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1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盐渍化改造区土壤有机质变化与培肥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曲周试验区为例,研究了盐渍土改造区土壤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及系统培肥措施.盐生植被归还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5 g*kg-1,近乎贫瘠.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作物生物产量增加,以根茬归还土壤,从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8~9 g*kg-1;加大秸秆还田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并维持在10~12 g*kg-1.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高产作物品种的出现、生产条件的改善、物质投入的增加,作物产量明显提高,无论是以根茬还是秸秆还田都会增加还田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10 g*kg-1,有的达到了12.50 g*kg-1;农牧结合,以优质的有机物质归还土壤,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提高到15 g*kg-1以上.土壤培肥措施要适应土壤有机质在盐渍化改造区条件下的积累和演化的阶段性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52.
为揭示氮素对玉米生长发育中各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构建能够模拟玉米器官形态的模型,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处理(0kg/hm2(N1)、225kg/hm2(N2)、338kg/hm2(N3)、450kg/hm2(N4)),探究不同施氮量水平下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器官形态指标(包括叶长、叶宽、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作物器官形态结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叶长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P<0.01),而不同叶位对叶长的影响极显著(P<0.001),氮肥处理对叶宽、玉米节间长度和茎秆直径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中,2020年各生育阶段对叶鞘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此外,生育阶段、氮肥处理和叶位对玉米叶鞘长的影响均不显著。构建了玉米器官尺度的模拟模型,并利用2年的试验数据分别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各器官形态指标模型模拟结果中模型模拟效率(EF)均在0.72以上,模型对叶长和叶宽模拟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7.285cm和1.200cm,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RMSE分别为1.593、0.171、1.282cm,模型对叶长和叶宽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为5.817、0.708cm,节长、节间直径和叶鞘长的MAE分别为1.111、0.116、0.923cm。本模型对玉米各器官发育过程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解释性。  相似文献   
53.
旱作玉米聚水集肥栽培技术张树,张宝忠(河北省蔚县水土保持局,075700)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一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水平低下。1983年以来在小流域治理中修建了很多“三保田”,在粮食增产上起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54.
试验选用104只阿尔巴斯白绒基础母山羊,在产绒量相同的基础上,用配对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2只)。然后将试验组又随机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补饲 BS(玉米187.5g+麻饼62.5g+食盐2.5g);试验Ⅰ组补饲 BUS(BS+尿素5g+硫酸钠3g);试验Ⅱ组补饲 BUSM(BUS+蛋氨酸3g)。试验结束,从对照组中找出与试验组相配对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产绒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7.67%和19.40%,比其对照组分别提高7.5%和15.56%。试验Ⅱ组的生产效果显著,但经济效益不及试验Ⅰ组。  相似文献   
55.
为了阐明大兴区冬小麦农业用水效率时空变化趋势, 基于近10 a大兴区冬小麦产量统计值和遥感ET值, 构建了冬小麦脱氮-分解作用模型(DNDC模型), 验证了DNDC模型在区域冬小麦水分生产率方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点位模拟与验证中,冬小麦产量和ET值模拟效果较好,相对误差均小于4.20%,作物水分生产率WP点位模拟值分别为1.91和1.75 kg/m3.区域模拟与验证中,不同土壤区冬小麦产量及ET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保持一致,产量随降雨量变化较大,2008年产量达到最大.2007-2016年产量统计平均值为5 227 kg/hm2,产量模拟平均值为4 845 kg/hm2;同期区域冬小麦ET模拟平均值为381.74 mm,遥感平均值为392.66 mm,产量和ET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3%.2007-2016年WP模拟值为1.10~1.62 kg/m3,平均值为1.27 kg/m3,统计值为1.15~1.62 kg/m3,统计平均值为1.34 kg/m3.  相似文献   
56.
面向可持续灌溉农业发展的涝渍盐碱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可持续灌溉农业是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维持民众生计的必要保障条件之一,但因灌溉诱发的农田涝渍盐碱协同危害却对作物生长及产量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严重制约灌溉农业生产力水平,带来农田生态环境负效应.文中在对灌溉诱发的涝渍盐碱共存形成机制、作物生长和土壤特性对涝渍盐碱的响应、涝渍盐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基础上,从排水、用水、灌溉、土壤、作物、社会经济等各种涝渍盐碱管理途径入手,阐述相关的治理措施与技术应用效果,围绕“节灌、减排、控盐、增效”的面向可持续灌溉农业发展的涝渍盐碱管理目标,从涝渍盐碱共存机制研究、涝渍盐碱共存状况监测评价、涝渍盐碱治理技术组合及集成模式研发、涝渍盐碱危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层面上,提出相应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  相似文献   
57.
农田作物蒸散的快速评估对于灌区水资源最优调配和灌溉实时管理至关重要。简化S-I模型综合考虑作物冠层温度、田间气象参数和作物特征参数,可以进行实时农田作物ET的精确估算。该文利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2015—2016年2 a田间试验观测资料,对主要农作物玉米和向日葵的S-I模型中2个特征参数分别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分析了模型蒸散估算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利用S-I简化模型可以对玉米和向日葵田间进行作物日蒸散量(daily evapotranspiration,ET_d)的估算,在该地区以13:00时率定和验证结果最优。在玉米主要生育期(6—8月),利用S-I模型估算ET_d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而在7—8月,采用模型估算向日葵地ET_d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2)S-I模型中特征参数值受风速、地表覆盖度、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作物其值不同。13:00时玉米S-I模型中特征参数值皆为负值,而向日葵中特征参数值为1正1负,进而影响模型估算精度。叶面积指数变化对特征参数值大小的影响在玉米和向日葵田块呈相反的趋势,而风速的影响则为一致。推荐13:00时率定的参数值可以在河套灌区玉米和向日葵作物需水量估算时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58.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河流特性改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显现出其对农业水资源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全球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水管理面临重大挑战。该文介绍气候变化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评价气候变化通过气温和降水的改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度和程度加剧等各种方式对农业用水可利用量和水质以及作物需水造成的影响,阐述气候变化通过水要素对灌溉用水、可用耕地、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综述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提出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上,应认真考虑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合理选用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应积极构建基于多模型集成模式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从而有利于改善综合预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深入进行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的适应-减缓利弊权衡研究和协同效用分析,从而有效改进和提高应对策略的效用。建议国内应该加强对综合评估方法和效用分析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59.
开展冬小麦冠层SPAD值监测,建立“三边”参数与SPAD值之间的高光谱估算模型,以期为高光谱诊断冬小麦冠层SPAD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冬小麦冠层反射率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构建基于“三边”参数的冬小麦冠层SPAD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分别以红谷位置、(SDr-SDb)/(SDr+SDb)、红谷幅值、(SDr-SDy)/(SDr+SDy)的相关系数最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主成分方法构建的光谱模型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相较于同期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49.6%,54.3%,14.3%和8.6%,均方根误差RMSE与相对误差RE均分别减少9.0%,12.4%,13.5%和13.6%,因此采用综合光谱信息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在各生育时段及全生育时段对冬小麦冠层SPAD值均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可为冬小麦SPAD值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水、氮对梨树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分析水氮耦合处理下梨树生长与各果实品质指标间关联程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田间试验,试验设定2因素2水平,亦即2个灌水下限(W1:75%Fc, W2:65%Fc)和2个施N水平(F1:324 kg/hm~2, F2:168 kg/hm~2),共4个试验处理(低水低肥:W1F1;低水高肥:W1F2;高水低肥:W2F1;高水高肥:W2F2)。试验过程中量测了梨树营养生长指标(新梢长度、新梢基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型Vc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黄金梨树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都有一定影响,但规律不尽相同,提高灌水下限和增加施氮量能显著增加新梢长度和基径,但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对水氮耦合方案响应较为复杂,不存在单向递增关系;单果重量对灌水下限的响应最为明显,其他2个品质指标对施氮量响应较为明显,提高灌水下限和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单果重量和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含量对水氮耦合响应较为复杂,受水氮交互作用影响显著。果实品质指标与梨树生长指标存在一定关联性,相比而言,梨树新梢长度和基径对多数品质指标贡献度最大。因此,将灌溉施肥管理与农艺管理相结合,协调梨树各器官对养分的吸收和分配关系,进而优化新梢生长量,促进梨果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