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态足迹理论是评价和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法容易理解、操作性强、结果明确,因此其在区域可持续评价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从生态足迹产生的背景、指标构成、分析框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不同收获期苜蓿干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为包头地区优质苜蓿干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紫花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损失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下干燥,第一茬和第二茬苜蓿干燥时间为4 d左右,秋季最后一茬苜蓿的干燥时间为5 d左右,自然干燥过程中遇到降雨会延长苜蓿的干燥时间;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苜蓿鲜草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中花期与初花期相比总叶绿素含量降低0.12~1.11 mg/g;第一茬和第三茬初花期苜蓿干草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最高,第二茬苜蓿现蕾期干草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正常气候条件下干燥,中花期调制的干草叶绿素含量是初花期调制干草的83.7%~95.0%,苜蓿在自然干燥过程中遭遇降雨总叶绿素含量损失率在83%以上,秋季最后一茬调制的干草叶绿素损失率在76%以上,调制干草的色泽整体较差。说明在包头地区第一茬和第三茬的初花期和第二茬的现蕾期调制的苜蓿干草叶绿素含量较高,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53.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kg·hm^(-2)、246.75kg·hm^(-2)和8.68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kg·hm^(-2)、磷肥374.50kg·hm^(-2)和钾肥25.20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g·m^(-2)。  相似文献   
54.
伞裙追寄蝇是草地螟的优势寄生天敌,是对草地螟进行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天敌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温度和光周期的设定,研究了伞裙追寄蝇的外源滞育诱导条件和低温储藏。结果表明,17℃下光照时间小于12 h,伞裙追寄蝇滞育率为100%,随着温度的升高,滞育率逐渐下降,29℃时,伞裙追寄蝇不发生滞育;不同温度(4~25℃)储藏后伞裙追寄蝇羽化性比为1.38~1.63(P>0.05);16℃时伞裙追寄蝇滞育诱导临界光周期为12.53 h,18℃时临界光周期为11.12 h;越冬虫茧低温储藏后羽化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果说明,温度对伞裙追寄蝇滞育起主导作用,在伞裙追寄蝇幼虫期施以低温处理,可以有效的诱导滞育,4℃低温贮藏最佳时间为50 d。  相似文献   
55.
PLA沙障对沙丘迎风坡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风季和雨季两个典型时期,对铺设不同规格PLA沙障沙丘迎风坡不同坡位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并以裸沙丘为对照,探究PLA沙障对沙丘迎风坡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和2m × 2m沙障在不同时期对沙丘迎风坡整体和坡位间土壤水分影响明显,而菱形沙障作用效果差;1m×1m、2m×2m沙障使风季形成迎风坡浅层(5-20cm)土壤含水量低于裸沙丘的水分特征,雨季形成迎风坡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优于裸沙丘的水分特征,从而影响了植物的入侵与定居方式;不同时期1m×1m和2m×2m沙障对迎风坡中部和下部土壤水分的影响均较上部明显,迎风坡中部和下部应为重点关注区域,而在上部应采取相伴措施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56.
在半干旱地区的盐池县,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汤柴盆栽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m)、蒸腾速率(Tr)、水分利剧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下3种灌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3种灌木在沙区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表明:柽柳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6%、小叶锦鸡儿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4%、杨柴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5.0%;Tr最高时3种灌木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是:14.3%、15.1%、17.2%;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11.0%和9.9%;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分别为7.2%~10.1%、6.2%~11.0%和7.3%~9.9%。  相似文献   
57.
2008—2009年对呼和浩特市内种有山桃和樱桃的公园、植物园、树木园、机关、庭院等地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被害桃树上感病死亡的桃红颈天牛成虫。通过对成虫体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经管氏肿腿蜂带不同浓度致病菌接种的室内致病力测定,23℃条件下饲养25d,桃红颈天牛幼虫感病致死率分别为100%、7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桃红颈天牛的致病菌。同时管氏肿腿蜂对桃红颈天牛幼虫具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58.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59.
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成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呼伦贝尔沙地采用网格状生物活沙障直播技术具有明显的固沙效果。跟踪调查表明:直播3年植物盖度为55%,杨柴平均高度增加到78.3 cm,沙障网格中心平均风蚀下降到0.2 cm。并且随着沙障生长时间的延长,能够迅速形成不同类型的结皮,形成"结皮肥岛效应"。  相似文献   
60.
对毛乌素沙地固定沙地不同地形(沙丘的顶部、迎风面、底部)中的沙地柏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了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粒径与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迎风面的氮、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能够促进生物量的提高;天然沙地柏(土层深度〈50 cm)土壤颗粒组成均是以50-100μm的颗粒为主,生物量与土壤颗粒之间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