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林业   96篇
农学   420篇
基础科学   3336篇
  1005篇
综合类   3054篇
农作物   317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84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农业耕作措施坡地水土流失特征。试验设计的坡地坡度分别为5°和15°,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 mm·h-1;耕作措施分别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相同坡度的平整坡地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耕作措施坡地产流量显著增大1.51倍以上,最大增加幅度为等高耕作坡地的2.28倍。而坡地产沙量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增加不显著,当降雨强度增大到120 mm·h-1时,坡地产沙量显著增大;(2)与平整坡地相比,等高耕作在3个降雨强度下都具有明显的减流效益,减流量均大于15%,而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却不明显;(3)在5°坡地上,等高耕作和人工掏挖在3个降雨强度的减沙效益均大于25%,而人工锄耕减沙效益不明显;在坡度为15°、降雨强度为60 mm·h-1和90 mm·h-1时,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减沙效益与降雨强度关系无明显规律,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3个耕作措施都不能有效降低坡地产沙量。可见,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具有降低坡地产流量的作用,而对于坡地产沙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大坡度和大降雨强度下,不仅不能降低坡地产沙,反而加剧坡地土壤流失。  相似文献   
52.
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长期翻耕与免耕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在长期定位试验中分层(0~10 cm、10~20 cm、…、90~100 cm)采集免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下混合土样和原状土样进行土壤结构与有机碳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的加深,0.5~2.0 mm和大于2.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其他粒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免耕更利于提高大粒级团聚体(0.5 mm)的含量,且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作用深度在50 cm以上。(2)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免耕处理在0~8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3)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大粒级团聚体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免耕更利于0~40 cm土层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常规耕作相比,除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外,免耕提高了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4)随着土层的加深,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大于2.0 mm和小于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在0~100 cm土层均低于其他粒级团聚体。在0~20 cm、30~40 cm和90~100 cm土层,免耕处理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累积贡献率均高于常规耕作。  相似文献   
53.
主要介绍了我国保护性农耕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前景,研究保护性农耕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出了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作贡献。  相似文献   
5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前新型农业主体采用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农机和农艺相融合达到生产粮食过程中耕、种、收和秸秆处理全程机械化,提高科技投入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使粮食生产走向科技、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5.
针对国内现有深松机普遍存在深松深度浅、耕作阻力大、作业易堵塞等问题,结合黑龙江省的土壤状况和耕作模式,研制了一种悬挂式深松碎土机。主要介绍该机具总体结构与关键部件的设计,通过性能试验,该机能够保证打破犁底层同时又不翻乱土层,使耕后土层形成上虚下实、虚实相间的结构,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56.
根据东阳市浙贝母种植情况,创新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模式的产量效益和关键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7.
人们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因此快速发展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耗费的时间长、获得的产量低,导致前期投入资金较大,最终的纯利润很少,无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所需带来明显的帮助。而且传统的工作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因此国家提倡实施保护性耕作,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尤其是在涉及到几项重要的关键性技术时有许多的注意事项。针对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8.
农业机械化深耕作业是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深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行为与不科学使用,这对深耕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9.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中,然后将其与北方农业二者相结合,提高整个耕作的质量和水平。针对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优化现代机械与北方农业相结合的耕作效果。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阜蒙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机部门围绕保护性耕作集成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借助农业部在我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出适合我县地域特点和种植习惯的机械化作业模式,阐述了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