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篇
  277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影响能源植物产量和燃烧质量的农田管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短缺日益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植物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源植物的产量和燃烧质量是决定其能量产出的关键;然而,国内尚未见有关能源植物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和报道。该文在分析生物质能源植物的特性、类型和燃烧质量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能源植物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水分、养分和收获时间等农田生产措施对能源植物产量和燃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国生物质能源植物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作物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并且结合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对河北省秸秆资源数量进行了估算,并且分析了2005~2006年河北省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500万t左右,其中小麦和玉米秸秆数量占秸秆总资源数量的80%以上。在秸秆利用方面,该研究分别从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饲料、生活能源(包括秸秆直接作燃料和做沼气)、原料(秸秆造纸等)、焚烧(包括秸秆田间焚烧和地头焚烧)以及堆弃6个方面进行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还田、饲料和生活能源比例分别为40.7%、24.2%和22.5%。主要作物秸秆中。小麦秸秆还田比例超过50%,达到57.7%,玉米秸秆还田比例也在38.4%。从不同地区来看,以小麦为例。秸秆还田比例从24.7%到96.3%差异较大,小麦秸秆还田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3.
施氮量和蚕豆/玉米间作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于2006—2007年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N 0、75、150、225、300 kg/hm2)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与其相应单作体系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为河西走廊灌区蚕豆/玉米间作体系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用土钻法采集土壤剖面样品,CaCl2浸提,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无机氮的方法研究了施氮量和蚕豆/玉米种间相互作用对土壤无机氮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灌漠土无机氮以NO3--N为主。蚕豆和玉米无机氮含量在蚕豆收获前种植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蚕豆收获后至玉米收获,间作显著降低了两种作物各层无机氮含量;无机氮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蚕豆收获后间作体系0—100 cm土层无机氮累积量略高于单作体系,且0—100 cm 土层无机氮累积量高于100—16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间作蚕豆和玉米土壤无机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平均降低了51.7%和16.6%,在100—160 cm土层平均降低了42.1%和6.1%;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蚕豆和玉米无机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了40.1%和81.5%,在100—16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69.6%和40.6%;与单作体系相比,间作体系0—100 和100—16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分别降低43.4%和34.1%。因此,施氮肥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的累积,而豆科/禾本科间作减少了土壤无机氮的残留。  相似文献   
54.
柽柳(Tamarix spp)是一种多年生泌盐盐生植物,是西北干旱区尤其是新疆主要的防风固沙灌木[1].其根系能寄生名贵药用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spp.),因而被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植物进行大面积种植[2],这使柽柳成为西北地区盐土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但在强调对柽柳等盐生植物资源经济利用的同时,植物本身对环境的作用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55.
影响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因素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人工气候室中,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并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铁的供应状况,两种形态氮素(NO^-3-N和NH^+4-N)及叶处遮光对菜豆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有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铁的缺乏有利于累积在根和初生叶中的铁身新生组织中转移,铁的再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无论有缺铁还供铁条件下,NH^+4-N的供应使得菜豆新叶中活性铁含量、新叶叶绿素含量及体内铁的再利用效率都明显高于N  相似文献   
56.
57.
河北省果园氮素投入特点及其土壤氮素负荷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河北省果园土壤地力调查、农户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氮盈余法从果树种类和区域角度分析了果园生产体系中的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氮养分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河北果园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438.0 kg/hm2,主要品种为尿素和复合肥,有机肥氮为181.6 kg/hm2,以畜禽粪为主,其中禽粪占25.5%。京津东部区和冀中、南平原区的果园氮素投入、盈余量较高;葡萄园和桃园的氮素投入水平较高;果园氮素施用与养分盈余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过量施用氮肥是氮盈余量很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氮盈余量增加,果园土壤全氮呈增加趋势,而土壤C/N均呈下降趋势,氮素盈余对土壤全氮的影响大于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不同品种冬小麦土壤及植株测试氮肥推荐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北京地区冬小麦 6个高产品种 (京 4 11、94 2 8、农大 32 91、94冬 2 8、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 )的氮肥试验 ,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的差异 ,确立了对应的氮肥推荐参数。 6个冬小麦品种中 ,农大32 91、中麦 9号和京冬 8号对氮肥反应较为敏感 ,其中农大 32 91和京冬 8号属于高效高响应品种 ,中麦 9号属低效高响应品种 ;而 94 2 8对氮肥反应较不敏感 ,属于低效低响应品种。这 6个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最佳氮素供应量 (播前土壤无机氮和肥料氮量 )分别为 183,181,132 ,132 ,15 2和 132 kg.hm-2 ,不需追肥的硝酸盐浓度临界值依次为 2 4 38,2 5 0 9,2 0 32 ,2 35 7,172 2和 15 5 7mg.kg-1。通过土壤无机氮确定推荐基肥量时 ,可以不考虑品种差异而采用统一指标 ;通过植株硝酸盐含量确定冬小麦氮肥追肥推荐时 ,在基肥用量比较高或高肥力的土壤上 ,可以不考虑品种的影响 ;而在基肥用量很低或低肥力土壤上 ,追肥推荐指标品种差异相对较大 ,需要针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确定相应的推荐追肥量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测定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乙炔抑制 -静态土柱培养法 ,并就其应用中的一些条件进行了说明 ,内容包括土柱的取样深度、土柱取样量、土柱培养方式及基本操作程序等。最后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北京郊区土壤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0.
基于GIS的棉田精准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土壤测试和农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试图建立新疆芳草湖农场综合肥料效应模型 ,并以MapInfo 6 .0GIS为平台 ,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棉田养分管理和精准施肥计算机系统。试验证明 ,与肥料效应函数法相比 ,综合肥料效应模型的肥料推荐量能够反映土壤养分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适用范围更广 ,推荐施肥量比肥料效应函数法更准确可靠。将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专家知识库与GIS整合 ,实现了以综合肥料效应模型为核心的基于GIS的计算机推荐施肥系统。系统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查询、统计汇总、施肥推荐和结果打印、地图编辑维护、专题地图为一体 ,基本实现了以GIS为平台的棉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