虫光源的距离为80~100 m为半径所作的圆,有效面积2~3 hm2;有效范围还与诱虫光源的种类、功率、安置高度等有关。灯光诱虫是根本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集成技术是杀虫灯科学的使用方法。有紫外灯和荧光灯2种灯管的节能灯作诱虫光源,节能而且诱虫效果好。阐述诱虫光源和杀虫灯的分类、性能及命名,杀虫灯安全高效自动控制系统及杀虫灯现行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44.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监测资料和浙江省沿海各县、市的渔业统计资料,对2008年度浙江深水灯光围网产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浙江深水灯光围网的产量主要分布于27°~29°N、123°~127°E之间海域;作业渔场主要为浙南渔场与浙北外海渔场,其中又以浙南渔场为主;渔期主要为夏、秋、冬三季,其中秋季占全年总渔获量的近50%;各季各渔场的产量重心有所变动,其中,浙北外海渔场与浙南渔场的产量重心在纬度方向上呈逐季向北推移的趋势。建议对浙江深水灯光围网的船组数量进行适当控制,并对2009年开始施行的东海区围网休渔期进行适当调整,以促进浙江省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鲐鲹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45.
郑叶辉 《河北农业》2004,(11):20-20
频振杀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物理防治技术,它利用害虫趋光、波、色、味的特性,运用灯光诱杀害虫。将灯光的光波设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并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以触杀飞向灯管的成虫,致使其死亡或昏迷后落入集虫锥盘。并进入集中袋内,以防止未致命的成虫逃逸,达到消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虫口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6.
本试验以临安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针对山核桃林主要害虫高效杀虫灯波段和科学用灯方法。利用灯光诱集的方式,比较6个不同波段的频振式杀虫灯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共诱集到昆虫19226头,涉及10目42科102种,诱集到的山核桃害虫集中在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主要集中在广翅目、脉翅目。各个波段诱集效果有显著差异,365 nm波段杀虫灯对于山核桃地下及食叶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优于其他波段,且天敌比例低,综合防效最好。最佳的用灯时间为5—9月。本研究认为365 nm波段杀虫灯可在诱杀山核桃害虫的同时监测害虫种群动态,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为山核桃林害虫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7.
小心翼翼地翻开陈列在书柜里的一本剪报集,思绪万千……依稀记得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1994,1995年)期间,几乎每到晚上,全村便会陷入黑暗之中,只有家里有学生的,才会点上油灯。我就着昏暗的灯光写作业,妈妈借着灯光做针线活儿,爸爸则在灯光中大声朗读着《农村电工》。是的,父亲确实是在逐字大声地朗读着。  相似文献   
548.
官文江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09,33(2):220-228
大型灯光围网是我国近海捕捞鲐鲹鱼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探讨和估算捕捞效率对其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1998~2003年东黄海我国鲐鲹鱼大型机轮灯光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其捕捞效率进行了估算,讨论了线性模型误差结构的选择及数据变换对结果的影响。根据鲐鲹鱼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数据呈正偏,以及CPUE均值与方差在对数尺度下的线性关系,选择了负二项分布、伽马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作为误差分布。研究表明,由于CPUE零值的存在,其对误差分布结构有很大影响。当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时,对数正态分布与伽马分布的CPUE需加一常数(δ),δ取值对结果有较大影响,随 增大将使估计的捕捞效率对比度得到压缩。为了避免δ取值的影响,同时采用了Delta-GLM方法。通过不同模型的比较,选择了Delta-负二项或Delta-伽马方法。根据Delta-负二项或Delta-伽马方法估算结果,各渔业公司间的捕捞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32ºN以北海区,捕捞效率高低依次为苏渔、辽渔、青渔、舟渔、宁渔、沪渔;台湾东北部海区,捕捞效率高低依次为苏渔、辽渔、舟渔、沪渔、宁渔、青渔。  相似文献   
549.
研究和开发利用大洋性生物资源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是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发的大洋性渔业资源之一,因此利用卫星来监测渔船时空分布动态成为了解秋刀鱼渔业资源变动的重要数据源。本研究采用峰值检测和阈值分割等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识别,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渔船位置信息和数量进行提取分析。通过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调查的渔捞日志和经过筛选的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渔船列表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用的夜间灯光渔船识别方法可以精确识别西北太平洋密集作业及外围分散作业的秋刀鱼渔船。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分析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变动。结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绘制等温线,进一步分析作业渔场的时空变化,发现夜间灯光渔船作业的温度范围随着秋刀鱼洄游而变化。2016年7—9月渔场的SST波动较大是因为这一时期秋刀鱼在黑潮—亲潮广泛的交汇区域洄游,分布更为广泛,9月之后作业渔场SST变动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将来会对远洋渔场环境实时变化、鱼群分布预测、渔船动态及法律支撑等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50.
钟哲颖 《花卉》2022,(2):109-110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度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是功能性景观、视觉性景观,更是一个多维互动体验的“景观盒”。本文立足于第27届广州园博会艺术园圃,对“声、光、电”等艺术装置在园林景观意境塑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实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其中本案应用水景的技术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