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1篇
  40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水分是干旱、极干旱荒漠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甘肃省古浪县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高度1700米,气候类型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7月份)42℃,极端最低气温(1月份)-26.4℃。年平均降水量194.4毫米,  相似文献   
542.
2004-2005年通过对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96个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2)海拔高度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且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3)海拔高度与烟叶总氮呈负相关性,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4)海拔高度与下部叶和中部叶钾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上部叶钾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且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5)海拔高度与烟叶烟碱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43.
不同地形对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差异性造成动植物种群分布的差异性,由于目前布设稀疏的水文气象站点限制了对降水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考虑到TRMM/TMI卫星降水资料对天山西部山区降水有一定的探测能力,因此选取不同地形对迎风坡和背风坡加以区分并考虑水汽来源方向及其他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地形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受地形、风速、风向、水汽来源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山区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多种型式,其递增率或递减率并不均一,但总体上艾比湖流域降水的递增率背风坡大于迎风坡,而伊犁河流域最大降水递增率出现在迎风坡,最小递增率出现在背风坡。  相似文献   
544.
浅议地理纬度和海拔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纬度与海拔高度、地域分异特征以及气候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纬度与海拔对作物生产影响机制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了有关纬度与海拔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纬度和海拔高度不仅影响作物生理发育、生长周期以及产量等,同时对作物产品中有机内含物成分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45.
天女木兰的传粉习性及其在不同海拔下的结实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女木兰的濒危机理和引种栽培规律,研究了老岭自然保护区天女木兰的传粉习性与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结实情况。结果表明:天女木兰雌雄蕊异熟,属于异花传粉植物;分布于高海拔与低海拔的天女木兰,其聚合果的长和宽、有种子的聚合果的比例显著减小,但分布于不同海拔的天女木兰其聚合果德长与宽之比、结有1粒种子和结有2粒种子的聚合果所占的比例及其二者之比的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海拔的升高,空瘪率由差异不显著变为显著降低,而产籽率则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46.
祁连山气候的空间差异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祁连山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季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年降水、季节降水比重、降水变差的空间差异特征,以及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的气温与地理位置相关性显著,从东到西年气温和季节气温逐渐升高,日较差和年较差逐渐增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年气温和季节气温逐渐降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先随之减小,但在一定高度之上又逐渐增大。降水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非常显著,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降水的变差逐渐增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年降水逐渐增加,超过一定高度之后又减少,降水的变差与此相反。季节降水比重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相对复杂,从东到西春季和冬季降水比重增大,秋季降水比重减小,夏季降水比重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春季和冬季降水比重减小,夏季降水比重先减小后增大,秋季降水比重与夏季相反。  相似文献   
547.
余姚市小曹娥镇位于东经120°52′-121°25′,北纬29°39′-30°21′,平均海拔高度2.5-6.1m,常年日照2061h,年降雨量1270mm,年平均气温16℃,拥有典型滨海平原自然条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以来,针对蔬菜生产中出现的品种结构不够合理、茬口安排不够科学等问题,全镇以发展辣椒生产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新品种引选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48.
太白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探究太白山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在秦岭太白山1 700~3 500 m区域以100 m海拔间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是23.56~83.59g kg-1、2.00~5.77 g kg-1、0.32~0.47 g kg-1。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随海拔梯度升高先增后降,土壤全磷含量空间变异较小;(2)土壤C∶N、C∶P、N∶P范围分别为7.17~18.41、60.61~190.4、5.81~12.26。随海拔增加,土壤C∶N在阔叶林带呈降低趋势,针叶林带时转变为增加趋势。土壤C∶P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与土壤C∶N类似,N∶P随海拔梯度增加先升后降,至3 200 m有所升高;(3)两个阔叶林带(辽东栎林带和桦木林带)与高山草甸的土壤C、N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高。冷杉林带C、N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最小;(4)温度、含水量、海拔和植被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冗余分析揭示每个因素分别可解释系统变异信息的25.0%、24.3%、11.1%和6.9%,合计为67.3%。可见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决定了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可为探明森林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限制因素及太白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森林土壤质量评价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49.
天山南坡台兰河上游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草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样地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率、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的范围分别为9.04%~44.7%,41.39%~114.9%,1.02~1.44 g cm~(-3),4.03%~7.45%,47.48%~58.53%,51.51%~65.85%,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随海拔上升而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则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2)草地表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C/N、土壤p H的范围分别在3.64%~9.22%、0.23%~0.53%、0.13%~0.15%、9.00~14.10、7.91~8.20之间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2.5倍和2.3倍;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C/N的大小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趋于增大;土壤p H则随海拔上升不断降低。台兰河上游河谷草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受海拔高度这一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深远且规律性显著。  相似文献   
550.
【目的】以伊犁昭苏草原黑钙土为对象,研究分析草原黑钙土有机碳含量、储量及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异性。【方法】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不同海拔高度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等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层厚度上的空间变异性。【结果】伊犁昭苏草原黑钙土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碳密度不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也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研究区100 cm处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密度在海拔1 000~3 000 m分别为64.70~616.79 g/kg、4.49×10~(-8)~1.94×10~(-6)Pg/hm~2、3.26~194.27 kg/m~2。典型草原黑钙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密度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0.943,-0.95),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9**,-0.968**,-0.966**)。【结论】伊犁昭苏草原黑钙土有机碳含量、储量与密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