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萃取、分析、鉴定双瓣茉莉花离体和活体状态开放过程中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双瓣茉莉花中共有94种香气成分,包括28种萜烯类及其衍生物、7种烷烃类、17种酯类、5种醇类、3种醛类、3种酚胺类.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乙酸葑酯、α-古巴烯、吲哚、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醇、苯甲酸苄酯等,离体状态下有利于茉莉花的释香.根据双瓣茉莉花开放过程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茉莉花茶的窨制起始时间以21:00为宜.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用4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进行酶解,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豆粕酶解物(Soybean meal hydrolysates,SMH)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热图聚类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SM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筛选得到33种差异风味物质,发现酶解后酮类物质显著降低而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PCA结果表明不同SMH之间的风味存在显著差异。最终通过OPLS-DA筛选出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同时构建出可靠的用以鉴别SMH的模型。HS-SPME-GC-MS检测出103种差异风味物质,可用于区分不同SMH,被检出的挥发性组分中醛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为SMH风味的形成做出主要贡献,明晰了部分风味化合物形成的原因。PCA和聚类热图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豆粕的风味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3.
原料乳和乳制品中主要的游离中链脂肪酸(己酸、辛酸、癸酸)由于具有强烈的风味特征,是影响液体乳质量安全的重要化合物.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内标法定量的测定液体乳中游离中链脂肪酸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54.
以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子实体干品及其经蒸馏得到的的馏分为萃取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进行挥发性成分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综合评价柱状田头菇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试验共检测到9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干品样品59种,主要为酸类;馏分中55种,主要为醛类和酮类;干品和馏分中检测到相同组分有15种。  相似文献   
55.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榧假种皮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萃取方法一共检出匹配度达90%以上的挥发性物质成分96种,其中SDE法鉴定出57种,HS-SPME法鉴定出了39种。被检测出的物质中,烯烃类最多,达60种,其次是醇类12种、羧酸和酯类9种,醛酮类3种,其他类型化合物12种。对2种方法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HS-SPME方法的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且重复性好,适于香榧挥发性成分的快速测定。而将这2种方法综合使用,则能更全面地反映香榧假种皮精油挥发性物质的成分。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照品中的残留溶剂乙醇、甲醇和丙酮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采用Agilent-HP-5毛细管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为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为250℃,以起始温度50℃,保持10min,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8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min。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乙醇、甲醇和丙酮与空白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分离良好。乙醇在11~974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5μg/mL,定量限为11μg/mL,回收率为92.1%~109.9%;甲醇在8~606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4μg/mL,定量限为15μg/mL,回收率为94.4%~109.5%;丙酮在12~972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2μg/mL,定量限为6μg/mL,回收率为92.5%~102.4%。该方法分离度好,回收率高,适用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照品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氯化苦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氯化苦残留的方法。用石油醚室温下浸提土壤30 min后漩涡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0.005 ~4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氯化苦的添加水平在0.012 5 ~1.25 mg/kg范围内,5次重复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7% ~1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8.4% ~9.5%之间,检测限为0.008 8 mg/kg,定量限为0.029 mg/kg 。该方法可以满足土壤中氯化苦残留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为探究我国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探讨风味形成机理。[方法] 从感官量化描述分析和营养成分分析入手,应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风味特征进行探究。[结果] 不同产地传统海虾酱的挥发性风味有显著性差异,气相离子迁移谱和气质联用可以高效表征气味差异。[结论] 不同产地虾酱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显著差异,2-乙基己醇、3-乙基-2,5-甲基吡嗪、二甲胺、二甲基三硫和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是海虾酱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QDA结果显示粤港澳产虾酱样品的色泽与风味评分较好,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样品,但腥味也较明显。虾酱的粗脂肪含量与QDA评分没有明显关联。当水分含量介于18%-28%(w%)时,虾酱的粘稠度评分最高。粤港澳产虾酱的特征香气化合物为吡嗪类,如2,6二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三甲胺及二甲胺是传统海虾酱的特征风味物,含硫化合物是发酵水产调料的特征风味化合物,但也有可能源于配料中的葱、蒜等香辛料。  相似文献   
59.
贵州四种名优茶叶的电子鼻鉴别与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贵州4种名优茶叶(湄潭翠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都匀毛尖)的鉴别,本文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载荷分析(Loadings),研究电子鼻技术对贵州4种名优茶叶的鉴别能力,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中LDA方法能够将4种名优茶叶有效鉴别,而Loadings分析表明2号(氮氧化合物)和7号(萜烯类、硫化物)传感器在整体气味鉴别中起到主要作用。对4种名优茶叶的具体香气成分分析表明,4种茶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77种,共有成分14种。其中,醇类和烷烃类在4种茶叶香气成分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4种茶叶均未检测出独立的醛类化合物。芳樟醇、2-丁基-1-辛醇、5-庚基苯-1,3-二醇、癸烷分别是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和都匀毛尖茶中检测出独有的且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独自的香气成分。因此,不同种类的茶叶由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差异导致其香气不同,并且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贵州这4种茶叶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60.
Plan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represent a relatively wide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e VOC profiles of seven seaweeds (Grateloupia filicina, Polysiphonia senticulosa, Callithamnion corymbosum, Sargassum thunbergii, Dictyota dichotoma, Enteromorpha prolifera and Ulva lactuca) from the Yellow Sea of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fiber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among them, the VOCs of three red algae Grateloupia filicina, Polysiphonia senticulosa, and Callithamnion corymbosum were first repor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disclose characteristic categories and molecules of VOC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was performed to predict potential biomedical utilization of candidate seaweeds. Aldehyd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abundant VOC category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E)-β-ionone was the only compound found to exist in all seven seaweeds. The chemical diversity of aldehydes in E. prolifera suggest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hemotaxonomy and hinted that 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 (DVB/CAR/PDMS) fiber is more suitable for aldehyde extraction. VOCs in D. dichotoma were characterized as sesquiterpenes and diterpenes and the most relevant pharmacological pathway was the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which suggests that D. dichotoma may have certain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values in cancer, especially in lung cancer, in addition to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