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0篇
  14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于三叶期和拔节期采植株倒二叶,于开花期、灌浆期和蜡熟期采植株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田间试验在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黑土和白浆土上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于收获期测产,并取子粒样品进行品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小麦钾的适宜用量为(K2O)37.5~52.5kg/hm2,施钾平均增产9.9%;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品质,尤其是对加工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2.
施氮对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高、低肥力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范家屯和榆树试验点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N 251和206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N 227和134 kg/hm2。两试验点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均表现为范家屯试验点高于榆树试验点。适宜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范家屯低肥力试验点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提前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天数。玉米收获后030 cm土层残留的硝态氮呈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榆树高肥力试验点土壤硝态氮积累明显高于范家屯低肥力土壤。范家屯低肥力试验点氮素的农学利用率、表观回收率和偏因子生产力高于榆树高肥力试验点。范家屯低肥力条件下可通过增施氮肥提高产量; 而榆树高肥力条件下则可通过控制氮肥用量达到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3.
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2届肥料项目磋商会于1987年6月29日—7月3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来自世界28个国家的7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肥料项目1986年的工作,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的重点进行了磋商。  相似文献   
54.
豫麦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推荐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 1个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 ,找出了各试区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 ,并初步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异与豫麦 47号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应用已建成的作物优质高产平衡施肥咨询服务系统 ,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均衡供应的原则和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的特点 ,提出了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不同试区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5.
哈尼族的生计经历了刀耕火种、采集狩猎和梯田农耕的生产方式。在梯田农耕活动中,已普遍使用犁、耙、锄、斧、砍刀、弯刀、锯镰、镰刀、铁锤、铁撬杆、谷船、麻袋、背箩等生产工具,也使用脚碓、水碓、水碾、水磨、石磨、筛子、簸箕等稻谷加工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是维护梯田农耕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而且是展示梯田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受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不仅梯田农耕的传承问题受到严峻挑战,而且象征梯田农耕物质文化的生产工具也逐渐消亡,由此引发传统生态的生产方式功能降低,导致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被削弱。  相似文献   
56.
57.
不同磷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磷水平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等其它营养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显著增加植株生长高度和侧枝数,增加植株生长高度8.2~10.1cm,增加植株侧枝数0.9~1.8个/株;能大幅度提高苜蓿鲜草产量,增产30.8%~70.2%;对反映苜蓿品质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增加单位面积牧草营养成分总产量;增施磷肥不仅可以显著增加苜蓿对磷的吸收,而且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苜蓿对钾和钙的吸收;本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磷(P2O5)量为102.4k/11m^2。  相似文献   
58.
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肥的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分别增产12.0%~35.8%(平均24.5%)、5.3%-14.1%(平均9.7%)、11.2%.15.3%(平均12.9%)和7.5%~11.3%(平均9.1%)。在较高、中等和较低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经济最佳施氮(N)量分别为310.5、326.1~336.6和378.9kg/hm^2,适宜磷(P2O5)用量依次为60、60-90和90~120kg/hm^2。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地块元白菜适宜施氮时,氮肥(N)利用率在15%~20%,适宜施磷时磷肥(P2O5)利用率在9.3%~11.0%;元白菜上钾肥利用率随土壤钾素水平的降低而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壤肥力地块元白菜施K2O120kg/hm^2时钾肥(K2O)利用率平均为20.4%。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究滴灌水肥管理措施对温室辣椒产量与风味品质的影响,明确不同生育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控制值,提出高产与增香提味的滴灌水肥管理方案。  【方法】  采用研发的全水溶滴灌专用肥,2019和2020年开展了温室冬春茬羊角型辣椒滴灌水肥协同试验。滴灌水量(W)和专用肥量(F)分别设计3个水平,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2019年总灌水量分别为1703.3 m3/hm2 (W1)、2423.3 m3/hm2 (W2)、3143.3 m3/hm2 (W3),总专用肥量分别为712.5 kg/hm2 (F1)、1087.5 kg/hm2 (F2)、1462.5 kg/hm2 (F3);2020年总灌水量分别为1913.3 m3/hm2 (W1)、2753.3 m3/hm2 (W2)、3593.3 m3/hm2 (W3),总专用肥量分别为412.5 kg/hm2 (F1)、825.0 kg/hm2 (F2)、1237.5 kg/hm2 (F3)。调查了辣椒阶段商品果产量、总商品果产量及构成、脐腐病果形成量,分析了鲜果辣味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监测了生育期间根区土壤含水量。  【结果】  灌水量对辣椒商品果总产量、总果实数、第4~10次滴灌施肥阶段采收的商品果产量和脐腐病果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施肥量及其与灌水量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两年商品果总产量和2019年总果实数均表现为:W3>W2>W1,处理间差异显著;从第4次滴灌施肥开始,W2和W3处理采收的果实商品产量显著高于W1处理,在第6、7、9次施肥阶段,W3处理果实商品产量显著高于W2处理;W3处理显著降低了非商品果产量和脐腐病果量,氮磷钾总吸收量也显著高于W1处理。灌水量对鲜果中碳氢化合物、醛类、吡嗪类、呋喃类等主要香气组分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以及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主体香气物质)、(E,E)-2,4-壬二烯醛等主要香气物质活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施肥量对吡嗪类组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水肥交互作用不明显。W1处理碳氢化合物、吡嗪类、呋喃类香气组分含量显著高于W2和W3处理,二氢辣椒素含量也最高,W1和W2处理醛类组分含量显著高于W3处理,W1处理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E,E)-2,4-壬二烯醛的活度显著高于W2,W2处理显著高于W3处理。F2和F3处理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的活度显著高于F1处理。W1、W2和W3处理全生育期根区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分别为51%、77%和88%;从第2次滴灌施肥开始,W2、W3处理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W1处理。  【结论】  适量降低滴灌水量可浓缩鲜果汁液,增加多种香气成分的积累,但是病果和畸形果较多;适量增加滴灌肥量有利于辣椒主体香气成分累积。增香提味兼顾产量较适宜的水肥组合(W2F2)灌水量为2423 m3/hm2和专用肥量为825 kg/hm2。  相似文献   
60.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大幅减施肥料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芹菜-番茄轮作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监测土壤氨挥发速率特征动态变化。【结果】施基肥后2-3 d出现土壤氨挥发峰值,8-10 d接近对照水平;追肥第1天出现氨挥发峰值,10-11 d接近对照水平。土壤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基肥和前两次追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70%-80%。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茬(番茄茬),春茬(番茄茬)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总量是冬茬(芹菜茬)的3.0倍。芹菜茬和番茄茬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0.0%和47.9%,且随着有机氮比例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率逐渐降低。等氮量投入时,冬茬和春茬(2/4)化肥氮+(2/4)秸秆氮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2/4)化肥氮+(2/4)猪粪氮处理的分别降低32.4%和30.0%。本试验条件下基于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是(3/4)化肥氮+(1/4)猪粪氮模式处理。【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是经济效益显著、可操作性强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