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试验结果表明,在结球甘蓝‘全球’种植地中套种‘早生615’蚕豆,鲜荚产量可达501.4 kg/667 m2,‘全球’甘蓝单株重1850g,产量为4995.0kg/667 m2。该模式对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介绍了胡萝卜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品种选择、土壤条件、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胡萝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3.
针对宁南山区一年一熟,光热资源丰足有余,一年两熟又显不足的气候、自然特点进行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玉d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相对玉米单种,水分生产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54.
试验结果表明,麦棉不同配置方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其环境因子有极显著的影响。麦棉套种棉苗迟发晚熟是由于预留行内光照、土壤水分、地表温度等条件较差所致。几种配置方式相比,以4行小麦宽0.6m,预留行宽1.0m的配置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5.
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于1999年引入西北,经过几年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①充分利用西北优越的自然资源,开发出新型种植模式.在北疆天山一带小麦一年一熟区,利用本技术增加≥10℃积温500℃·d,实现一年两熟,增收一季玉米,套种玉米产量6 468 kg/hm2,增益3 580元/hm2;南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改为小麦套种玉米,增产2250kg/hm2,增益3 2693元/hm2.②解决了棉花早春烂种、死苗问题.利用控制种子延迟发芽技术,将高分子材料包膜棉花种子,早播晚出,既保住了墒情,又解决了烂种和早霜死苗问题.  相似文献   
56.
为改善长阳高山白萝卜种植效益不高、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在长阳1 000、1 200、1 400、1 600 m 4个海拔点进行高山白萝卜—甜玉米地膜覆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 200 m的综合产值最高,达4 913.6元/667 m~2,其次是海拔1 400 m,达到4 885.6元/667 m~2。  相似文献   
57.
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试验地不同套种作物对朝天椒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种玉米、油葵的朝天椒分别比对照增产9.04%和7.77%,增产达显著水平,套种花生的比对照减产0.97%。套种油葵经济效益最高,玉米、花生次之。  相似文献   
58.
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选择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春玉米密度、春大豆密度三个农艺因子,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总产、春玉米产量、春大豆产量及净产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因子效应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寻优,对春玉米间作春大豆的畦幅及其复合群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了四种不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下的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科学评价这四种不同林药种植模式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也为不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杜英套种多花黄精(G),纯杜英林(g);杉木套种草珊瑚(T),纯杉木(t);杉木套种灵芝(I),纯杉木(i);杉木套种铁皮石斛(J),纯杉木(j)4组的根际土壤进行转录间隔区(ITS)测序,4组处理中分别得到68119、62710、64257、64035、63997、65701、62013和68366条有效序列,注释为1799、1662、1900、2237、2010、2440、1618和2068种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结果】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根系土壤真菌数量高于纯杜英林,chao 1指数、Ace 指数和Shannon 指数显著增加;与杉木林相比,杉木套种其他药材让土壤样本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Chao)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降低。不同林药复合种植真菌组成在门分类上优势菌种较一致,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在纲分类水平上,杜英套种多花黄精的优势菌群为Sordariomycete(粪壳菌纲)和Mortierellomycetes(被孢霉纲),与纯杜英林比较,Archaeorhizomycetes(古根菌纲)降低了498.31%。杉木套种其他药材的优势菌群为Agaricomycetes(伞菌纲)、Mortierellomycetes(被孢霉纲)和Sordariomycete(粪壳菌纲);与纯杉木林相比,杉木套种草珊瑚中Archaeorhizomycetes(古根菌纲)降低了2701.79%。杉木套种灵芝中Geminibasidiomycetes增加了153倍。套种铁皮石斛中,真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变化。【结论】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有利于根系土壤真菌的生存,后期可以对此种复合经营模式进行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索适宜陕北地区的谷子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模式,以谷子(MM)和大豆(SS)单作为对照,设置了9种不同行比配置下的间作处理,从作物产量和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效益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带状间作虽然降低了谷子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但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田高产出,与单作谷子、单作大豆相比,带状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23.0%~43.0%,作物群体混合产量增加了4.0%~27.0%、43.8%~75.7%。间作条件下,随着谷子间作行数的增加,谷子的穗长和单穗重增加,株高、茎粗、穗粗下降;与单作相比,间作大豆的株高、百粒重增加,每荚粒数减少,其他指标数值增减不一。综合比较各间作处理,谷豆行比4∶3处理下混合产量最高达4 172.4 kg·hm-2,谷豆行比4∶2处理下经济效益最大为24 862.0元·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选择带幅1.55 m,4行谷子搭配2行大豆是适宜陕北地区的谷豆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