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将体质量(14.12±0.27)g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幼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直径40cm×水深50cm池中,每个池中15(G15)、30(G30)和45(G45)尾,投喂常规饲料,每周测2次水质。6周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时间和放养密度均影响点带石斑鱼的生长、存活和水质。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为80.0093.33%,养殖时间延长,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G15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G45组(P<0.05)。试验结束时,点带石斑鱼的增重率(WGR)变化在(97.17±1.01)%99.79±0.22%之间,特定生长率(SGR)在(1.62±0.32)%/d1.65±0.43%/d之间变化,G15与G45间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鱼的肝体比(HIS)、内脏比(VSI)和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G45组的平均溶解氧浓度(DO,5.13mg/L)显著低于G15组(5.79mg/L)(P<0.05),而无机氮(DIN,1.331mg/L)、化学需氧量(COD,2.27mg/L)和活性磷(PO43--P,0.189mg/L)却显著高于G15组(P<0.05)。  相似文献   
52.
不同生境黄顶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黄顶菊生长限制性元素,研究了三种生境(Ⅰ为水边,Ⅱ为农田,Ⅲ为荒地)黄顶菊植株养分计量特征及其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相关性。结果表明:三种生境黄顶菊入侵地土壤C、N、C:P和N:P均为Ⅲ>Ⅰ>Ⅱ,P为Ⅰ>Ⅱ>Ⅲ,C:N为Ⅲ>Ⅱ>Ⅰ(P<0.05);三种生境黄顶菊叶片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N和P含量为Ⅰ显著高于Ⅱ和Ⅲ,C:N、C:P和 N:P相反(P<0.05);叶片和土壤在P、C:N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C:P、N:P均相关性不显著;土壤C-N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P、N-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片N-P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N、C-P间均相关性不显著。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有机质和N素的改变是协同进行的。水边黄顶菊生长受N限制,农田和荒地黄顶菊生长受P限制。  相似文献   
53.
油橄榄品种表型和SSR标记的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我国油橄榄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对了解油橄榄品种的组成结构及未来的引种和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陇南市17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表型上15个数量性状、18个质量性状和8个SSR荧光标记分别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介于1.579 2.089和0.3621.091,8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375个,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可以将1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17个油橄榄品种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基于表型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判别品种间遗传关系的结果有一致的,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表型性状相似的品种,需结合SSR标记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54.
端粒酶可修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断丢失的端粒序列,从而维持端粒的长度,在动物细胞寿命的调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调控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来影响体外培养细胞的发育状况,是目前提高体外培养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对调节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四种牧草间化感互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对入侵植物化感作用具有耐受力的物种进行生物替代,有助于实现对被入侵生境有效的生态重建。本研究通过培养皿生测方法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欧洲菊苣、红三叶、紫花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之间的化感互作。结果表明黄顶菊和4种牧草的化感活性取决于植物组织来源和浸提液浓度水平。黄顶菊茎叶及根系浸提液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紫花苜蓿化感综合效应均小于0,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对其他牧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紫花苜蓿浸提液也对黄顶菊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其茎叶和根系浸提液对黄顶菊的化感综合效应值分别达65%和93%,为较有替代潜力的牧草种类。  相似文献   
56.
该文选取安徽凤阳2017年3月1日一次冷空气影响的大风天气过程,对自动气象站采集的2min平均风速、10min平均风速、瞬时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对EC集合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风速展现的风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滑动平均时段的延长,其平均风速逐渐减小;极大风速变幅最大,10min平均风速变幅最小。当EC集合预报的10min平均风速分别≥6.1m/s、≥7.2m/s、≥8.5m/s时,极大风速可能分别超6级、7级、8级。  相似文献   
57.
该文基于凤阳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SPSS软件,研究全年各月20cm口径小型蒸发皿蒸发量与相关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表温度等要素对蒸发量年际变化影响显著,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大部分大于0.90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年蒸发量回归模型,月蒸发估值年合计、年降水量被引入方程,其复相关系数0.810。研究结果便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月(年)蒸发量的估算和续补,可以为农业和生态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以环境相关浓度(10、100、1000 ng·L-1)的多效唑对褐菖鮋进行50 d的水体暴露后,检测多效唑对褐菖鮋脾脏ACP、SOD、LSZ、POD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LSZ、POD对多效唑呈浓度依赖性下降趋势,LSZ在10 ng·L-1浓度组下降不显著(P>0.05),100、1000 ng·L-1浓度组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POD活性在各药物组都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CP、SOD活性在10、100 ng·L-1组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只在高浓度的1000 ng·L-1组下降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多效唑的暴露对褐菖鮋免疫系统的影响超出其耐性阈值,对其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了损伤。  相似文献   
59.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0.
南京地区某渔场嗜水气单胞菌流行菌株的鉴定及分子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南京地区某渔场异育银鲫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采集该渔场3个饲养塘口患病鱼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基于气单胞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gyr 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后测序进行细菌鉴定;同时,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如溶血性、蛋白酶活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斑马鱼的毒力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在3个饲养塘口均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分别命名为GL-15、GL-17和GL-18;MLST分型显示三株分离菌均为ST251型;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均有溶血性、蛋白酶活性以及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OD595均超过0.5,对斑马鱼的LD50在1.4×103~3.9×103 CFU/尾,属强毒株。本研究为有效防控南京地区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出血性败血症的暴发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