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在能定量控制水分的模拟槽中,对水稻的生理生态需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的蒸散作用主要受水稻冠层的控制.同一生育阶段内,温度因子对蒸散作用有显著影响.1992年杭州市郊区早稻湿润灌溉的蒸散总量为323.2mm,日平均4.1mm,比对照减少0.27mm.晚稻本田期蒸散总量为398.8mm,日平均为4.5mm,比对照减少0.34mm.叶面蒸腾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早稻的相关系数为0.96**,晚稻为0.974**.早稻的蒸腾系数为236,晚稻的蒸腾系数为223.淹灌处理的蒸散量比湿润处理高10.3%,而节水处理的产量比淹灌高10.5%  相似文献   
52.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有、无植被覆盖径流小区红壤坡面周年内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的高峰期与降雨量的高峰期相一致.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季节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由于不同时期的降雨特征和降雨侵蚀力构成因素决定.坡面流失泥沙悬移质养分浓度均高于推移质中的养分浓度.顺坡种植油菜-花生处理,坡面流失泥沙钾、磷养分浓度高于休闲裸坡处理.红壤坡面养分以泥沙结合态流失为主,但磷、钾以水溶态流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养分流失途径.流失泥沙悬移质和推移质都有明显的养分富集现象,坡面有、无植被覆盖会使流失泥沙养分富集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3.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与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的利用、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等具有直接的关系,对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探索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园林健康发展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文中从园林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生态设计的探讨,提出园林生态设计可以采取的策略和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土壤侵蚀定位土芯Eu示踪新方法所获得的大量侵蚀及其因子实测数据,建立了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异和坡面侵蚀预测模型,模型的可操作性强,所需因子数据用常规方法即可获得,因而可用来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和坡面侵蚀。  相似文献   
55.
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方下店小流域APT4.0和GIS动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管理与优化,以及对这两种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所绘制的平面二维图像和数据库结果的分析,直观地说明了小流域动态信息数据库在方下店小流域治理中所起的作用.另外,还探讨了数据库和高级语言程序结合的途径以及数据库技术在现阶段小流域治理和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数理统计分析在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贫困地区为例,依据土壤系统研究法土壤养分分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决策优化模型,对该贫困地区的72个旱作土壤的14项指标进行合理的数据转换,构造土壤养分状况指标筛选模型,聚类分析评价该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其结果显示,新筛选出的AA,OM,pH,N,K,Ca,Mg和P 8个土壤养分状况指标只为原指标的60%,但足以代表该区土壤养分状况信息,从而可减少40%的分析工作量,节省财力物力和时间。新划分的4大类别土壤为今后该地区的土地合理规划及土壤保育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平衡的观点,对浙江北部杭嘉湖地区的德清县陆家湾大队与桐乡县众安大驮的农田生态系统作了初步分析。 这两个大队的大田作物生产、畜牧业、蚕桑业、渔业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系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生态平衡,从而保证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连续七、八年每年粮食平均亩产超过2000斤的持续稳产高产,并做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这可以从有机物质、氮素的循环和土壤肥力因素的改善得到证明。 这两个大队是平原水网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一种模式,虽然它们还有不足之处,但确有很多优点和经验,能给我们启发,值得学习与提倡。  相似文献   
59.
斯里兰卡约有1600万人,75%为农村人口,全国总土地面积为650万公顷,约有350万公顷为农用地,其中一年生及多年生作物所占的面积各约50%。在雨季,另有约40万公顷的土地被刀耕火种者辟为农用地,种上以谷类作物为主的各种大田作物。 斯里兰卡常见的栽培作物主要有水稻、辣椒、玉米、蔬菜、茶叶、橡胶、椰子等,其中茶叶、橡胶、椰子是该国三大出口农作物。 斯里兰卡的茶叶生产比较发达,全国茶园面积22.3万公顷、总产可达21.1万吨、单产为946公斤/公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丘陵山坡上,漫山遍野的茶园象绿色地毯覆盖  相似文献   
60.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