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0篇
  17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纵观我国已有的高校评教研究成果,大量研究主要聚焦于4个方面:根据评教的不同主体进行研究;以具体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开发网络评教系统;应用数学方法建立有效评教数学模型。针对目前有关评教研究相互割裂的现状,构建了系统评教体系,认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由一定的评价主体采用特定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系统,依据系统工程基本原理,结合高校特定教学运行规则,探索构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系统评价模式,可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绿洲新垦沙地春玉米农田有限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泽绿洲耕作层保水能力较差的新垦沙地,开展了春玉米有限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玉米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玉米成熟期以前,以播前水分最高,拔节期达到次高点,灌浆期降至最低点,约为播前水分的39%。20~40 cm和4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0~20 cm土层有较大差异。在成熟期以前,土壤水分以播前最高,抽雄期达到次高点,灌浆期降至最低点,分别为播前土壤含水量的54%和73%左右;0~100 cm土层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与40 cm以下土层基本相似,灌浆期降至最低点,约为播前含水量的55%。玉米的行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以对照处理CK为最高。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株高WT1与对照差异不显著,WT2、WT3均高于对照,且WT2、WT3在六叶期分别比对照增加28.4%、8.1%,在抽雄期分别比对照增加17.3%、14.3%,在灌浆初期分别比对照增加5.2%、7.0%。叶面积指数增长最快的阶段在拔节期至抽雄期,增长幅度在72.7%~178.3%之间,WT1在拔节期之前高于对照,之后均低于对照,六叶期比对照增加9.1%;WT2除了在吐丝期略低于对照外,其他时期均高于对照,六叶期比对照增加63.6%;WT3在整个生育期都高于对照,六叶期比对照增加18.2%。  相似文献   
53.
从土壤水动力学典型的裸地蒸发模型、蒸发蒸腾量模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出发,综述了SPAC系统下国内外现行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等研究进展,归纳和讨论了目前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在SPAC系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建立准确的数值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蒸发蒸腾量模型未来研究的趋势;入渗模型从点至区域的动态扩展,并结合土壤侵蚀、污染物运移等因素的农业倾向性研究为潜在的重要分支方向;根系吸水模型应更多被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动态、设计合理的灌溉制度及干旱预警等体系;利用计算机、遥感等技术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物能循环的机理性模型将为模型的实用性和精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4.
土壤水分调亏处理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特征及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薯"16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即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进行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和重度(45%~55%FC)调亏,淀粉积累期轻度(55%~65%FC)调亏,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65%~75%FC)为对照。结果表明:受水分调亏影响,上层0~40 cm土壤水分变化较下层40~60 cm明显,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经受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土壤贮水量显著(P0.05)低于充分供水8.1%和18.7%,耗水强度则显著降低60.0%和73.0%。块茎形成期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后复水,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相对生长率(RGR)均表现出补偿效应,而块茎膨大期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调亏以及淀粉积累期轻度水分调亏LAI、LAD及RGR均呈下降趋势,其薯块产量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相比分别降低22.3%、26.5%、38.7%。因此,马铃薯生长后期应注重供水以延长绿叶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55.
为探明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动态与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下绿洲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质积累和干物质生产率变化动态及子粒灌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玉米株高均随生长而增加,但其生长速度有所不同,进入灌浆期玉米株高增加明显减慢,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合理有效的限量灌水不仅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并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生产率,而且玉米籽粒平均灌浆时间相对缩短,平均灌浆速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忽视,造成了环境不断恶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经济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现阶段,在自然灾害中伤害最大的是水土流失,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手,分析水土保持的现状,对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水土保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58.
于2016、2017年在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菘蓝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试验,在菘蓝的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分别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调亏灌溉处理,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度调亏灌溉(WD3、WD8、WD9)处理的(R,S)-告依春含量较CK降低8.59%~13.23%(P<0.05),而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调亏(WD4、WD5)有利于 (R,S)-告依春含量的提高,较CK增加5.43%~7.94%;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调亏(WD5、WD6、WD7)有利于靛玉红含量的提高,与CK差异显著,增幅为1.7%~5.7%;在营养生长期和肉质根生长期轻中度连续调亏(WD4、WD5、WD6和WD7)有利于靛蓝含量的提高,与CK差异显著,增幅3.6%~9.9%。综合评价表明,综合得分较高的为轻中度连续调亏滴灌(WD4、WD5)。因此,轻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可以提高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和告依春的积累,有利于提高菘蓝的品质,重度水分亏缺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59.
以春玉米"金凯3号"为供试材料,2015年和2016年开展两年6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和露地平播(CK)6个处理,测定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生长特性、收获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覆盖集雨种植方式均能显著促进春玉米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露地平作(CK),WRF和MRM处理玉米产量和WUE分别提高了4 561.34、4 126.31 kg/hm2和14.48、12.72 kg/(hm2·mm),以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幅最显著。试验结果表明,WRF处理纯收益最高,达5 878.26元/hm2,WM处理次之,为4 599.18元/hm2,分别较CK处理增加5 113.3 1和3 834.23元/hm2,可显著提高投入产出比。全膜双垄沟播春玉米种植由于其良好耕作生产特性,是陇中旱塬春玉米高产、稳产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60.
从土壤水动力学典型的裸地蒸发模型、蒸发蒸腾量模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出发,综述了SPAC系统下国内外现行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等研究进展,归纳和讨论了目前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在SPAC系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建立准确的数值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蒸发蒸腾量模型未来研究的趋势;入渗模型从点至区域的动态扩展,并结合土壤侵蚀、污染物运移等因素的农业倾向性研究为潜在的重要分支方向;根系吸水模型应更多被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动态、设计合理的灌溉制度及干旱预警等体系;利用计算机、遥感等技术手段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物能循环的机理性模型将为模型的实用性和精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