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8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528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533篇
基础科学   337篇
  240篇
综合类   4836篇
农作物   620篇
水产渔业   1283篇
畜牧兽医   1997篇
园艺   853篇
植物保护   64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陆化杰  赵懋林  刘凯  任品 《水产学报》2023,44(7):079315-1-079315-10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2006~2007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余杭区、江干区等地开展了海水漠斑牙鲆苗种淡化驯育与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试验条件及方法  相似文献   
53.
饲草收获机作物喂入矢角(辊(叶片)轴心至喂入点矢径的水平夹角)对切碎辊转矩负荷及切碎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检测传动带压力与作物喂入矢角的关系,对收获机切碎特性与作物切碎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揭示了饲草作物切碎质量、能耗与作物喂入矢角的关系,建立收获机切碎辊作物喂入矢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优化参数组作物单位长度喂入量为5.5kg/s、切碎辊转速为1600r/min、传动带初始压力为1.2MPa时,该作业参数组下切碎作物喂入矢角数学模型精度最高,准确率达79.52%,模型偏差为0.491MPa(0.957rad),能够有效表征铡草机切碎作业负荷,同时在保证作物切碎质量下提高了铡草机作业能力,优化的切碎喂入矢角模型下切碎扰动响应时间缩短约26.41%,单位作业能耗减小约11.36%。该切碎作物喂入矢角模型丰富了铡草机切碎作业的建模方法,为饲草作物类铡草机负荷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曾霖  张惠  宋炜  熊逸飞  谢正丽  黄伟卿 《水产学报》2023,44(6):069104-1-069104-12
为探讨低盐驯化对低盐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和转录组的影响,本实验将体重为(52.46±1.47) g的大黄鱼暴露在盐度为25或20的水体中7 d,再暴露在盐度为10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低盐胁迫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尽管低盐驯化对ROS和LPO不产生影响,但低盐驯化显著降低了低盐胁迫下大黄鱼ROS和LPO含量,表明低盐驯化缓解了低盐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低盐驯化vs.对照组、低盐胁迫vs.对照组和低盐驯化+低盐胁迫vs.低盐胁迫实验中,分别筛选到356、478和484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GnRH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凋亡、Toll样受体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表明低盐驯化可以通过调节离子和物质运输、脂类代谢、细胞凋亡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来提高大黄鱼的低盐胁迫耐受性。研究表明,低盐驯化可以通过调节离子和物质运输、脂类代谢、细胞凋亡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来提高大黄鱼的低盐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低盐驯化改善大黄鱼低盐胁迫耐受性的分子机制,可为今后工厂化和内陆采用淡水或半咸水养殖大黄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危害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限制番茄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自然番茄抗病资源及抗病基因是控制TSWV的有效方法。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Mill.)和智利番茄(Lycopersicon chilense Mill.)等野生番茄是目前发现的抗TSWV的主要自然资源。其中,秘鲁番茄中的显性抗病质量基因位点Sw-5在TSWV抗病遗传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开发和培育了多种与Sw-5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含有Sw-5的抗病品种。除此之外,病毒RNA介导基因沉默技术在番茄TSWV抗病育种中也逐渐受到重视。由于目前陆续出现了打破Sw-5基因位点的TSWV分离种,因此今后的工作亟须发掘TSWV新的抗病资源和基因。  相似文献   
56.
为了在中华鲟洄游生态学研究上有新突破,实验首次比较研究了中华鲟3种硬组织(耳石、背骨板和胸鳍条)的微结构和微化学特征.结果 发现,耳石结构松散,存在多个耳砂(微晶球霰石球晶)颗粒,且每个颗粒均具有独立的核心;背骨板存在分层现象;胸鳍条结构较为致密,且均一.胸鳍条、耳石中生境元素Co/Ca、Sr/Ca和Ba/Ca比特征变...  相似文献   
57.
黄瓜黑星病是大棚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黄瓜苗期、成株期都能感病,病菌可侵染危害茎、叶、卷须以及瓜条等部位;二是一旦重发,损失相当大。生长点被害,2~3d内就烂掉形成秃桩;茎蔓被害,病部腐烂,致使茎蔓萎蔫;瓜条被害,病瓜向病斑内侧弯曲,病斑初流半透明胶状物,后变成琥珀色渐扩大为暗绿色病斑,表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病部呈疮痂状,并停止生长,形成畸形瓜,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可以看出,只要该病重发,无论危害黄瓜哪个部位或器官,其结果都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58.
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农药研究的热点课题,万寿菊杀菌素是模拟其根部提取物合成的杀菌物质,具有水不溶性,对其进行乳化实验,发现当复配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10时乳化效果最好,此时制剂的稳定性最高。同时利用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菌进行抑菌实验效果良好,达到了与其根粗提物相近的抑制效果,表明该人工模拟合成的万寿菊杀菌素与天然杀菌素有相似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以胡萝卜渣中提取的胡萝卜纤维(carrot fiber, CF)为原材料进行酶改性,研究纤维素酶浓度和反应时间对CF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还原糖浓度和可及度的影响,以及纤维素酶改性前后CF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酶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CF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和长宽比减小;还原糖浓度和可及度增加。从节约纤维酶用量和时间的角度考虑,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4 mg/mL和反应时间为2 h时,平均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还原糖浓度、可及度最佳。  相似文献   
60.
拮抗细菌菌株Bacillus subtilisB5423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 7-14能显著地抑制水稻纹枯病。在温室条件下,通过播种、叶片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以及在水稻分蘖盛期喷雾菌株B5423-R(B542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和Pf 7-14(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的细菌悬浮液,并通过定期取样、平板系列稀释法回收,监测了菌株B5423-R、Pf 7-14和土著细菌群体在水稻健叶和纹枯病叶上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病斑叶片片段(病斑面积占70%~90%),在应用1~7 d后,菌株Pf 7-14的平均群体数量比在相同面积的健康叶片片段上显著性地高3~10倍,而菌株B5423-R的数量比在健康叶片片段上显著性地高12~50倍;土著细菌群体数量在病斑叶片上是健康叶片上的50~60倍。这些结果表明纹枯病病斑大大促进了土著细菌群体和引入的生防细菌的生长,且土著细菌群体和引入的生防细菌在营养和空间上是相互竞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