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5篇
  10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秦皇岛甘薯产区的甘薯茎线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维线克后甘薯茎线虫虫口平均减退率达89.44%,病情指数下降76.08%,甘薯平均增产率为607.25%.说明生化杀线虫剂维线克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采用脂肪酸鉴定技术对茄科作物青枯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为青枯病的预防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技术对茄子、番茄和辣椒病株进行青枯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而后对青枯病原菌进行脂肪酸鉴定。【结果】经选择性培养分离得到的36株青枯病原菌中,有33株鉴定为典型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占91.67%;茄子、番茄和辣椒上的青枯病原菌被鉴定为青枯雷尔氏菌的比例分别为100%、90%和89.47%。【结论】脂肪酸鉴定技术具有快速性、准确性,并可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使分类达到数据化、自动化,可在茄科作物青枯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进行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的制备,研究壁材浓度、生防菌ANTI8098A发酵液添加浓度、搅拌速度、酸碱度和甲醛固化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 5%明胶和2 5%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微胶囊,条件为pH值4 0、生防菌发酵液浓度10%~30%、搅拌速度400 r·min-1、固化时添加1%的甲醛溶液,生防菌的包被率可稳定在70%左右,微胶囊为圆形,平均直径为30 8~57 3 μm,生防菌微胶囊萌发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温度对枯萎病生防菌地衣芽胞杆菌菌株FJAT-4生长和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基培养、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和含菌培养基等方法研究菌株FJAT-4在不同温度下的菌落生长特性、生长动力学及其对尖孢镰刀菌菌株FJAT-135抑制作用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结果显示,菌株FJAT-4菌落、菌体的生长都表现为在20℃以下的环境中生长缓慢、生长曲线为直线型,在25~30℃时生长较良好、生长曲线为对数型,最佳的生长温度为35~40℃;不同温度培养的菌株FJAT-4培养液及其10倍系列梯度稀释液对菌株FJAT-135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不同培养液或稀释液抑菌作用之间的强弱差异远小于其活菌数之间的差异;温度对菌株FJAT-4抑制菌株FJAT-135的作用有显著影响,在15℃条件下,菌株FJAT-4对FJAT-135的抑制作用最弱,在20~30℃条件下,菌株FJAT-4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强,在35℃条件下,菌株FJAT-4的抑菌作用最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生防菌FJAT-4的生长和抑菌作用都有显著影响,35~40℃的温度是该菌株生长和抑菌作用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55.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兼性寄生真菌,引起农作物枯萎病,防治困难。研究来自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在不同pH马铃薯蔗糖(PS)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动力学模型,以了解培养基的初始pH差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尖孢镰刀菌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25℃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构建生长动力学模型。供试6个尖孢镰刀菌菌株在pH为3~10的液体培养基中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不同菌株对培养基pH的影响规律相似,在不同pH的P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4 d后,液体培养基的pH均有靠近6~7的趋势。在pH为3~9的培养条件下,尖孢镰刀菌菌落可以分成4类:菌丝型、粘滑层型、菌丝粘滑层型和菌丝带粉状物,各菌株的菌丝和培养基色泽也有所差异。同一菌株在培养基不同pH下生长速度不同,其生长的最适pH为6~8,菌落平均直径最大(45~49 mm),亚适pH为4、5和9;而在pH为3、10和11时菌落直径明显变小(17~21 mm)。培养14 d后培养基pH对菌落形态、色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培养下产孢量也存在差异。pH在4~8时其平均产孢量最大,达(223.8~273.3)×104cfu.mL 1,其中pH为6.38(自然pH)时产孢量最高,pH为11时产孢量最低。供试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的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变化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二次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56.
温度对小菜蛾成虫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发生为害的种群动态规律提供参考。研究了5种恒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存活,繁殖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0、25、30、35℃的范围内,小菜蛾的产卵前期和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5℃高温下,37.5%的小菜蛾雌虫不孕,且正常雌虫的产卵量显著减少,仅为75.7粒/雌,说明持续高温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是不利的。小菜蛾的繁殖动态也随着温度不同而不同,小菜蛾雌虫的卵峰日都在开始产卵的3日内,累积产卵量达总卵量80%的雌虫日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小菜蛾雌虫的寿命也随着温度升高而明显缩短,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981,P<0.05)。  相似文献   
57.
番茄、茄子和辣椒枯萎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省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主要茄科枯萎病的发生与症状情况,通过常规分离,依据Booth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从这3种茄科作物上采集的40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0株镰刀菌中有35株属于尖孢镰刀菌,占总数的87.5%;3株为串珠镰刀菌,另2株为茄形镰刀菌。进一步利用Koch氏法则进行菌株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是本研究中所采集的番茄、茄子和辣椒病株的病原菌,而3株串珠镰刀菌和2株茄形镰刀菌均不造成寄主植物发病。  相似文献   
58.
经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ANTI-8098A处理后,番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强致病力菌株弱化为无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由0.40转变为0.86,回接番茄苗发病率由100.0%转变为0。同时,生防菌处理后的无致病力菌株在培养24h以前菌体生长能力显著增加,其中在12h时生长速率增长最快,达到了5.6倍;紫外-可见光吸收值明显下降,OD450nm由0.5740降为0.2644;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的表征由前峰〈后峰转变为前峰〉后峰;对生防菌异源蛋白的吸附由2种蛋白质(97.4kD和116.0kD)转变为1种蛋白质(97.4kD)。结果表明:ANTI-8098A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致弱作用,并使其生理生化特性产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是芽胞杆菌专属资源库,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Ajax B/S模式的土壤资源库和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菌种资源库,1994 2016年共保藏土壤样品15 800份和芽胞杆菌菌株34 892株。基于EIP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网站,整合了芽胞杆菌相关资源,包括土壤、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基因、脂肪酸、物质、酶学和历史文献等,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和对外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60.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力分化严重.为了解福建省青枯雷尔雷氏菌的致病力类型及与无毒基因组成关系,本研究以弱化指数为指标,对福建省内不同地区和寄主的63个青枯雷尔氏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可分为3种致病力类型:强致病力、过渡型和无致病力;进一步对供试菌株进行无毒基因avrA、popP1和popP2的检测,3个无毒基因分布频率不同,avrA基因分布频率最高,达79.37%,popP1基因的分布频率最低为46.03%;不同寄主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和辣椒(Capsicum annuum)寄主以分布3种和2种无毒基因为主,茄子(Solanum melongena)寄主主要分布2种无毒基因,花生(Arachis hypogaea)寄主的菌株无毒基因分布较少,只分布1种avrA基因或没有检测到无毒基因;不同地域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以番茄寄主为例,建瓯玉山镇的菌株分布3种和2种无毒基因为主,分别占45.45%和31.82%,宁德屏南菌株中3个无毒基因均等分布,福州北峰菌株中只分布avrA和popP2基因,二者均等分布,福州营口菌株中popP2基因分布频率最高,达60.00%;不同致病力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无致病力菌株分布3种和2种无毒基因为主,过渡型菌株分布2种无毒基因为主,而强致病力菌株分布1种无毒基因为主;青枯雷尔氏菌的无毒基因组成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无毒基因分布均与致病力呈正相关,其中popP1基因与菌株致病力相关性最高,达显著水平,其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值为0.31.本研究为植物青枯病预警和防控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