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67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林业   1601篇
农学   1269篇
基础科学   1431篇
  958篇
综合类   11365篇
农作物   845篇
水产渔业   1020篇
畜牧兽医   8018篇
园艺   1597篇
植物保护   111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1356篇
  2013年   1418篇
  2012年   1805篇
  2011年   1710篇
  2010年   1493篇
  2009年   1601篇
  2008年   2472篇
  2007年   2187篇
  2006年   1489篇
  2005年   1602篇
  2004年   1188篇
  2003年   1275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926篇
  2000年   720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7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2篇
  195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54.
本文主要以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农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在介绍了农业技术进步概况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效率、农民自身素质、农业生产质量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CH2Cl2提取了玉米抽雄期根系分泌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含有不同浓度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及对羟基苯甲酸3种酚酸类物质土壤的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亦显著降低,且浓度越高化感抑制作用(RI<0)越强(P<0.05)。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降低酚酸类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以低浓度处理的降幅较大,且在处理第5 d和10 d显著增加了3种酚酸类物质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养分含量(P<0.05);不同酚酸类物质中,以邻苯二甲酸所受影响最大。整个培养时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处理第5 d最强,随后呈减弱趋势。3次取样,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化感指数分别降低10.03%~64.13%、9.72%~57.51%、13.16%~78.85%和5.88%~59.71%。玉米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性及养分含量,来降低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结果为玉米花生间作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生态问题愈加严重。在此背景下,近些年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明文建设,提高林业建设水平。有害生物作为阻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害生物防治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并讨论了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明文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59.
伴随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地区景观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地区景观的功能,必须在其建设过程中加入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茶产地景观规划过程中,茶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地区景观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进行茶文化对茶产地景观品质的影响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60.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我们传统的茶文化缺乏有效继承和发展。从目前体育教学开展实际看,其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施体育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而想要做好改革,就必须从人文素养融入入手,通过有效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完善茶文化的具体融入,从而体育教学改革有效开展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总的来看,只有有效认知传统茶文化的价值,才能为其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入,发挥应有作用和价值。本文拟从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开展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分析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从而探究将传统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具体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