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1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631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613篇
基础科学   74篇
  338篇
综合类   4481篇
农作物   496篇
水产渔业   374篇
畜牧兽医   3916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38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建立石斑鱼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模型,比较噁喹酸在健康和感染石斑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腹腔注射感染对石斑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2×105 g-1鱼体重,在20 mg·kg-1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下血药达峰时间从健康时的0.5 h延迟为感染时的1.0 h,达峰浓度从15.58 mg·L-1降低为11.32 mg·L-1,消除半衰期从26.451 h延长为55.247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351.625 mg·h-1·L-1减小为336.470 mg·h-1·L-1,这些结果表明感染哈维氏弧菌影响了石斑鱼对噁喹酸的吸收与代谢。11株哈维氏弧菌对噁喹酸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2.0 mol·L-1,表明哈维氏弧菌对噁喹酸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其MIC较低。药动学和体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石斑鱼在哈维氏弧菌感染情况下采用20 mg·kg-1体质量噁喹酸给药剂量其Cmax/MIC>8,可达到较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介绍了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Ⅰ(RIG-Ⅰ)的结构、对病毒的识别机制、抗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的先天免疫作用,为其抗病毒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剖解南昌某猪场死亡仔猪,呈现心肌炎、关节炎等症状,从其内脏分离得到病原菌ZGP-1、ZGP-2、ZGP-3。经过生化试验,分离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甲氧嘧啶、强力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完全耐药;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可知乳酸菌对分离菌ZGP-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可采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唑啉配合乳酸菌进行治疗,以缓解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54.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作为光合作用的直接探针,能对植物的生理状态作出快速、灵敏的响应,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具备早期监测植被环境胁迫的能力,弥补了当前植被遥感监测的不足.因此,SIF在植被环境胁迫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有很多因素会对SIF产生影响,使得SIF对植被环境胁迫监测的应用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首先介绍了SIF的来源和反演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反演方法的优缺点,剖析了SIF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SIF在植被环境胁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SIF在植被环境胁迫监测应用领域中的不足,最终提出今后可以从SIF的影响因素、反演过程及SIF与植被环境胁迫之间的机制关系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旨在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植被胁迫监测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外植体不同长度及接种方式对马尾松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将马尾松的外植体按照长度与接种方式的不同分别将其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接种长度为0.1~0.2 cm,愈伤组织细胞在切口处大量增殖和生长,外植体全部分化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84.00%,几乎没有褐化和污染现象发生;外植体最佳接种方式为竖直接种,竖直接种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较早,且褐化和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6.
1植物名称 哈密瓜(Cucumis melo)品种"新蜜杂9号(黄醉仙)". 2材料类别 哈密瓜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3培养条件 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 KT1.5 mg/L(毫克/升)(单位下同) NAA0.5 6-BA0.5 4%蔗糖.培养温度30℃,光照14 h/d(小时/天),光照强度3000 Lx(勒克斯).  相似文献   
57.
噻二唑苯基脲对桑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个主栽桑树品种为材料,探讨了噻二唑苯基脲(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桑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够显著促进桑树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长。叶柄、幼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 TDZ+0.2 mg/L NAA;子叶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TDZ+0.2 mg/L NAA。  相似文献   
58.
大量研究表明, 乙烯可激发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真菌的抗性, 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乙烯合成前体ACC可提高小豆对活体营养型真菌——锈菌的抗性, 为初步明确其机制, 本研究分析了ACC处理对小豆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ACC处理显著提高了乙烯合成基因VaACS1及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aEIN2?VaEIN3?VaERF5的表达水平?此外,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 小豆锈病的发病程度显著降低?对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VaPR2和VaPR4的表达分析表明, 相比ACC处理后不接种对照,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的处理, 接种后1~5 d这两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水处理不接种锈菌相比, 水处理接种锈菌5~8 d后VaPR2和VaPR4的表达量虽显著上调, 但应答时间较ACC处理滞后, 且总体表达水平低, 表明ACC激活乙烯通路进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上调表达是其诱导小豆抗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不同菌株间的相互作用,选择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 (携带抗性基因Pi5)表现为亲和性的菌株HN52与非亲和性的菌株HN119为研究对象,将其单独或混合接种到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后水稻叶鞘的发病情况及病斑面积,测定接种后水稻内相关抗性基因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的表达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接种亲和性菌株,混合接种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病斑发病面积减少;混合接种中亲和性菌株HN52菌丝侵染能力降低,侵染菌丝细胞间扩展率显著降低73.13%;同时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抗性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水稻叶片中活性氧含量增加,表明在菌株混合侵染过程中,非亲和性菌株可通过激发水稻的抗性反应来降低亲和性菌株对水稻的侵染程度。  相似文献   
60.
<正>1951年Chang和Austin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精子获能现象,开创了哺乳动物体外受精(IVF)研究的新时代。自Brackett于1982年获得世界上第一头试管犊牛以来,IVF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牛胚胎体外化生产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培养液等环境条件的制约,使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较低。本文就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研究其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