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7篇
  30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而备受关注,利用高分1号卫星的NDVI数据(GF-1 NDVI)可实现森林覆盖的定量提取。然而,由于受阴雨天气、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GF-1 NDVI时间序列数据,无法满足森林覆盖高精度提取的需求,为此,以河南省嵩山部分地区为实验区,应用STAVFM算法融合GF-1/WFV NDVI与MODIS NDVI,生成8 d步长的GF-1/WFV 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取NDVI特征并与GF-1/WFV的光谱特征进行组合,最后,采用SVM分类方法实现研究区森林覆盖的定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TAVFM算法生成的GF-1/WFV NDVI时序数据效果理想,很好地解决了GF-1 NDVI时序数据的缺失问题,由其NDVI特征与GF-1/WFV光谱特征构成的组合能够实现森林覆盖的有效提取,基于SVM分类后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4.72%,与未融入NDVI特征的GF-1/WFV原始影像的分类结果相比,提高了4.9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82.
植被群丛的稳定对于群落演替乃至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发挥着关键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长梗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自然群丛退化严重,面积不断减少,亟需保护。本研究基于浑善达克沙地长梗扁桃群丛35个样方的数据,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usis,CCA)揭示了长梗扁桃群丛分布的驱动因子以及不同群丛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立地条件的差异,长梗扁桃群丛可分为4种类型:群丛Ⅰ,长梗扁桃-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群丛Ⅱ,长梗扁桃-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丛Ⅲ,长梗扁桃-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群丛Ⅳ,榆树(Ulmus pumila)-长梗扁桃-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大尺度上,温度和海拔是影响长梗扁桃群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3.2%和11.4%。小尺度上,10~20 cm和20~30 cm土壤有机质和海拔是影响群丛结构特...  相似文献   
483.
于2019年夏季在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湿地设置26个采样点,退耕湿地设置6个采样点,进行软体动物样本采集及水体理化指标监测。将自然湿地、退耕还湿地内软体动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自然湿地和退耕湿地软体动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软体动物9科16种,其中腹足纲的个体数占比高达92.35%。优势种为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等。2014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除个别位于自然湿地的采样点的物种相对丰富外,其余采样点的软体动物群落差异不大。水体理化对比结果与软体动物群落的生态指示结果相吻合,退耕还湿5 a后(2014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差别不大,恢复情况良好;退耕还湿2 a后(2017年),退耕还湿地仍在恢复之中。  相似文献   
484.
在油气管道系统中,受数据保密性高、数据采集技术不完善、异常工况发生频率低等因素制约,利用管输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效果不理想。基于此,以某原油管道为例,分析管输能耗,利用Pipeline Studio TLNET软件对输油泵机组耗电量进行仿真,扩充训练数据集。针对管输仿真样本无真实值对照、特征关联、高维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用于评价仿真样本的可靠度,识别异常仿真数据。基于仿真样本与现场数据样本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结果表明,剔除异常数据的仿真样本能够提升模型的拟合能力,由此为管输数据仿真样本的生成与验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图5,表5,参25)  相似文献   
485.
为了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传质特性,提出了一种极化曲线半经验模型,通过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对比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c,并验证了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9958,最后应用模型拟合出极限电流密度用于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质特性。  相似文献   
486.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为推动政府和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共建互联,形成"资源共享、党建共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新仓供电所党支部汲取"新仓经验"的精神内涵,对外推动新仓镇党委成立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交流的平台——"红哨联盟";对内高质量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建立融合型客户服务体系,以共建、共享、共治为抓手,形成区块化党建共同体,有效激发党建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487.
为筛选出适宜洛南烟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系),于2021年采用小区对比试验,以洛南主栽品种YN99为主对照,K326为副对照,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主要经济性状方面,对HB1709、湘烟7号、2329、GZ37、1914、1915、1907、Y2001共8个品种(系)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Y2001和2329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开展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488.
为保护和利用陆稻农家种资源,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和表型鉴定对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稻1KSNP芯片对80份资源进行检测后共获得739个SNP的基因型数据,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PCA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80份资源分为云南亚群(63份)、海南亚群(11份)和贵州亚群(6份)共3个亚群,3个亚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3、0.63、0.80,其中海南亚群与其他2个亚群的遗传距离较远。贵州的陆稻资源分别属于贵州亚群和云南亚群,表明黔南地区的陆稻资源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云南亚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群,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0、0.28和0.22,表明细分亚群间的遗传距离很近。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09%~38.77%之间,其中有效分蘖数和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25.00%,株高、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圆度均值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6~2.84,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种子长宽比与圆度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在表型PCA分析中,前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7%,可反映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9.08%、23.42%、12.35%、9.77%和7.75%,主要反映了株型和产量相关信息。80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15~0.73,排名前10的种质资源(ZRG36、ZRG101、ZRG58、ZRG31、ZRG1、ZRG102、ZRG104、ZRG63、ZRG29、ZRG11)均来自海拔较高地区,其中2份来源于海南,5份来源于贵州,3份来源于云南,且在穗长、种子长、种子宽、穗重和千粒重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为陆稻农家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9.
钙、磷是水产动物不可或缺的常量矿物元素,在机体内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对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不同的钙源和磷源,不同的水产动物对其利用率也不相同。不同的水产动物以及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钙、磷的需要量也不相同。本文从钙、磷的生理功能、来源、利用率、需要量、钙磷比以及钙、磷的代谢调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饲料中合理的钙、磷添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90.
为进一步完善猪丹毒疫苗毒力检定标准,对猪丹毒丝菌C43-5株在肉肝胃消化汤中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菌株对猪的最小致死剂量,并对1986、1996、2006、2015年4个冻干代次菌种进行了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显示:C43-5株在肉肝胃消化汤中培养16 h时活菌数最高,而后进入稳定期,培养19 h后活菌数迅速下降,菌体大量死亡;以3.5×1010 CFU活菌静脉注射56~63日龄健康易感猪,2只试验猪在4 d内全部死亡;1986、1996、2006、2015年4个冻干代次的C43-5株菌种毒力和免疫原性检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同时提出了猪丹毒丝菌C43-5株毒力检定标准的修改建议,为延长菌种的保存期限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