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麦不同叶位间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规律,以洛旱7号小麦为试验材料,在20℃、1 505μmol/(m2.s)光强条件下,测定了其主茎由上至下3片叶第1片叶、第2片叶和第3片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在不同叶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片光合速率第1片叶第3片叶第2片叶,胞间CO2浓度第2片叶第3片叶第1片叶,蒸腾速率第1片叶第3片叶第2片叶,气孔导度第1片叶第3片叶第2片叶。小麦的光合速率分别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以生态育种的理念,将棉花育种技术总结为基因和谐育种法(又称改良混合选择育种法)、温教育种法、遗传平衡育种法和接力育种法(又称二段育种法)若干模式,并阐述了各模式的特点、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53.
植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效、廉价和颇具潜力的原位绿色技术。针对白洋淀湿地重金属污染(CdPbZnCu)现状,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提供超富集植物资源,本研究在白洋淀淀边、淀中、淀内台地分不同季节采集了26种优势植物及根际沉积物,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植物重金属积累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Cd超富集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和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i L.)为Cd潜在超富集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hispidus(Thunb.)Les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为Cd富集植物。2旋覆花为Pb超富集植物,龙葵为Pb富集植物。3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为Cu超富集植物,蟋蟀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和长芒稗是Cu富集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和水蓼为Cu潜在富集植物。4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artz)和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为Zn超富集植物,蟋蟀草、水蓼、鬼针草(Bidens pilosa L.)、无芒稗、猪毛菜和阿尔泰狗娃花为Zn富集植物。由此说明,龙葵和旋覆花是Cd和Pb、水蓼是Cd和Cu、蟋蟀草是Cu和Zn的理想提取植物。该结果为白洋淀湿地重金属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应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种植对陕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NDC模型分析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农田水分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确定沟垄集雨种植技术的适宜区域以及该技术在陕西省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陕西省2001-2010年19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采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PF)和传统平作(CK)种植下陕西省玉米田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2001-2010年陕西省年均降雨量为609.2mm,且南至北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陕西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高,其次是关中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低。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土壤蒸发量从北至南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蒸发量在170mm以下的地区分布在陕西省北部,土壤蒸发量在190mm以上的地区分布在陕西南部。和平作种植模式相比,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陕西北部富县、黄陵、洛川、黄龙和宜川5个县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45mm以上,陕西中部宝鸡、凤翔、岐山、扶风4个县(市)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26mm以上,陕西北部6个县和中部14个县玉米生长水分胁迫减弱;与平作相比,沟垄集雨模式下,陕西省大部分区域产量变异数降低,说明沟垄集雨技术能降低年际间降雨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产效应。沟垄集雨和平作种植模式下陕西10a玉米总产量分别为1 320万t和1 140万t,沟垄集雨较平作模式增产180万t,提高16%。沟垄集雨种植玉米的增产效应从北至南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年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反,陕西北部年均降雨量低于500mm的地区增产效果最高,陕西南部年均降雨量高于800mm的地区,沟垄集雨种植模式对产量的提高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土壤改良的影响是否具有长期效应,对施用不同量生物炭0 kg/hm(CK),1 000 kg/hm(T1),5 000 kg/hm(T2),10 000 kg/hm(T3) 4 a之后的土娄土进行氮素和碳素质量分数测定和土壤氨氧化菌、反硝化细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的土壤(CK)相比,在冬前分蘖期和拔节期T2和T3处理下的氨氧化菌丰度显著高于CK;在冬前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生物炭处理下的反硝化细菌丰度显著高于CK。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在分蘖前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的T3处理下显著高于CK;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在拔节期和成熟期的T2和T3处理下分别显著高于CK;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分别是CK和T3达到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分蘖前期和开花期的T3和T1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均显著高于CK;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T3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CK,但CK和T1、T2之间无显著差异。可见,施用生物炭1 000 kg/hm(T1)和5 000 kg/hm(T2)4 a之后,与CK相比土壤氮素和碳素的提高不明显;生物炭处理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提高土壤中反硝化细菌丰度;施用生物炭10 000 kg/hm(T3)显著提高土壤中氨氧化菌丰度。  相似文献   
56.
国产苜蓿供应当地的奶牛养殖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目前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苜蓿添加量及其对生鲜乳营养品质的影响仍缺乏科学的研究。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大庆市种植的苜蓿为原料,在当地9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苜蓿饲喂试验,分析苜蓿不同添加量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添加苜蓿的养殖场相比,添加3 kg/d国产苜蓿不能显著改善生鲜乳中的营养成分(P>0.05)。当日粮中苜蓿添加量达到6 kg/d时,生鲜乳中粗蛋白质(CP)及干物质(DM)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对脂肪及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且能够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改善生鲜乳的脂肪酸组成。说明将各养殖场目前常采用的3 kg/d添加量提高到6 kg/d有助于改善生鲜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7.
正南和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4万亩,农业基础条件较好,是国家商品粮食生产基地、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34万亩左右,为主要粮食作物。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现将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一、播种期1、主要病虫害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  相似文献   
58.
为从微生态角度探索接种AM真菌对铅污染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以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为接种菌剂,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Pb4+含量为0 mg·kg-1、200 mg·kg-1、400 mg·kg-1和800 mg·kg-1土壤种植龙葵(Solanum nigrum)10周后采集根际土壤,采用Biolog微平板法测定龙葵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1)微生物平均代谢活性(AWCD)随铅浓度增加呈降—升—降趋势;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铅胁迫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仅中浓度(400 mg·kg-1)下未达显著差异。2)中浓度铅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类、脂肪酸和脂类及代谢产物类四大类碳源底物利用能力;接种AM真菌,高浓度(800 mg·kg-1)铅处理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底物的利用能力。3)铅胁迫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中浓度下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达显著水平。4)主成分分析显示,代谢产物类在PC1和PC2中种类最多,分别为6种和4种;糖类及其衍生物在PC3中种类最多(5种)。5)在铅胁迫和接种AM真菌共同作用下,微生物碳源利用主要受铅浓度调节,并且二者对微生物碳源利用具有显著交互效应。综上可知,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铅胁迫下龙葵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强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AM真菌强化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沟垄集雨种植(RFPRH)系统被逐步推行, 以改善农田水分状况,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 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为了探索该种植方式的适宜降雨量, 在人工模拟不同降雨量下, 以传统平作为对照, 研究了沟垄集雨种植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含量、功能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30 mm和340 mm降雨量下, 集雨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 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 II的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较对照显著增加;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分别提高17.7%和13.9%, 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9%和10.1%, 籽粒产量增加75.4%和36.7%。在440 mm降雨量条件下, 集雨处理的Fm、Fv/Fm、Fv/Fo、qP和SPAD值在拔节期显著增加, Gs在抽雄期显著增加, Pn在抽雄期和孕穗期显著下降, 水分利用效率在全生育期比对照平均低13.2%, 其他各生育时期光合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说明沟垄集雨种植在偏旱的年份, 可显著提高玉米光合效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其全生育期适宜雨量上限可能是440 mm。  相似文献   
60.
以棉田优势种杂草马唐为对象,研究麦套棉移栽后有草期长短与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棉花移栽后有草期的延长和无草期的缩短,棉花产量逐渐下降,栽后在先有草而后无草的条件下,有草天数X(d)与公顷产量Y(kg)呈极显著非性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