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北春玉米区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模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方式使生育期提前2~3d;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增温效果明显,播种出苗阶段≥10℃积温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34.1℃·d;产量显著提高,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5.56%,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2.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选用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四密25,进行不同密度下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四密25玉米最适密度为7万株/hm2,随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降低、叶面积指数增大、光合势加大、光合生产率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3.
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29  
1997~2001年通过对玉米宽窄行种植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宽窄行种植可促进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干物重增加,培肥地力,降低生产投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叶片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已经定位研究28年留茬深松(DT)、免耕(NT)、翻耕(PT)和传统耕法(CT)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处理间存在差异,DT处理比NT、PT和CT分别高8.78%、25.50%和48.13%,NT处理比PT和CT分别高15.38%和16.00%,PT处理比CT高0.54%,DT和NT处理分别与CT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0年);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处理间存在差异,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5.
对吉林省3个不同玉米生态产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开展田间试验,将2005~2014年6个玉米品种、3个种植密度所产生的试验数据和Logistic模型相结合,同时加入品种参数以构建产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综合多品种的产量模型决定系数达0.8以上,独立样本的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收获指数(HI)与干物质积累内禀生长率(特征参数c)存在线性关系,品种参数v_1~v_2为无单位无量纲线性参数,且v_1介于0.209~0.780,v_2介于-0.036~0.028,v_1~v_2存在较大差异。引入的品种参数是基于多年多点多因素的田间资料,能较好反映不同品种间对干物质积累过程变化的产量响应机制,v_1~v_2可作为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56.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探讨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于高效利用自然降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采用铝盒称重法测定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时期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土层40cm以下尤为明显,而且随季节呈波动性变化且受降雨影响较大;季节冻融作用明显降低土壤含水量,但深松较其他处理土壤含水量增幅为0.93%~2.23%;土壤贮水量随季节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变化,且生育前期明显高于生育后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田间耗水量和耗水系数无显著影响,但深松耕作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并且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76**)。综合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结合深松是有效改善耕层结构,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的有效耕作方法。因此,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留茬深松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影响玉米子粒含水量的因素及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米生产全过程的各环节分析了内、外因素对玉米子粒含水量的影响及玉米需水规律,提出了降低玉米含水量的配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8.
玉米品种郑单958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5年对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香山村进行了密度试验。分析了密度与产量、密度与质量性状以及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及适宜密度下的产量、质量性状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9.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吉林省1923—2005年间育成的3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 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种子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 产量从1923年的1 197.80 kg hm-2到2005年的2 305.54 kg hm-2, 82年来增加了 1 107.73 kg hm-2, 平均每年增加14.60 kg hm-2。随着产量的提高, 株高降低, 主茎直径增加, 节数增多, 节间缩短, 分枝减少。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 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复叶数目呈显著正相关(P<0.05), 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于产量的提高贡献最大; 产量与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 表明大豆产量的遗传改良过程中, 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 库容量增加, 源器官叶片的同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0.
1991~1993 年利用3 年时间对玉米生产田施用新型肥料———包裹型长效复合肥的用量和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裹型玉米长效复合肥( 氮、磷、钾复合一体) 是替代二铵的一种新型肥料;经多年多点联合试验,明确了玉米生产田施用包复肥宜作底( 口) 肥,不宜作追肥和一次性施肥;每公顷施用包复肥250~300 kg 为宜;较常规施肥( 二铵200 kg/hm2) 产量提高11-6%~13 % ,增加收入527~532 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